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財務監管

“五化”并舉 守好集體資產

2023-09-04 11:39:07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王書奎

  

  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積極探索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新模式,著力推進制度化建設、清單化管理、信息化應用、市場化運作、動態化監測,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提檔升級,因村集體“三資”管理不善而查處的微腐敗案件和引發的群眾信訪案件持續下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一、加強制度化建設,確保監管更規范

  監管要規范,制度是前提。鹽城市以開展“正風肅紀鎮村行”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先后出臺多項管理制度,構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體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出臺后,鹽城市又推動各縣(市、區)修訂完善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制度。在鞏固農村集體“三資”清查登記、資產出租、資源發包和財務預決算、財務審批、財務公開等管理制度基礎上,著力健全了以下六項制度。

  一是全面推行村務卡使用和非現金結算。為有效監控村集體貨幣資金流向,切實防范虛報冒領、濫支亂用、貪污挪用的發生,在全市所有村推行使用村務卡,村級集體財務收支和債權債務基本通過銀行轉賬或打卡結算,并配套建立財務“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

  二是規范村級用工管理。村級用工支出在村級費用支出中占比較大,農民群眾非常關注。為有效減少部分地區村級用工不透明問題,出臺《關于全面規范村級用工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建立派工單、用工清單制度,全面規范村級用工范圍、用工審批、用工流程和賬務處理。

  三是規范村級債務管理。市委、市政府發文規定,嚴禁村集體舉債興辦公益事業,規范舉債程序,加快化解村級公益性債務。經過努力,剔除預收的遞延收益、臨時掛賬的項目資金、代管資金及其他有貨幣資金保證的債務,全市村級集體實質性債務逐年下降。2022年,轄區內東臺市、大豐區、濱海縣公益性債務基本化解完畢,無實質性債務的村達到1332個,占總村數的61.1%。

  四是規范財務票據管理。為切實解決少數地方農村集體財務“白條”入賬問題,出臺《關于加強村級財務票據憑證管理的指導意見》,對村級財務票據的種類及使用范圍、使用流程、審核管理等進行全面規范,對共性經濟業務應附原始票據憑證進行舉例示范。目前全市村集體入賬票據憑證已基本實現規范。

  五是規范集體領辦的合作社(農場)財務管理。近年來,鹽城市蓬勃興起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創辦農場、合作社、農業公司等共富經濟體,總數已發展到500多家。為從源頭上引導其健康可持續發展,鹽城市先后兩次出臺指導意見,規范其資產財務管理,落實經營管理責任制,理順收益分配,建立長效發展機制。

  六是規范財務公開。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市民政局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市村務公開工作的通知》,明確村務公開的重點是財務公開,全流程規范財務公開制度,健全財務公開機制,確保公開內容全面、公開程序規范、公開時間及時、公開形式多樣、農民群眾滿意。

  二、實行清單化管理,確保監管更到位

  為從源頭上防范和遏制農民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市委農辦牽頭,會同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制定出臺《關于加強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將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重要事項納入農村小微權力清單化管理范疇,按照“于法周全、于事簡便、務實高效”的原則,實施“清單化管理、流程化監控”。

  一是明確事務清單。設置村級重大事項決策、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工程建設等10大類別,逐條制訂具體事項清單。

  二是規范運行流程。對每一項事務清單,如村級集體資產出租、資源發包、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建設工程招投標等,繪制“一事一流程”運行圖,列明各個村級事務清單關鍵環節、重要節點的辦理條件、操作程序、公開公示等,規范農村集體“三資”財務管理領域小微權力運行。

  三是做好風險警示。對照清單內容和流程步驟,梳理標注廉政風險提示,多維度做好防控警示。

  四是開發智慧監管平臺。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開發應用以農村集體“三資”財務管理為核心的小微權力智慧監管平臺,目前已實現鎮村全覆蓋,對農村集體財務實行常態化監控。

  三、實行市場化運作,確保監管更透明

  為推動農村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價值實現,有效解決農村集體產權私下流轉交易、暗箱操作問題,從2016年開始,探索農村產權進場交易;2017年,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促進強村富民的實施意見》,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進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推動農村產權進場交易“應進必進”。目前已全面構建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實現農村產權交易“量質雙提升”。

  一是實現“三個全覆蓋”。交易平臺實現縣鎮全覆蓋,全市共發展了11個縣級、133個鎮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適宜交易的品種全覆蓋,交易品種涵蓋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水面資源發包、“四荒地”使用權出讓、海域使用權發包、農村集體小型工程建設招標等12個品種,基本滿足了當前農村產權交易需要;平臺交易實現鎮村全覆蓋,全市所有涉農村居都有平臺交易記錄。

  二是農村集體產權“量質雙提升”。到2022年底,全市農村產權累計進入平臺交易數量、交易金額分別為8.98萬筆、188.25億元,交易溢價7.66億元,溢價率達4.2%。為方便農村產權交易,全面推進線上交易,2022年,線上交易金額達到25.21億元。

  三是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規范化建設的通知》《關于對農村產權交易違規行為責任追究的辦法》《鹽城市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平臺建設標準》,全面推廣使用農村產權交易國標和省標,組織開展鎮級標準化窗口平臺“四規范一滿意”建設試點,切實提高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高質量發展水平。

  四、推進信息化應用,確保監管更高效

  按照“看得懂、用得上、管得住”的原則,在前期鹽都區試點基礎上,開發應用鹽城市農村集體“三資”網絡監管系統。

  一是建成“陽光村務”網站群。建立市縣鎮村四級聯網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信息公開網站群,農民可通過門戶網站查詢村務財務公開、“三資”公開、產權交易等信息。

  二是實行信息化管理。全面實行線上會計賬務處理、資產資源及經濟合同臺賬登記;對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異常情況,適時預警、及時督辦和矯正處理。

  三是推進線上審計。通過監管系統,開展線上審計,及時發現問題線索,提高審計效率。

  五、探索動態化監測,確保監管更精準

  為科學監測各地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水平,查找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全面提升水平,專門出臺《鹽城市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監測評價辦法》。

  突出基礎建設,按照“三有、六規范”,即有一套比較健全的管理制度、有一支專業化的管理隊伍、有比較明顯的管理成效,以及資金管理規范、資產管理規范、資源管理規范、財務管理規范、民主管理規范、產權交易規范的要求,對村級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實施動態監測。

  突出履職盡責,按照“三有、三到位”,即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有一支專業化的監管隊伍、有較突出的管理成效,以及指導監管到位、業務培訓到位、審計監督到位的要求,對鎮級管理水平實施動態監測。

  2022年,組織對全市2180個村進行監測評價,公布了評價監測結果,對監測得分較高的11個鎮(街道)、135個村(居)進行表揚,總結典型經驗,發揮示范導向作用;對監測得分較低的村,幫助其找出薄弱環節,及時督促提醒、查漏補缺。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