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冊外地是指家庭承包地以外的農村集體所有(含部分待明確權屬性質的)耕地,包括農戶自行開墾集體荒地,非法侵占林地、(牧業用地)而形成的耕地;及其他原因未納入家庭承包的耕地。村級冊外地清收是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三資”清查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通過行之有效的監督,確保村級冊外地清收工作有序推進,有利于保護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益不受侵害,實現村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筆者結合所在地相關情況,就村級監督聯絡站如何開展村級冊外地清收監督工作作如下闡述。
一、存在問題
底數不清。一方面,從包產到戶至今已近40年的歷史,村社干部幾經更換,造成村級冊外地原始臺賬缺失、損毀嚴重,村社干部對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冊外地底數掌握不清。另一方面,在原承包地地頭、地邊、拉地道上開墾出的耕地,無法界定邊界。
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目前大多數冊外地存在誰開墾、誰耕種、誰無償占有耕種收益的現象,造成村集體資源被無償侵占,導致集體資產嚴重流失。已發包經營的冊外地承包期限長、價格偏低。多數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對冊外地進行實地丈量,登記造冊,納入資源性資產賬內管理。在冊外地發包上,個別村社違反民主議定程序、暗箱操作、仗權發包,不簽書面合同,拖欠承包費。
二、對策建議
加強學習,率先垂范。村級監督聯絡站通過組織村社干部進行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規的學習,明確村級冊外地是村級集體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村級集體資產管理者把村級冊外地經營好、管理好,是每個村社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學習,讓村社干部率先垂范,積極主動上報自己耕種冊外地面積,及時上繳冊外地承包費,達到帶頭引領的輿論氛圍。
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村級監督聯絡站利用入戶走訪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機會,加大對冊外地清收工作宣傳力度,進一步強化冊外地清收工作的知曉率,營造冊外地清收的濃厚氛圍,讓群眾明確認識到冊外地是集體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得非法侵占,耕種冊外地需要繳納相關承包費用。
摸清家底,明確權屬。村級監督聯絡站應參與冊外地清收工作全過程,協助村里組建冊外地清收工作小組,對村級冊外地進行實地丈量,將丈量出的面積與對應的耕種農戶張榜公示,在無異議的情況下登記造冊,嚴格履行農村“三資”管理相關規定,健全完善村集體冊外地承包合同簽訂前置手續,科學依規設置冊外地承包價格,簽訂冊外地承包合同。確保冊外地清收過程合法合規,公開透明,程序到位,確保權利不越軌,民主不失范。
落實合同,增收增效。村級監督聯絡站督促村社干部嚴格落實冊外地承包合同條款,實時跟進收繳進程,對于懈怠冊外地清收工作的村社干部,可以考慮給予相應處分,保證冊外地承包款及時足額收繳并納入村級賬戶管理,切實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