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扎緊“三資”管理制度籠子
時間:2024-11-01 06:35:37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 作者:郭 敏 字號:【

  近年來,云南省陸良縣著眼工作大局,圍繞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不斷健全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創新農村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形式和內容,著力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透明化、規范化,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行為,切實維護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健全服務體系,確保服務質量。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縣、鄉(鎮、街道)聯動工作體系,縣、鄉(鎮、街道)兩級均成立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公室,各鄉(鎮、街道)均嚴格依照30:1(30個會計核算單位至少配備1名代理會計)的比例配備代理記賬會計,充實人員力量,保障人員穩定性。目前,全縣11個鄉(鎮、街道)共配備代理會計52人,對147個村(社區)、1393個村(居)民小組的集體“三資”進行代理核算和管理,村、組兩級委托代理率均達100%。

  完善管理制度,確保規范運作。以集體資產監管提質增效為抓手,出臺《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賬戶管理、現金管理、專項資金管理、票據管理、財務開支審批、非生產性費用管控、聯簽聯審、財務預決算、債權債務管理、一事一議資金管理、財務公開、資產資源清查、臺賬管理、公開競價、合同管理、資產移交、資產資源評估、工程項目管理等18項管理制度,各鄉(鎮、街道)結合地方實際制定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實施細則。通過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工作程序等有效方式,有力促進了全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透明化、規范化,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行為。

  狠抓清產核資,確保摸清家底。印發《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方案》,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組建工作專班,細化工作措施。各級各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清產核資工作,針對上一年度清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逐一分析研判,提出具體可行措施。嚴格按照“先賬內、后賬外,先資產、后資源”的原則,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同時,縣、鄉(鎮、街道)兩級分別派出業務骨干深入一線,督促指導各村(社區)對農村集體“三資”進行全面摸底清理排查。通過排查核實活動,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形成農村“三資”管理長效工作機制,盤活壯大農村集體資產,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規范產權交易,確保資產安全。出臺《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處置及農村集體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各鄉(鎮、街道)均成立了農村(社區)集體產權交易中心,具體負責受理和審核轄區內的資產資源處置、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財產物資及設施設備采購等相關事項申請。原值在5萬元及以上的集體資產處置、土地面積在10畝及以上的集體資源處置、價值在2萬元以上的財產物資及設施設備采購、概算在5萬元以上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都必須按規定進入鄉(鎮、街道)農村(社區)集體產權交易中心實行集中交易。2023年,全縣各鄉(鎮、街道)農村(社區)集體產權交易中心共受理各類農村集體產權交易事項15件,成交金額達2100萬元。

  壓實責任主體,確保執行到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各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第一責任人,村(社區)書記、主任、村(居)民小組組長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直接責任人,縣紀委監委負責“三資”領域違紀違法監督與執行,縣財政局負責村級會計業務檢查與指導,縣審計局負責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制定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對各鄉(鎮、街道)“三資”管理業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指導。通過壓實各級各相關部門責任,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優勢,通力協作,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各項工作制度落實。2023年,全縣共查處坐收坐支案件2起、公款私存案件1起、私設小金庫案件1起,涉案金額達62萬元。

  發揮群眾優勢,確保管理民主。規定凡村(社區)、村(居)民小組發生的一切重大財務收支活動、資產資源處置、工程項目建設及其他重大的財務決策事項,經“四議一審兩公開”程序后,方可按相關要求入賬。明確責任,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督促指導各村(社區)務監督委員會認真履職,切實承擔起村集體“三資”管理的監督職責,嚴禁村(社區)務監督委員會不理財、假理財。進一步加強村組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構建重大事項審查制度與責任追究制度,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參與實施全民監督,發現“三資”管理領域存在違紀違法行為,及時上報紀委監委或司法部門處理。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