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三地活化”讓閑置地變“活資產”
時間:2024-04-26 10:21:35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 胡拿云 熊嘉藝 字號:【

  夜色將至,在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和鎮石坪村的露天小院內,三五游客伴著月色圍爐煮茶,茶香四溢,將溫暖帶入整個小院之中。“回到鄉村讓人感覺太愜意了,以后還要再來!”來自廣州的游客謝女士說。

  走在石坪村的鄉間小道上,無論是瑤族婚禮墻畫還是壯族銅鼓壁畫,都展現著濃濃的少數民族風情。用舊青磚、瓦片、壇罐、原木建設的一批文創圍欄,讓村莊文化氣息愈加濃厚。

  石坪村是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和鎮桂聯村下轄的自然村,曾經這里老房子長期閑置、村集體建設用地缺乏管護,房空人荒是阻礙村子發展的主要因素。

  “隨著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戶戶都蓋了新房,原先30棟老舊房子都閑置了起來,有些閑置時間長達20年,大家覺得修繕費錢,拆了又可惜。原來的承包地由各家獨立耕種,由于村民外出務工,大片耕地一度處于丟荒狀態。”桂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鄧秀清說。

  為破解農村土地閑置難題,石坪村經濟合作社發揮管理和協調作用,從農戶手中有償整合土地資源,開展了農村承包地、宅基地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三塊地”資源活化改革探索,然后將土地統一流轉給專業運營公司。運營公司采用“工程施工設計+采購+施工+維護”的模式,對農村“三塊地”進行開發運營,活化30棟閑置民居、300畝耕地,培訓了30名本地村民管家。通過改造,曾經荒廢的30多棟老房子,如今已成為游客接待中心、鄉村咖啡屋、公共餐廳、樣板民宿等新設施,昔日冷清的小村子變成了“網紅打卡點”。

  “我們要利用石坪村已有的資源和少數民族風情特色,堅持將運營前置,圍繞運營的需要來開展相關規劃設計與施工建設。”石坪村“三地活化”項目負責人丁球鳳說,運營公司鼓勵村民返鄉就業,開展培訓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讓賦閑在家的村民當上了“民宿管家”“咖啡師”“鄉村廚娘”,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文妹姣看到村子越來越好,選擇回鄉就業。通過前期培訓,她已經成為石坪村民宿的管家,負責打掃客房和游客餐飲。“我現在每個月能掙3000塊錢,還學會了做很多菜,點心也能擺得漂漂亮亮,普通話也講得比原來好了!”文妹姣說。

  與此同時,通過村委會的努力,當地曾經一塊塊的“補丁地”如今變為“整塊田”,在保證水稻種植的基礎上打造梯田花園,還成片種植小菜園、小果園和小花園,吸引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客流,促進當地休閑觀光和親子體驗新業態發展。

  隨著“三地活化”的不斷深入,撂荒地變成“寸土寸金”的旅游地,老房子變成民宿,傳統農業發展成現代農業,農民增收致富,年輕人也紛紛返鄉創業就業。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