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岷縣把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不斷探索和完善組織服務體系、制度保障體系、財務管理體系和監督檢查體系,周密部署,穩妥推進,促使“三資”管理工作運行不斷規范,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形成了資金、資產、資源樣樣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明確工作任務,建強組織體系。健全機構、落實人員、明確職責是做好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基礎。為此,岷縣結合村莊實際,積極探索記賬模式。岷縣清水鎮、茶埠鎮等2個鄉鎮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全部委托給專業會計公司代理記賬。其他16個鄉鎮仍然按照“村財鄉管”原則,由鄉鎮財政所統一代理農村集體“三資”核算業務。同時,完善縣、鄉、村三級監管體系,由縣經管站負責全縣農村集體“三資”運行情況的監管,重點指導鎮財政所搞好服務、強化監管;鎮財政所承擔本鄉鎮村級“三資”運行情況的監管責任;各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監事會具體負責本村“三資”管理的日常監督。
用好數字平臺,實現長效監管。充分發揮甘肅省“三資”監管平臺的功能作用,自2017年統一開通鄉鎮網絡端口以來,各鄉鎮財政所選配熟悉計算機網絡操作的專職人員從事數據錄入及上傳工作,實現了對“三資”賬務的電算化處理。岷縣359個村級財務全部進入甘肅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網絡監管平臺運行,實現了省、市、縣、鄉(鎮)四級聯網,做到實時監管。切實提高了資產、資源運作水平,充分發揮了“三大功能”,實現了“三個轉變”。“三大功能”,即:一是匯總分析功能。各村的“三資”數據,原始憑證、圖片掃描錄入后通過操作平臺逐級上傳、匯總、生成會計報表,為“三資”管理提供準確、詳細的會計資料,實現對轄區內所有的村集體經濟活動、收支情況、資產情況全面的分析、監督和管理。二是遠程查詢功能。縣、鄉兩級監管部門通過計算機網絡權限,對各村財務和村務公開信息數據實時讀取和查詢,了解掌握各村每一筆會計憑證錄入內容和每一張會計報表編制情況,實行對村集體“三資”基本數據的網上監管。三是監控預警功能。縣鄉兩級監管部門依據權限通過監管平臺對村級財務和村務公開的具體內容、公布時間、公開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等進行監控和管理。也可根據預警信息及時督促各村完善相關程序和補辦有關手續。“三個轉變”,即:一是在管理方式上,由原來村干部說了算轉變為群眾參與、集體決策、民主管理。申請、審議、民主公開等工作流程,所有環節都有電子和文本資料留存,群眾可以在系統上用電子賬套來實時監控資金收支及資產變動情況,做到事前有參與、事中有處理、事后有監控。二是在管理層次上,由原來的粗放型轉變為精細化。在村級資金基本賬戶上,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能夠進行倒查,查到每個具體環節,有效防止了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流失。三是在監督方式上,由原來的內部監督轉變為立體化監督。根據授權級別,省、市、縣、鄉(鎮)四級聯網,實時查詢“三資”存量及增減變化情況、各類合同檔案及年度交易情況、農村土地資源情況等,做到立體監管。
樹立結果導向,納入目標考核。岷縣將“三資”工作細化量化,按照工作進度分季度考核量化打分,進行全縣排名,督促各鄉鎮將各村發生的收支及資產、資源變動情況及時錄入甘肅省農村集體“三資”平臺。
全面開展審計,充分運用結果。岷縣財政局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項審計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將審計經費足額撥付到位,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公開招標,組織第三方全面開展審計。同時,充分運用審計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促進了岷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標準化管理和運行。
(作者單位:甘肅省岷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