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任期屆滿或者負責人離職時,必須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或離任審計,對村集體在一個靜態時點經濟狀況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評價或結論。在審計過程中,賬內的資產、負債、損益,通過賬賬、賬證、賬實的核查,即可完成賬內經濟事項的核實與確認。筆者發現,除了賬內事項,一些村還存在賬外經濟行為,需全面梳理才能反映出集體經濟真實狀況。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賬外經濟事項審計談一下個人觀點。
一、賬外經濟事項的表現形式
首先要了解賬外經濟事項包含的內容。簡單說,主要包括賬外收支及賬外債權債務等4項內容。
1. 賬外收入,主要表現在實現了發包、銷售、經營等收入,存在未達賬款,或者已收到款項,未開具收據,未納入賬內核算。
2. 賬外支出,主要表現在已支付了款項,但因沒有取得票據或者取得票據后未及時入賬,形成了賬外支出事項。
3. 賬外債權,主要表現在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村集體已形成事實應收款項,但未進行相應的賬務核算。
4. 賬外債務,主要表現在已發生支出行為,但未結算、未付款,或按照支出事項的付款約定,形成應付未付事項,但尚未納入賬內核算。
二、存在賬外經濟事項的原因分析
1. 村集體財會人員不專業。受限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部分村集體未實行專業人員或委托代理記賬,導致農村會計只進行整理票據、編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等基礎性工作。
2. 工作積極性、責任心需進一步提高。一般情況下,農村會計除財務工作之外,還承擔了大量事務性工作,分散了從事農村財務管理的時間和精力。另外,待遇低、薪資兌現不及時等情況,也客觀影響了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 管理措施有待加強。在無法改變客觀因素的條件下,就需要結合實際,出臺有針對性、可以有效解決具體問題的管理措施,例如,出臺一些標準化、模塊化、電算化的工作流程,促進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化。
三、賬外經濟事項的審計與處理意見
1. 全面梳理賬外經濟活動
在避免賬外收入方面,應做好收款收據的“領用登記—使用核實—以舊換新”管理,這樣既能快速發現是否存在賬外收入,又可以杜絕賬外收入,實現收入及時入賬的自我約束。
在避免賬外支出方面,應逐一分析,區別對待,對于一些維持集體運轉的正常支出,以及處理急難險重工作發生的支出事項,可以在事后經過一定程序后予以確認;但對于不符合財務制度、擅自決定違規支出的,則不予確認,并追究負責人員的責任。
在避免賬外債權方面,主要是清理合同數量,審核合同履行情況,結合資產資源臺賬的登記情況,逐一確認是否存在合同履行不到位情況。
在避免賬外債務方面,重點關注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結合施工合同與預決算來確認賬外債務,對個人經辦的采購事項,則通過個人承諾的方式來確認。
2.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完善資產資源臺賬制度。通過建立資產資源臺賬,制訂模板化的資產資源管理流程,來實現收入的實時監督?,F通過甲村的資產資源臺賬使用情況,顯示其合同履行情況及存在問題。
例:甲村于2010年1月將20畝四荒地出租給東方公司,期限20年,租賃費20萬元,每5年收取租賃費5萬元,則甲村關于東方公司的資源臺賬如表1所示。
按照合同約定,東方公司應于2020年1月交納租賃費5萬元,但查詢臺賬,可以發現其未交納租賃費,且在賬內沒有東方公司的應收款,則說明該項經濟活動存在賬外債權。在安排專人催收的同時,根據合同約定,編制以下記賬憑證,將該經濟事項納入賬內核算。
借:應收款—東方公司50 000
貸:發包及上交收入—承包金
50 000
實行個人承諾制。通過個人承諾的方式,對經辦的集體事項作出承諾。例如筆者在審計工作中,使用了表2這樣的承諾書格式。
通過當事人對所經辦事項的承諾,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審計數據的準確性、全面性、真實性,有利于對相關人員的責任認定與劃分,有利于對村干部職務行為的約束與監督,有利于發現賬外隱藏的收支或債權債務,加強對集體財務的監督。
四、做好審計報告的意見征求與反饋
完成賬內與賬外經濟事項的整理與匯總,形成的審計報告既有審計數據的依據,又有審計事項的結論,所以審計報告是嚴謹的、完善的。此外,還需要征求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完成審計過程的最后一步。這樣形成的審計報告,在進行審計反饋時,可以反映出真實全面的經濟狀況,正面接受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達成共識,對促進問題整改、改善管理措施、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起到促進作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