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更加平坦,街道更加寬敞,綠化成效更加顯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這就是今天的九里村。
近年來,遼寧省大連市九里村實施了以“硬化、亮化、綠化、凈化、美化”為主要內容的改善環境系統工程。投資在村里修建了多條主干路,實現了全面硬化,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方便了村民夜間出行;實施了荒山植樹計劃,改善了生態環境;進行了衛生清理整治,凈化了村容,美化了村貌。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2.7 萬元。
“三年來,我們這個年輕的領導班子盡管經歷了‘煉獄’般的考驗,但畢竟沒讓那些信任我們的老百姓失望,這是讓我們最欣慰的事情。”韓雪峰說。他不僅是九里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同時也是大連市勞模和金州新區人大代表。
服務民生實打實
2015年,遼寧遭遇64年來最嚴重旱情,降水量創下1951年以來有完整氣象記錄的最低值,全省有395條河流斷流,大連部分地區旱情尤為嚴重。加之由于2014年剛剛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災,2015年旱情出現后疊加效應尤其明顯,部分地區地下水位呈現死水位。而在九里村,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一位村民告訴筆者,村里在這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不僅對水利設施進行了清理,而且新打兩口機井,建起了新型蓄水池,充分滿足了各個村屯的用水需求。加上村里早就對自來水網進行了維修改造,家家戶戶都喝上了免費的放心水,所以度過了一個省心的大災之年……
九里村是大連較早實施全域城市化發展的地區。然而,要當好這個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當其沖的,就是如何解決好城市化的歷史遺留問題,讓全體村民都能公平共享改革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為此,村里每年出資1500多萬元,全額為村中老人承擔養老金;提供農保補助;逢年過節,村里給村民發放米、面、油,困難戶還有補助……
在九里村有這樣一個規矩:干部必須全心全意為群眾著想,讓群眾滿意。韓雪峰書記解釋說:“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每天坐在辦公室,只會離群眾越來越遠,永遠也不能真正了解他們到底在想些什么。所以,要走出去,要走下去,這樣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群眾滿意。群眾滿意了,黨群、干群關系才能和諧,才能把各項工作落實好。”
在韓雪峰看來,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不同階段的新起點。兩委班子要以更堅的決心、更強的魄力、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全面推進民生幸福工程。“我們必須做有意義的事,做老百姓喜歡的事。如果不能解決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還要我們這些人做什么!”
就業,是每個城中村所面臨的民生問題。九里村通過與自己保持長期合作關系的大連開建集團、大連公路建設集團、大連半島集團等實力雄厚的企業,解決了大部分村民就業。
與此同時,他們還根據村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村民的福利待遇。村里定期給村民發放的福利也讓百姓內心樂開了花,用他們的話來說,“元宵節發元宵;中秋節發月餅;重陽節給老年人送生日蛋糕。村委會給全村的村民都入了社會保險、給困難戶定期發放生活補助;考上大學的本村學生都能得到村里給予的助學資金,畢業的大學生有創業補貼;大米、雞蛋每年按人頭發放……生活比以前強多了。”
錘煉黨性樹正氣
新一屆黨支部上任三年來,九里村發展了八名新黨員,“名額有限,只能是優中選優了。”韓雪峰不無幾分遺憾地說。
僅2015年一年,九里村就有20人申請入黨,其中以青年居多。這與共產黨員在九里村的形象有很大關系。“如果我們把農村的發展比作一棵樹的話,黨建工作就是這棵樹的根,根深方能葉茂。黨建工作能夠凈化自身,樹立正氣,儲備正能量,只要有這股正氣,我們的工作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韓雪峰書記說。
每個月的20號,九里村的93名黨員都要聚在一起參加組織生活會。在組織生活會上,大家不僅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還要對村里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黨支部特別強調,在黨建工作中要充分理解和用好“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性修養、政治紀律”這四個概念。支部成員在這方面,則要起帶頭作用。
不論是黨建工作還是行政工作,核心就是惠民生、保安定,韓雪峰始終把“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理念牢固于心中。“我們只有把黨建抓好,人心才能穩定;群眾滿意了,我們發展經濟就會萬眾一心,那種力量是巨大的。”
接受采訪時,韓雪峰剛組織全體黨員學習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他指出,黨性修養就是按照黨性的要求,通過學習、改進和鍛煉,來磨礪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共產黨員的黨性,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的,它的基本點是確定不變的;同時,它又是不斷運動著的客觀實在,隨著客觀環境、黨自身認識及經驗的積累,黨性在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具體內容和重點又在不斷變動、充實和提高。只有把理論運用到農村實際工作中,才能通過夯實理論根基,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用黨性原則清除自身的污垢,重塑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做到言不出格,行不逾矩,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動。
“新項目”再攀“新臺階”
近年來,九里村曾先后榮獲大連市文明村、遼寧省新農村建設“十大魅力新村”等諸多榮譽稱號。去年,九里村實現社會總產值7億元,村級可支配財力達7000萬元。
韓雪峰說:“村里這幾年所取得的成績,是全村黨員干部一起努力的成果。如何讓村里的工作在現有基礎上再上一個新的臺階,才是我們工作重點。”
在九里村兩委班子看來,再上一個新臺階,經濟基礎是關鍵,從而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發展。
近日,韓雪峰代表九里村參加了在云南麗江召開的第15屆全國“村長”論壇。韓雪峰說:“本屆‘村長’重點關注的是鄉村休閑旅游。不少地方的農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脫了貧,有的還致了富,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他們的經驗讓我們受益匪淺。我想,如果能結合老齡化社會提前到來的現狀,將鄉村休閑旅游與養老產業有機地集合起來,那勢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發展思路更堅定了他們搞好溫泉生態養老產業園區建設的想法。
韓雪峰說:“我們現在正積極開拓新領域,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因地制宜地發展‘旅游主導型、生態主導型、綜合發展型’新農村。我們現在已經向上級政府有關部門申報了創辦溫泉生態養老產業園區的一攬子計劃。如果成功,不僅可以使村里和周邊地區的老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而且能夠通過為廣大游客提供康復方面的優質服務,實現九里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