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固定資產包括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工具、器具、生產設施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經常有會計工作人員對固定資產科目的財務核算錯記、漏記的情況。現結合多年工作實際,舉例說明,以供參考。
一、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
【例1】××村收到上級配送電腦一臺,價值5000元,相關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電腦5000
貸:公積公益金5000
二、固定資產以舊換新
【例2】××村機井水泵原價7500元,累計折舊5500元,今年5月澆地時損壞,修理費用過多,舊泵折價1000元,買了一臺新水泵,價值8000元。
舊水泵相關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清理2000
累計折舊5500
貸:固定資產—水泵7500
借:銀行存款1000
其他支出 1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2000
新水泵相關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水泵8000
貸:銀行存款 8000
三、接受捐贈物資用于固定資產建設
【例3】鄉政府為了鼓勵各村修路,承諾按村實際需要配送水泥。××村修路,鄉政府贈送10噸水泥用于修路,價值20000元,送水泥運費200元。
接受饋贈水泥相關賬務處理為:
借:庫存物資—水泥 20000
貸:公積公益金 20000
支付水泥運費相關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修路領用水泥時相關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 20000
貸:庫存物資—水泥 20000
修路完工后,由“在建工程”結轉“固定資產”科目,相關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某段路20200
貸:在建工程 20200
四、固定資產大修
【例4】××村原有10間辦公用房,固定資產原價100000元,累計折舊55000元。因房屋年久失修,屋頂漏雨,經村集體開會商議,決定維修房頂,共花費28000元。開始施工前,結轉原房屋固定資產至在建工程,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 45000
累計折舊 55000
貸:固定資產—房屋100000
施工結束后,相關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 28000
貸:銀行存款 28000
借:固定資產—房屋 73000
貸:在建工程 73000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