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天氣晴好,重慶市云陽縣人和街道曬經村的“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迎來了一撥又一撥游客。
這里原本是一處村民聚居點,后由于村民外出幾近廢棄,農房破敗不堪。能從曾經的了無生氣變為如今的熱鬧非凡,源于人和街道引入社會資本盤活閑置資產。
近年來,因當地超過1/4的居民選擇在外務工,人和街道部分鄉村小學房舍、農房等隨之處于閑置狀態。
如何變“閑”為“寶”?人和街道引入社會資本,盤活閑置土地25處、閑置農房9處,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2023年村集體收入達1100萬元。
“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距離曬經村村委會僅500米。“因村民大量外出務工,在2000年左右這處居民點只剩下了3戶人家。”曬經村黨支部書記劉國云說,后來,這3戶人家也在城里買房后離開,聚居點徹底人去屋空。
類似情形,在曬經村并非罕見。按照村“兩委”的摸排,全村閑置農房達32棟,不少農房甚至因長時間無人居住開始坍塌。
2022年,云陽準備在人和街道建設“五指印江”田園綜合體項目,在曬經村、鳳嶺村開展田園綜合體試點。
第一時間,劉國云就想到了村里閑置的農房,而重慶農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高集團)恰好又愿意合作,準備將閑置農房打造成特色農家樂。
盤活之路,終于有了眉目。經過談判,農高集團以2萬元/年的價格租用6棟閑置農房,租期20年。村委會與農高集團約定,不得拆除房屋,裝修等費用由企業負責;村集體除每年保底分紅2萬元外,還根據經營情況按比例獲得分紅和勞務服務費用。而村集體所得,則按照比例,以租金和分紅的形式發放給村民,保障村民權益。
接手閑置農房后,農高集團對其進行了內外整修,包裝為田園綜合體,由此,從閑置資產到特色產業,村里的“包袱”變為了財富。
曬經村盤活閑置農房的經歷,讓人和街道受到啟發,開始有意識有步驟地“喚醒”農村閑置資產。
2021年起,人和街道對13個村(社區)進行了資產清查、建立臺賬,并先后發布投資機會清單41項,錄入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統一對外招商。
鳳嶺村黨支部書記萬庭軍將村里閑置的練車場以租賃形式流轉到村集體,通過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發布招商引資需求后,云陽本地的俞小井酒業有限公司以2.2萬元一年的價格接手,建起了果酒廠。
如今,該果酒廠不僅吸納了5名村民務工,還通過每年收購村里產的枇杷、紅橘等,為村民帶來更多效益。
截至目前,人和街道已在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成交11宗,經營盤活村民閑置土地25處3060畝,盤活閑置農房9處1500平方米。
如何讓已經盤活的資源不再閑下來,是人和街道如今要面臨的新課題。
“因地制宜,引進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企業,盡可能降低市場風險。”人和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人和街道千峰村有幾處閑置的舊辦公室和飼養場,之前村里曾想將其改造為養殖場、加工廠,但一來這些產業市場波動比較大,風險較高,二來村里常住人口僅有300余人,無法支撐這些勞動較為密集的產業,三來這些產業還存在環保問題,最后只得作罷。
“通過招商引資,我們最終選中了處理廚余垃圾的生態環保項目。”村支書熊孟告訴記者,該項目通過生物手段分解垃圾,養殖的虻蟲能加工為飼料,經濟效益可觀,完全沒有污染,實現了變廢為寶。
如今,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千峰村吸引了5家企業入駐,發展廚余垃圾處理、寵物飼料加工等產業,帶動村民100余人務工就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7萬元。
(來源:重慶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