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強化監督管理、組織業務培訓、實行村社分賬,多舉措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更加規范,切實保障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一、基本情況
徽州區轄7個鄉鎮、48個村(居)、570個村民小組。農村集體資產按照統一財務管理、統一開設銀行賬戶、統一票據管理、統一會計檔案、統一電算化的“五統一”要求和農村集體“三資”所有權、使用權、監督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五權不變”的原則,建立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委托代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三資”中心),全面實行了村財鄉管,統一使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軟件和村級財務公開軟件,利用網絡實現了全面監管。2019年11月,全區新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48個,2021年7月,全區各村委會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全面完成村社分賬。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監督管理
一是開展村級財務審計監督。從2015年開始,全區48個村(居)賬務實行任期審計和離任審計制度。2023年,區農業農村局制定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工作的實施方案》,全區每年選取10個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審計工作,做到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5年輪審一遍。對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征地補償費、集體資產和資源的開發運營進行重點審計,確保村級資金使用安全,發揮效益。
二是加強日常檢查監督。嚴格按照現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有關規定,采取定期與不定期、專項與綜合、單獨與聯合的方式,深入實地檢查農村“三資”管理工作落實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同時對各有關村(居)審計問題整改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查,提出指導性意見,推動農村集體“三資”規范運行。通過工作群、電話通知、發布通報等形式,積極督促鄉鎮“三資”中心做好村級財務工作,及時將票據憑證等附件錄入平臺,實現“三資”管理平臺與全省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數據公開同步。
三是組織資產清查核實。2020年至2022年,每年組織各鄉鎮對各村(居)、組新增或減少的農村集體資產進行全面清查核實,清查結果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進行公開公示,并經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會議確認后,錄入全國清產核資系統,實行統一監管、備案。截至2022年底,全區核實農村集體資產總額7.73億元,其中核實經營性資產2.59億元,非經營性資產5.14億元,集體資源面積64.62萬畝。
(二)組織業務培訓
通過舉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培訓班,提高了村級報賬員、鄉鎮“三資”代理服務中心會計、出納和分管農經工作的鄉鎮領導等人員的業務水平。培訓內容包括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新增會計科目設置、資產資源股權信息登記、財務核算、產權交易管理、村集體建設項目管理等。
(三)實行村社分賬
制定出臺了《徽州區村(居)民委員會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賬管理實施方案》,通過實行分賬管理,進一步規范村級組織財務收支行為,保障村(居)民委員會開展村民自治和公共服務等資金,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充分發揮經營管理職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21年7月,全區48個村(居)已全面完成村社分賬,并開通線上支付業務,各村成員、股權、資產、資源數據已全部導入“三資”管理平臺系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