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安徽將對部分種糧大戶實施水稻小麥種植收益保險。這意味著糧食種植保險進一步升級,從“保成本”到“保收益”時代。種植收益保險的開展,為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更深層次的保障。小麥在完全成本險的基礎上疊加了200~300元/畝、水稻在完全成本險的基礎上疊加了300~500元/畝,保費由規模經營主體和試點資金共同承擔。規模經營主體投保種植收益保險后,因遭受自然災害及意外事故等發生損失超過20%,或市場價格下跌超過10%導致實際收益減少的,保險公司將按合同約定進行賠償。
據悉,這項政策自去年起在安徽泗縣、廣德、霍邱、含山4個縣區試點開展。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相關人員介紹,為彌補水稻或小麥種植戶畝產量不足或收獲上市后市場價格下降導致的家庭收入降低,因地制宜開發商業性水稻和小麥收入保險,當水稻和小麥收獲期的實際收入低于保險金額時,保險公司對農戶進行賠付。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