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新技術讓農業更智慧
時間:2024-11-05 07:44:56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孫 超 王崟欣 字號:【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近年來,各地積極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農業領域深入應用,促進農業生產更便捷、管理更高效,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活力。近日,筆者來到湖南益陽和福建福清,實地體驗賦能農業種植養殖的新技術、新設備。

  湖南益陽智慧農場

  前不久,在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區千山紅鎮大西港村,宏碩再生稻智慧農場正式開鐮。

  距離田塊幾百米的智慧農場控制室內,工作人員先將收割機連接上云平臺,接著用鼠標選取地塊,點擊開始。經過智能化改造的無人收割機隨之啟動,開始自主作業。內置谷倉漸滿,收割機又自主回到起點,將稻谷裝進運輸車輛。

  智慧農場總面積達1118畝,由華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團隊,聯合大通湖區湖南宏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目前,農場中的350多畝地實現了全程無人化作業,其余區域也實現了無人設備深度參與。

  “智慧農場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插秧機、旋耕機、除草機、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機開展無人化改造。基于北斗導航技術,農機可以在田間按規劃路徑有序作業。”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唐啟源介紹。

  再生稻,是利用收割后的稻樁繼續發苗長穗的水稻。如果管理得當,可以實現“種一季、收兩季”的效果,在保證糧食產量的同時,大大減少了投入成本。傳統的有人作業收割機,由于人工操作的精度問題,容易在頭季收割時軋壞不少稻樁,影響再生季的產量。

  “這個問題很難靠人力解決,不同的機械狀態、不同的土壤硬度、不同的操作手,效果都不一樣。”宏碩生物科技負責人熊姣軍說,從源頭開始無人化作業,有利于實現精度上質的提升。

  除了入場和出場位置的小部分區域,無人收割機都能精準行駛在幾個月前無人插秧機形成的行列間隙內,很少有稻樁被軋壞。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胡煉介紹:“這叫‘種收同軌’,借助高精度的北斗導航,配合無人農機,我們將誤差控制在2.5厘米以內。”

  胡煉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羅錫文團隊的一員,科研團隊已經在這里進行水稻生產無人化研究和推廣多年。“由于插秧和機收都實現了無人農機作業,后一次作業可

  以嚴格按照前一次的既有路徑進行,農機對稻苗的碾壓率由40%降至10%左右,大幅提高了再生稻的發芽率和產量。”羅錫文說。

  機收現場,連接著太陽能板的各類農田設施是支撐智慧農場運轉的重要設備。“這邊是自動水位計,那邊是蟲情監測站,遠處還有田間氣象站,這些設施構成了智慧農場的智能

  感知系統。”熊姣軍介紹。

  多光譜無人機在農場的應用,使得生產過程進一步精細化。“多光譜相機快速掃描大片農田,感知氮素含量、葉綠素含量及相關部位水分含量等信息,進而分析出水稻長勢。相應地,飛防無人機進行施肥、灑藥作業時就可以因地制宜。”胡煉介紹。

  目前,大通湖區再生稻智慧農場已初步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數據采集分析、農事指令智能決策、農機作業智能執行。

  福建福清養殖基地

  在福建福清光陽蛋業漁溪蛋雞養殖基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養雞機器人為智慧養殖注入了活力。

  24小時代替人工在雞舍內巡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

  在5萬羽雞中找出“問題雞”,只需要15分鐘;

  收集數據、開展數據分析,為改進養殖提供建議;

  …………

  這就是光陽蛋業自主研發的養雞

  機器人“木雞郎”,擁有自動巡查、智能監測和輔助決策等功能。

  羅麗娟是養殖基地的一名飼養員。對她而言,以前最麻煩的不是拌料飼喂,也不是清理雞舍,而是在茫茫雞群中找出一只“問題雞”。

  羅麗娟口中的“問題雞”,包括死雞、絕產雞等,這些雞或影響周圍雞的健康生長,或光吃糧不下蛋,必須及早發現處理。“可要在5萬羽雞中找到幾只存在問題的蛋雞,難度很大。”羅麗娟說。

  養雞機器人解決了羅麗娟的難題。只需15分鐘,養雞機器人在雞舍內巡檢一圈,便能精準定位問題點,隨后迅速將位置發送至飼養員手機上。飼養員只需按圖尋找,便能精準找到、及時處理。

  據介紹,養殖基地有12棟雞舍,每棟都配備了養雞機器人。有了養雞機器人的幫助,羅麗娟和同事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如今羅麗娟一個人可以負責3棟雞舍、15萬羽蛋雞的飼養。

  智能排查僅僅是養雞機器人眾多技能中的一項,它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生成雞籠環境云圖,為改進養殖方式提供科學依據。

  養雞機器人身上除了有4個攝像頭,還布設了眾多傳感器。每當它經過一個雞籠,就會根據溫度、濕度、有害氣體等數據,自動生成環境云圖,找出養殖死角,并匯總全部雞舍的養殖數據,結合市場需求、雞蛋行情等進行分析,為養殖提供決策依據。

  “過去靠經驗,現在靠數據。”養殖基地負責人李國彬介紹,自從投用了機器人,養殖基地在原先已實現自動化養殖的基礎上,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工人生產效率提升30%,產蛋率提升1%~1.5%,料蛋比從2.2%下降到2.04%。得益于“問題雞”的及時清理,養殖基地每年可以節約飼料60萬斤。

  從2020年6月下線第一臺“木雞郎”,到現在推出能查找問題、巡檢設備、分析決策的第六代“木雞郎”,光陽蛋業對養雞機器人的功能研發還在不斷拓展。“未來的蛋雞養殖將更加智慧。”李國彬說。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