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山東省開展農村集體“三資”侵占挪用問題專項整治以來,惠民縣姜樓鎮率先試點開展了內部審計工作,對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整治中一些村莊賬目不清、資金管理混亂等行為進行監督管理。自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以來,全鎮內審各項資金4.5億元,追繳違規違紀資金123.2萬元,審減資金229.7萬元,其中10個行政村、118個自然村審計資金3.6億元,涉及違法違紀資金92.4萬元;完善合同853份,整改問題227項,為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整治注入了“廉”動力,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構建專業高效內審隊伍。堅持內審工作書記抓、抓書記,壓實內審責任機制,成立鎮審計委員會,由鎮黨委書記擔任主任,10個黨群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全部納入委員會成員,下設審計管理辦公室,選優配強審計辦專職工作人員4人,其中擁有審計證2人、會計證1人,高標準配齊各類專業化硬件配套,確保內審工作高效運行。同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組織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員干部、業務骨干參加各類業務培訓17次,培訓3500人次,全面提升黨員干部專業化水平。
規范制度保障“三資”安全。嚴格落實黨委“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關系長遠發展的項目嚴格把關,建立重大事項工作臺賬,有效杜絕通過項目拆分等形式規避審計的行為。對內審機構、審計辦法、內部控制等方面制度先后進行六次修訂和完善,制定完善《姜樓鎮內部審計工作暫行辦法》《姜樓鎮內部控制制度》等,對審計范圍、審計任務、審計權限、審計程序、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定。同時,將審計工作納入全鎮績效考核辦法,完善細則和配套政策,實現內審工作常態化、過程化。
創新舉措助力“三資”整治。一是緊盯鎮村工程全覆蓋監督。實施“三重一大”事項全程審計登記造冊工程,村級1萬元及以上、鎮級3萬元及以上項目內審“全覆蓋”,項目實施先行報備、審計提前介入,確保財政支出合理、工程進度有序、工程質量過關、工程結算有據。二是落實資產全流程管控。制定資產購買“七步走”制度,理順“單位申請、領導審核、部門報審、集體研究、集中采購、國資備案、財政報銷”的審批流程,實現內控制衡。按照定人定崗定管理“三定”原則,要求建立票據與實物對應、實物與影像對應的“雙對應”采購臺賬,建立起部門全程管控采購、資產隨時審計的雙結合模式。三是“數字”賦能“三資”全方位監管。開發內審智能APP平臺,重點對“鎮村工程、國有資產、村級賬目、資產購處”等工作全臺賬、全流程監督審計,從而達到審計與工程平行開展,實現工程全流程監管。同時,將黨建、紀檢、信訪、財經等多部門結果數據實時錄入平臺信息庫,實現“有權限”共享,通過平臺基礎數據,對項目全流程重要節點進行數據模型分析,實現“項目環節缺失”“基層干部職權利益沖突”“信訪輿情”等自動化超前預警預判。
(作者單位:山東省惠民縣農村經濟經營發展服務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