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財務監管

專項整治守護集體“三資”

2023-09-05 08:55:17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楊紅梅 李俠

  

  自山西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太原市錨定“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助力鄉村振興”目標,有力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逐步規范,有效維護村(社)集體及其成員合法權益,切實守好農村集體“錢袋子”。

  一、精準摸排起底,夯實工作根基

  一是全面摸底打基礎。組織縣鄉村三級力量深入開展排查摸底工作,協調市農業農村、財政等6個部門組成聯合審核組,提前介入復核、及時修正完善,切實做到排查無死角、摸底全覆蓋。全面摸清太原市農村集體“三資”基礎底數、制度短板、存在問題,分別建立了底數、問題、制度“三清單”。對排查摸底、巡察監督、案件查辦、方案整治重點等四方面發現的問題,全部納入《問題整改工作臺賬細化表》,明確具體問題的責任主體、責任人、整改時限,整改臺賬動態更新,實時監測。尖草坪區南寨街道南寨村通過盤點、核實、登記、公示流程,全面清查固定資產、清理債權債務,并分類造冊登記,專項整治后村集體收入增加到101.2萬元。晉源區金勝鎮通過專項整治有效遏制了集體資產的繼續流失,新增經營性資產24.2萬元,通過清理合同追繳資金342萬元。

  二是跟進檢查盯質量。市縣兩級成立督導檢查小組,在全市范圍內分片督查、分類指導,以督促改、以督促治。市民政局赴婁煩縣、古交市等縣(市、區)抽查農村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監督工作,對農村黨務、村務公開工作進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促使民主管理更加規范有序。市審計局對迎澤區郝莊鎮趙北峰社區、尖草坪區柏板鄉鎮城村進行專項審計,發現11項問題,督促全面整改。小店區對篩選的4個資產負債率較高的重點村(社),開展全面審計,查清債務構成及成因。

  三是“四個結合”提質效。“三資”專項整治工作充分結合農村承包地林地確權登記頒證、清產核資、村“兩委”干部經濟責任專項審計、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專項行動等工作成果,逐村、逐社區排查摸底,全覆蓋不留死角。

  二、堅持問題導向,強力推進整改

  一是進行分類施策。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加強統籌調度,組織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精準分類整改,對于立行立改的問題,抓緊整改落實;對于制度不完善問題,限時修訂完善;對于情況復雜、整改難度較大的問題,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推動解決,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小店區委書記組織召開“三資”管理專題會議,深入研究解決社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二是深化巡察整改。聚焦“三資”管理領域,對市、縣兩級農業農村部門開展常規巡察和提級巡察,對部分村(社)開展交叉巡察和專項巡察。共發現責任落實不到位等三大方面13項具體問題,已全部整改。婁煩縣結合“三個一批重點村社”監督治理,追回馬家莊鄉張家莊村村民違規領取的土地附著物補償款。

  三是強化標本兼治。市、縣、鄉、村結合實際,補短板、堵漏洞,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確保把“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市縣兩級制定完善集體經濟審計、集體資產管理、村辦企業管理等“三資”管理相關制度、指導意見、管理辦法105項,全市“三資”管理規范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是做到系統治理。把專項整治與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三個一批重點村社”監督治理、建設清廉村居等專項治理結合起來,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長期積累的復雜矛盾,增強了監督效能。婁煩縣針對村級光伏收益資金分配和使用問題,集中對7個鄉鎮60余個重點村以及各職能部門在光伏資金收益分配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了專項監督和審計,共發現13個方面160余條問題,推動全面整改。

  三、深入調研督導,破瓶頸解難題

  一是重點破解城改社區(城中村)監管漏洞。針對城改社區及其所屬企業“三資”管理不規范問題,深入開展調研,市農業農村局制定《農村社區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圍繞投資管理、資產經營評估、收益分配管理、重大項目工程招投標、債權債務管理、村辦企業合同管理、專項審計等方面,作出明確細致的要求和規范,進一步健全完善城中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體系,強化監管城中村及所屬企業,保障集體利益不受損。晉源區針對包括城改社區在內的村辦企業未實現全面有效監管問題,以金勝鎮為試點開展村集體企業“企財鎮監”工作,督促完善農村集體資產臺賬管理、民主監督等“三資”管理制度,有效避免隨意開支、肆意處置集體資產等問題,確保“小微權力”規范運行。

  二是探索強化基層監管路徑。針對縣鄉兩級“三資”管理薄弱、無專崗人員的問題,市農業農村局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積極探索利用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增強基層力量。比如,杏花嶺區公開招聘經濟管理、法律、會計等專業工作人員21人,充實區、鄉鎮(街道)兩級農經機構,有效解決基層人員不足問題。

  三是推動基層村社政經分離。聚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問題,推進農村基層組織政經分離、規范運行。比如,迎澤區郝莊鎮郝莊社區在村改社區過程中,社區居委會與郝莊股份經濟聯合社實現分離、獨立運行,社區管理與集體經濟組織完全脫鉤,產權關系進一步清晰,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

  四是著力化解舊債遏制新債。對16個資產負債率較高重點村(社)債務情況深入調研,了解債務構成、分析形成原因、剝離虛債、核實真實債務。萬柏林區出臺《農村集體債務管理辦法》,清徐縣制定《關于清理化解農村債權債務的實施意見》,有效規范債權債務管理,促進集體經濟良性發展。尖草坪區柏板鄉鎮城村、濱河新村社區及清徐縣的債務化解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清源鎮西木莊、徐溝鎮新莊村等9個村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