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江西 轉變方式 糧食增產又提質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翔 字號:【

  江西是我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的省份之一。江西糧食以稻為主,水稻面積及稻谷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三。據悉,江西今年夏糧和早稻已經實現豐收,由于秋糧生產期間,雨水充足,無明顯高溫干旱,災害影響小,氣象條件好于去年,再加上田間管理到位,病蟲害防控較好,中、晚稻長勢良好,中稻已陸續開鐮收割,晚稻已陸續抽穗、結實。“今年有望再獲豐收。”江西省糧油作物局局長鄭敏興奮地告訴記者。據江西省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全省秋糧面積3365.39萬畝,增加22.74萬畝,產量263.54億斤,增加2.21億斤。

  糧食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現在江西就是以建設‘全國知名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為目標,加快轉變糧食發展方式,全力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努力實現穩糧增收、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江西省農業廳宣傳處處長張金寶告訴記者。

  推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記者跟隨采訪團首先來到了江西省新干縣金川鎮長港村,見到了當地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魏仕連。今年37歲的魏仕連曾經在河北張家口當兵,1999年退伍。退伍后的幾年里,和村里許多農民一樣外出務工。但是也賺不到幾個錢,看到家里很多良田都撂荒,很心疼,于是他決定回家種田。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本錢,只有家里的幾畝地,如果碰到災情,一年下來基本上沒有什么收入。“我當過兵,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所以我只要有時間就去參加省里縣里舉辦的各種水稻種植技術培訓班,這10多年種糧食下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光靠苦干是不行的,還得靠巧干。”魏仕連感慨地說道。正是從培訓班里,魏仕連認識到規模種植出效益的道理,于是在2013年,他成立了魏仕連家庭農場,2年多的時間,通過土地流轉,他的田地規模不斷擴大。“今年我種了780畝水稻,早稻畝產稻谷460公斤,總產稻谷是350噸,去掉成本,種稻今年賺了24萬元。”隨著田地規模的擴大,他添置了無人飛機、工廠化育秧設備、插秧機、大拖拉機、收割機、糧食烘干機等現代化設備,總資產達到300多萬元,經營范圍也從種水稻擴大到了水果、蔬菜種植、糧食烘干等領域。烘干設備除了自己用以外,他還為周邊的村民提供有償服務,今年僅此項收入就接近20萬元。

  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豐城市小崗鎮張家洲村的稻田里,轟隆隆的聲音傳入耳邊,數臺收割機你追我趕,在水田中來回穿梭,一排排稻谷被吞進肚內,隨后吐出干凈、飽滿、黃燦燦的谷粒。不到十分鐘,一塊稻田被收割得干干凈凈,顆粒歸倉。這是張家洲家庭農場的秋收作業現場。這個家庭農場由張家洲村機插能手張俊杰于2008年創辦,現有水稻種植面積1171畝,水產養殖面積50畝,蔬菜20畝,配備水稻高速插秧機四臺,手扶插秧機兩臺,604拖拉機一臺,手扶拖拉機兩臺,耕整機一臺,收割機一臺,農用平板車一臺,農用汽車一部,農用三輪車一部。“我們從2009年開始,就重點發展機插秧服務,解決了手工插秧栽插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但是效益低的問題。”正在田間作業的張俊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從剛開始服務面積只有300畝發展到現在,整個豐城市很多鄉鎮都成為了我們的客戶。”張俊杰在機插服務的同時,積極帶動了廣大農戶購置插秧機,帶動機插面積達1萬余畝。

  江西省近三年投入了4.2億元資金實施了種糧大戶補貼試點項目,目前江西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1007萬畝,流轉率達31.43%。百畝以上種糧大戶8940戶,種植面積460.4萬畝,占水稻種植面積的9.2%。

  糧食生產由“高耗型”向“生態型”轉變

  新干縣溧江鄉堆背村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稻田被劃分出了幾個面積相等的區域,每個區域前面樹了一塊鐵牌,有“高產施肥”、“三控施肥”、“普通施肥”等。“你們看,這個‘三控施肥’的稻子明顯比‘普通施肥’這塊長得好,而且谷穗飽滿,結實率也比它高不少。”新干縣農技推廣中心農藝師劉根如指著面前的稻田給記者介紹道,“以前種田都是苗剛插下去一個星期就開始施肥,把所有的肥都撒下去。這就像小孩一樣,同樣的飯給大人吃了可能不夠,給小孩吃了就要撐壞?,F在要把化肥量減一點兒下來,再一個就是把施肥時間往后推一點,苗子大一點的時候肥的利用率就會高一點。現在一般都是10到20天才施肥。每畝地一季算下來能省30斤化肥,而且可以增產8%左右。”施肥方式也影響到了病蟲害的防控,劉根如隨手從兩塊稻田里抓了兩株稻穗上來,掰開以后,記者發現“普通施肥”的稻穗里爬了一條稻飛虱蟲,而“三控施肥”的稻穗里則什么也沒有,因為控制了肥料,禾苗剛開始的時候就不會長得太旺,能控制無效分蘗,水稻田里的通風透光就會更好一些,病蟲害發生的機會也就相應減少了。“一畝地一季光農藥就可以省15塊錢左右。”劉根如說道。

  這里也是江西省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的示范區。示范項目內容有三個,一是秸稈還田腐熟,可以有效解決秸稈焚燒及秸稈還田后影響后茬作物種植問題,還田率力爭達到95%以上,基本杜絕秸稈焚燒;二是綠肥種植,以冬閑田集中區域為重點,通過種植綠肥翻壓還田,培肥地力,帶動恢復綠肥生產。目前大田綠肥還田量達到了1500公斤以上,化肥用量減少了10%以上;三是對酸化土壤增施石灰調酸改土,改良了土地結構,提高了耕地緩沖性能,改善了農田生態環境。

  江西省以糧食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為抓手,按照“萬畝高產創建帶動均衡增產、百畝綠色攻關引領綠色生產”的總體要求,重點示范“四控一減”,即控土壤酸化、控地力下降、控化肥用量、控病蟲損害、減農藥用量,通過創新、引進和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實現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2015年,江西全省共建立糧食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436個,推廣“三控”施肥技術700萬畝。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