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從浙江三個村莊看基層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
時間:2024-04-26 10:19:50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 岳德亮 謝希瑤 字號:【

  隨著全國兩會啟幕,世界目光聚焦中國。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浙江鄉村,人大代表聯絡站、“樟樹下議事”、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些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載體和實踐實現了村民的有效參與,培養了村民的歸屬感和共同責任感,其蕩起的“漣漪”也愈發有力。

  人大代表聯絡站:

  “小站點”搭起“大舞臺”

  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得益于基層民主和基層治理工作的穩步推進。這其中,分布在浙江各地的5000多個人大代表聯絡站(點)功勞不小。

  人大代表聯絡站規模不大,卻遍地開花,在鄉野市井中連點成線,不僅是立法聯系點,還織就一張全面覆蓋基層的社情民意“搜集網”。

  在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全國人大代表、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定期與附近村莊的鎮人大代表、余村全球合伙人、鎮村干部“圍爐夜話”。

  “余村全球合伙人計劃啟動之初,我想要做一個以親子體驗為主題的生態農場,但對相關政策不清晰,對配套設施問題有點擔心。”在最近的一次青年人走進人大代表聯絡站座談活動中,歸鄉青年代表俞佳慧說,“汪書記主動提供幫助,解讀相關政策,帶我們實地參觀、規劃講解,打消了顧慮。”

  余村村人大代表聯絡站謀劃著關系發展的大事,也關心著身邊的關鍵小事,為代表和群眾議事情、提意見、話家常提供了載體渠道,也讓人大代表作用發揮嵌入到基層治理體系中。

  “小站點”已經成為基層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大舞臺”。

  “樟樹下議事”:

  讓村民從治理對象變為治理主體

  在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小古城村,環形構筑物上“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醒目大字、池塘邊的“樟樹下議事”,共同構建了村莊的精神標志。

  小古城村錢三組是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每年前來參觀的游人絡繹不絕。環境美麗蝶變,背后整治的過程卻曲折。小古城村黨委書記林國榮,在徑山鎮人大的牽頭下,經過多次集體協商,改造方案終于得到了農戶的普遍贊成。

  這就是“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全過程基層民主實踐。小古城村逐步探索出“四議六步工作法”,全主體參與、全領域覆蓋、全過程規范協商機制,形成“眾人商量”“眾人實干”“眾人督評”的全過程協商閉環。

  村民說,如今村里項目建設,小到溝渠填埋,大到土地流轉,都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大家一起議一議。

  “我們將重點工程和民生項目列入重點督查項目中,不定時在村莊開展專項視察、專題調研、專題詢問,與選民開展專題協商。”徑山鎮人大代表、小古城村婦女主任鄭小紅說。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衛紅表示,逐漸完善的這一制度程序和民主參與實踐,為群眾參與公共事務決策提供了暢通便捷的渠道,讓群眾從治理對象變為治理主體。

  村務監督委員會:

  定期公開“唱賬”,群眾心中敞亮

  2004年6月18日,武義縣后陳村通過村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表決通過了后陳村《村務管理制度》和《村務監督制度》,確定“一個機構、兩項制度”。

  如今的后陳村,紀檢監察、第一書記、村監委會、村民共同構建“四位一體”監督體系,確保村務監督不缺位、不越位。

  “上個月村水塘衛生清理費,花費560元;給辦公室打印機加粉,50元……”聽著報賬聲,村監委會主任胡欣偉、村監委會委員陳忠安拿著紙和筆,對著賬單和發票等原始憑證仔細核對,并簽名確認。

  這是3月初后陳村召開的村財務支出公開會議場景。20年來,每月一次的村務、財務公開“唱賬”會議,雷打不動延續至今,“唱賬”時,所有村民都可以來旁聽。

  全國人大代表、金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玲玲說,后陳村通過村務監督委員會這個平臺,實現“村務全公開、權力全監督”,推動構建起“村官村民選、村策村民定、村務村民理、村事村民管”的基層民主運行體系。

  “村監委會讓群眾有了更多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義烏市后宅街道李祖村黨支部書記方豪龍說。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