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茶香金寨出深山 ——安徽省金寨縣茶產業發展側記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汪洋 魏龍飛 字號:【

大別山,位于鄂豫皖交界地帶,1945年,它曾因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而聞名四海。金寨,就處于它的腹地,用當地人的話說就是“位于深山老林中”。

近日,記者有幸到此,隨行的安徽省金寨縣農業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解正定說:“我們這里山高水深,空氣清新,動植物資源豐富,是‘華東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核心原產地就在這里。”

提升品牌,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金寨農業資源豐富,最著名的莫過于這里的茶,而茶葉中最著名的當屬“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我們茶產業一張亮麗的名片,整個茶產葉發展得好不好,六安瓜片起很大作用。她要是在全國冠絕群芳,那我們整個金寨的茶就會上一個大的臺階。”話語間,解正定對發展茶產業充滿希望。

近年來,金寨縣通過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在推進茶葉公共品牌和自主品牌建設上,下了很大工夫。縣里鼓勵支持相關企業對外統一使用“六安瓜片”公共品牌,不斷加大自主品牌創建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同時,每年舉辦高規格的六安瓜片茶文化節,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大型會展活動,每年有計劃地在3至5個大城市開展宣傳推介。

為進一步提升六安瓜片加工水平,完善機械加工工藝,金寨在全縣推廣新型燃氣炒制機具,建設 1000多個六安瓜片集中加工區和家庭農場,讓茶農采鮮葉到加工集中區集中炒制銷售,以提高質量。同時,針對原來普遍使用木柴作為燃料的狀況,縣政府推廣清潔能源,建設了一批機械化、清潔化、標準化六安瓜片加工廠,對于引進安裝清潔化能源生產線的加工廠,每條生產線還給予15萬~20萬元的扶持,逐步淘汰使用木柴,臟、亂、差的小型茶葉初制廠。

金寨大力推廣六安瓜片標準實物圖樣,在生產中加強落實產品標準和質量安全技術規程。嚴格投入品管理,加大執法力度,在茶葉生產區域全面禁止化學農藥銷售和使用,在需防治病蟲害區域通過粘蟲板、殺蟲燈全面實施茶園綠色防控。鼓勵企業推行茶園GAP認證和加工企業HACCP認證。在重點企業和區域建設物聯網示范基地,加強終端平臺建設和監管,建設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臺,建立基地產品生產記錄,逐步完善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的全程追溯體系。

“通過這些措施,我們創建了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茶葉是安全的。這一點,我們是安心的。”唐玉龍說,圍繞六安瓜片這一地方公共品牌,結合自身實際,金寨縣在保護和發展茶葉產業方面可謂是“重拳出擊”。這些措施,經過實踐的檢驗,帶動了農民增收,增強了茶葉產業的競爭力,保護了地方公共品牌,真正做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壯大龍頭企業,

帶動農戶致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管干什么,都得有帶頭人。有了成功的范例,老百姓自然會主動趕來學習。”長期在農村工作的縣農發委主任唐玉龍對農民的想法感同身受。

黃守山,金寨露雨春合作社的理事長,從白手起家,到現在小有成就,他一直在做“六安瓜片”。

“我從20歲開始做瓜片,剛開始是做買賣,賺差價,自己并不生產。后來有了自己的市場,量大了,自己開始生產。2009年成立合作社,茶農看我做得好,紛紛申請入社,跟我合作。我們是訂單式生產,入社的茶農給我們提供茶葉,我們的收購價一般比市場價格高20元/斤。此外,我們還負責提供生產資料(殺蟲板、有機肥等)。”

農戶收益如何呢?

“加入合作社的茶農最高的達到10000元/畝,不加入的在3000~4000元/畝。相比之下,效益差的也得翻一番。”

談到這里,隨行的金寨縣農業管理服務中心農村合作組織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黃世啟接上話茬,“第一,做茶葉得有技術,他的瓜片做得好,這是大家公認的;第二,還得有市場,沒有市場,你做得再好,恐怕也不行。他的事例對于附近的茶農來說,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通過建設清潔化茶葉加工生產線,金寨縣重點扶持了20家生產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茶葉初制加工廠。支持重點企業通過轉型升級、聯合重組等形式,擴大規模,提升實力。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扶持,形成產業集群。

金寨還積極探索建立茶園適度規模經營機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因地制宜,鼓勵大戶或企業規模化承包流轉農戶茶園,實行標準化生產管理。截至目前,2015年金寨縣累計流轉茶園8000畝,有效促進了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帶動周邊農戶致富。

建設“六安茶谷”,

融合產業發展

為進一步培育、打造六安瓜片的文化內涵,使其不但好喝,而且有自己的文化底蘊。金寨通過實施“六安茶谷”項目,挖掘六安瓜片茶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建設六安瓜片茶博館,并在響洪甸打造一條集茶葉展覽、文化展示、茶葉銷售、休閑體驗等為一體的茶葉特色風情街。

“你看褚橙,他之所以成功,除了好吃以外,他有自己的核心內涵,通俗講就是背后的故事。我們講他是勵志橙,因為他的背后是褚時健的不斷進取、催人上進的精神。我覺得這一點在現在至關重要。沒有精神層面的東西,你這個東西就有點單調。”縣產業中心主任陳文明說道。

金寨縣‘八山一水一分田’,山高,霧濃,景麗,花香,很適合搞旅游觀光。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山坡上,郁郁蔥蔥,竟是一望無際的茶園。山水相間,天藍地綠,簡直就是一幅山水畫。

“茶葉這個產業,應該而且必須與其他產業相結合。我們現在做的‘六安茶谷’,就是要打造我們瓜片的文化價值,具有我們金寨特色的東西。這個東西一旦形成,就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東西,真正到那個時候,說句玩笑話,瓜片恐怕只是他(文化內涵)的附著物了。”解正定說。

“我們這里環境好,資源豐富,合作社這幾年發展挺快。很多在外打工的茶農,不少都返鄉,加入我們合作社,既能照顧家庭,也能管理茶園,不比他們在外面掙得少。政府幫我們提供了道路硬化、排灌設施、園相改造、肥培管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除此之外,還幫我們改良茶樹良種,科學發展無性系良種茶園,使我們茶葉的品質和產量都有了大的提升。”金寨四季春茶葉合作社理事長陳先志談起自己的“茶經”,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