村級財務管理業務涉及村報賬員、村“兩委”成員、村文書及鄉鎮“三資”管理中心代理記賬會計等。筆者從事鄉村基層干部財務管理培訓多年,通過調研發現村級財務管理業務培訓還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調整完善。由此,筆者提出優化鄉村干部財務管理業務培訓的一些思路,以幫助解決鄉村基層財務管理問題,助力鄉村振興。
線上教學內容在設置上盡量豐富多彩,涉及“廉政建設”“涉農政策”“財經紀律”“信息技術”“網絡安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會計實務”“村級財務管理”等,供廣大學員充分選擇。考慮鄉村干部工作繁重,線上教學組織可以“微小化”“模塊化”,每個模塊教學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方便學員有針對性地選擇。比如“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教學內容可以設置若干教學模塊:“原始憑證篇”“記賬憑證篇”“賬簿設置篇”“會計人員交接篇”等。線下教學時間短,針對不同對象缺什么補什么,分類、分級、分崗位進行教學內容優化。比如,在培訓中,有“三資”管理中心代理記賬會計提問:“我代管兩套賬,村委會的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這筆會議費開支,在哪套賬列支?”不少村村級公共管理支出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支出混支,可以針對鄉鎮會計、村報賬員開設“村委會資金支出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支出的劃分”專題課程。比如,有審計發現“固定資產賬、實、卡不符”,可開設“固定資產管理”課程,結合實際著重講解村委會、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固定資產建賬、建卡、盤點、處置流程等,針對問題,重點講解實際操作流程。
鄉村的財務人員,有專職也有兼職,有學財務出身也有非財務出身,人員流動較大,部分鄉村報賬員年齡大、基礎欠缺,教學應著重提高學員的財務管理技能、職業判斷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財務知識突出“夠用”、強調“實用”,教學內容優化做到“精、準、特、新”。線下教學受時間限制,教學內容要優化,做到少而精。比如,線上有課件《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學員反饋鄉村工程建設報賬憑證不夠明晰,“我們村的小工程是本村的包工頭建的,這次上頭來審計說不合規”,那么可以線下開設“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流程及單據控制”,尤其涉及項目政府采購要講深講透,通過說程序、道手續、明單據,提高學員的財務管理技能。財務人員來自村“兩委”、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教學內容應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制度》《農村專業合作社會計制度》準確推送給各類學員,幫助學員掌握本領域的會計知識。調研中學員反饋工作有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會計人員對上報的“經營收入”統計指標有困惑,有學員說“去年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賬上反映經營收入100多萬元,今年審計砍掉了40多萬元”,就特別推出“經營收入統計指標與經營收入會計科目的不同”課程,明確“哪些經營性收入可以上報在經營收入指標中,告知學員經營收入會計科目下其他收入不是一個‘筐’,什么都往里裝,審計砍掉是正道”,幫助學員提高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技能。
具體分類優化教學內容時,線上課程教學可充分解讀會計制度、財務制度,全面講解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知識,學員可利用閑暇時間反復觀看,細細品讀。線下教學直接針對基層具體經濟業務,突出財務會計制度與基層業務的結合點,幫助學員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判斷能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