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農村改革的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方式更加多元,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的創新探索,對會計核算提出了新要求。下面以被列為全國農村改革集成試驗區的甲縣為例,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推進農村改革涉及的部分新情況新業務作一探討。該縣先后開展了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系列改革。乙、丙、丁村為該縣首批改革試點村,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例1】乙村190戶農戶向村集體提出了退出190宗(70畝)宅基地使用權的申請,經乙村黨支部集體研究,該申請符合甲縣宅基地改革試點方案要求準予批準,并按照6萬元/畝的標準予以補償。
以銀行存款支付農戶退出宅基地使用權補償費用,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
—宅基地使用權退出4200000
貸:銀行存款4200000
同時,
借:公積公益金4200000
貸:內部往來
—宅基地使用權退出4200000
乙村獲得190宗70畝宅基地使用權,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宅基地使用權4200000
貸:公積公益金
—其他—宅基地使用權4200000
【解析】村集體以積累資金支付農戶有償退出宅基地使用權費用,一方面表現為銀行存款減少,且以前年度積累同步減少,另一方面村集體獲得了宅基地使用權,該權利是成員集體權益的重要構成,因此增加無形資產和公積公益金。
【例2】次年,乙村將190宗70畝宅基地全部交由甲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進行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成交價770萬元,按規定村集體還需交納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192.5萬元,產權交易服務費8.8萬元。因涉及稅費較多尚未核定,暫不做處理。
村集體出讓宅基地使用權,取得讓渡資產資源使用權收入,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7700000
貸:經營收入
—出讓收入
—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7700000
交納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產權交易服務費,會計分錄:
借:經營支出
—出讓成本
—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1925000
—產權交易服務費88000
貸:銀行存款2013000
結轉出讓宅基地使用權攤銷費用、成本,年攤銷額=4200000×95% ÷70=57000元,會計分錄:
借:經營支出57000
貸:累計攤銷57000
同時,
借:公積公益金
—其他—宅基地使用權4200000
貸:無形資產—宅基地使用權4200000
【解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出讓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取得收益,按照合同約定期限,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暫歸受讓方,但其所有權仍為集體所有,需要在資源登記簿中進行登記備案。
【例3】為發展村集體經濟,丙村鼓勵農戶以宅基地及房屋入股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宗宅基地及房屋保底收益1500元/年。經考察,丙村與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13套閑置房屋以出租形式交由公司統一改造經營,發展特色民宿。雙方約定租期10年,前3年每年每套房屋租金2000元,從第4年起每年每套增加100元,前3年租金協議簽訂時一次性支付,以后每年3月30日前支付當年租金。
收到該公司一次性支付的前3年房屋租金,前3年房屋租金=3×2000 ×13=78000元,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78000
貸:經營收入—出租收入6500
內部往來—農戶58500
應付款—房屋出租13000
支付農戶前3年房屋入股收入,會計分錄:
借:內部往來—農戶58500
貸:銀行存款58500
第二年、第三年分別確認當年房屋出租收入,當年收入=(2000-1500)×13=6500元,會計分錄:
借:應付款—房屋出租6500
貸:經營收入—出租收入6500
【解析】村集體一次性收取多期出租收入款項,基于權責發生制原則,只應將歸屬于本期款項確認為當期收入,剩余款項具有預收款性質,作為負債核算更為合理,將其分攤至各個受益期內,分期確認收入。同時,該筆房屋租金包含村集體居間服務收入和農戶房屋入股收入兩部分,應分別予以確認。
【例4】丁村因經營管理不善,在接受上級部門專項檢查中被要求注銷一年前以180萬元項目資金投資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并由丁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所有債權債務。經破產清算,截至當日土地股份合作社擁有一輛四輪農用車賬面原值7.8萬元,累計折舊1.35萬元,評估價值6萬元;7棟溫室大棚賬面原值175萬元,折舊25.4萬元,評估價值147萬元。同時,欠當地農資中心種子、化肥、農藥等共計1.6萬元,車輛維修費0.4萬元,工程款1.2萬元(暫不考慮稅費)。
接手土地股份合作社資產,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四輪農用車60000
—溫室大棚1470000
投資收益
—丁村土地股份合作社270000
貸:長期投資
—丁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800000
接手土地股份合作社債務,會計分錄:
借:其他支出32000
貸:應付款
—農資中心16000
—維修費4000
—工程款12000
調整投資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賬務,會計分錄:
借:專項應付款—××項目1800000
貸:公積公益金1800000
【解析】丁村以項目資金投資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長期投資”和“專項應付款”科目,接手該土地股份合作社資產債權債務時,同時轉銷“長期投資”和“專項應付款”科目,并增加公積公益金。
【例5】乙、丙、丁村經民主程序,決定利用毗鄰的區位優勢,聯村共建2000立方米冷庫一棟,抱團發展設施農業。
1. 乙、丙兩村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各出資50萬元,丁村以舊村部建設用地作為出資,評估價值50萬元。
乙、丙村收到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并用于冷庫建設,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500000
貸:專項應付款
—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00000
借:在建工程—冷庫500000
貸:銀行存款500000
丁村將經營性建設用地評估作價,并用于冷庫建設,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
—經營性建設用地500000
貸:公積公益金500000
借:在建工程—冷庫500000
貸:無形資產
—經營性建設用地500000
2. 冷庫建設完工,經竣工決算驗收通過后轉入固定資產,總金額150萬元,乙、丙、丁三村按照出資份額分別確認固定資產,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冷庫500000
貸:在建工程—冷庫500000
同時,乙、丙村分別結轉專項應付款,會計分錄:
借:專項應付款
—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00000
貸:公積公益金500000
3. 乙、丙、丁村按規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預計凈殘值率5%,使用年限20年,每村每年折舊額=1500000 ×95%÷20÷3=23750元,會計分錄:
借:生產(勞務)成本23750
貸:累計折舊23750
4. 次年,乙、丙、丁村將冷庫出租給果蔬企業使用,年租金12萬元,按份額分攤收入=120000×1/3 =40000元,會計分錄:
借:應收款40000
貸:經營收入—出租收入40000
5. 發生冷庫檢修費用一筆6000元,按份額分攤費用=6000×1/3 =2000元,會計分錄:
借:經營支出—出租費用2000
貸:銀行存款2000
【解析】聯村共建固定資產,抱團發展村集體經濟,以“按份共有”和“協議約定”為計價原則,分別確定各自固定資產價值、收入、支出、費用等。另外,自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需區分具體用途,如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折舊通過“生產(勞務)成本”科目;非自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如出租用固定資產,按照配比原則,通過“經營支出”科目。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