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臺鎮原紅花村黨支部書記王某某長期占有村民陳某的‘五保金’卡,并將‘五保金’取出來用……”2021年底,一份匿名舉報信寄到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紀委監委。雖是匿名,但事實清楚、指向明確,區紀委監委指派龍臺鎮紀委調查核實,跟蹤督辦。
龍臺鎮紀委兵分兩路展開調查,一路從外圍尋找知情人了解情況,收集證據;一路直奔被調查對象—原紅花村黨支部書記王某某進行核實。
“你們村7組有一個叫陳某的‘五保戶’你認識嗎?知道他住哪里嗎?”調查人員問。
“認識,但不知道他住哪兒,他失蹤好多年了。”王某某答道。
“失蹤多年了?”調查人員順藤摸瓜繼續發問,“陳某失蹤,你們上報情況沒有?他的‘五保金’怎么處理的?”
“額……我們當時沒給龍臺鎮上報陳某失蹤的情況,因為他沒有親人,我就替他保管‘五保金’卡,我……我沒有取出來自己用。”王某某回答有些結巴。
“陳某失蹤多年,為什么隱瞞不報?”
“這,這……”王某某說不出話來,從他閃爍其詞的言語中調查人員確信還有隱情。
另一路外圍調查人員從知情的村民和村干部處了解得知,陳某失蹤后,時任村支書的王某某知情,但沒上報反而自己代為保管“五保金”卡。
“是王書記將卡里的錢取出來了,然后他讓文書計入到村集體賬上,用于村里開支。”有村干部接受調查時反映,村集體開支“五保金”3年后,陳某所在的7組組長又將卡拿過去,把錢取出來供組集體開支。就這樣,這筆“五保”資金被村、組集體輪流瓜分。
調取原紅花村賬本和“五保金”銀行流水賬發現,2012年至2014年,王某某先后3次從卡里取出陳某的“五保”特困供養金,還取出陳某的“五保”春節慰問金,共計6950元,計入村集體收入并開支。調取7組賬本和“五保金”銀行流水賬發現,2014年至2017年,時任組長唐某某先后3次從陳某的“五保金”卡中共取出12500元,計入組集體收入并開支。
“哎,都怪自己動了歪心思,平時不學紀不學法,以為只要不揣自己腰包就沒事,才犯下這樣的錯誤。”在事實面前,王某某低頭認錯。
“我當時想,陳某是我們組的人,村上可以把他的‘五保金’取出來用,為啥我們組上不可以?”時任7組組長唐某某對調查人員說,村集體支取陳某“五保金”幾年后,他找到王某某說明了意圖,王某某同意由他們組集體拿去開支,“現在才知道這些都是錯誤的,不該這樣做”。
最終,王某某、唐某某分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黨內警告處分。被集體瓜分的“五保金”被責令退回。
以案為鑒,龍臺鎮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五保”“低保”金虛報冒領排查、清理,廣安區紀委監委以強化對惠民資金“一卡通”發放、使用監管為抓手,健全完善監督制度機制,發揮“片組協作”+鄉村“四員”聯動監督優勢,加強對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監督,圍繞村干部履職、村“三資”管理、村級工程項目等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推動監督下沉落地,不斷增強基層治理質效。截至目前,已對全區298個村(社區)集體“三資”進行提級管理,對766個村級項目進行監督檢查,共發現問題212個,整改問題197個,立案24件,黨紀政務處分19人。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