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農村固定觀察點作為各級農村工作部門了解農村情況、聯系農村基層的重要渠道,每年開展以村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農戶日常生產生活情況為主要內容的全面調查,同時還針對農民收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村政策落實情況等問題開展專題調查。近10年來,農村固定觀察點反映的情況和上報的研究報告先后獲得國務院領導批示8次,獲農業部和其他部門領導批示30余次。其中,2008年初根據中農辦要求開展的“全國農戶耕地流轉情況及意愿調查”,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起草提供了重要參考;2013年根據中農辦及其他有關部門要求開展的“農民進城落戶意愿調查”,為研究制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供了重要參考。
回顧30年的發展,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體系作為各級黨政部門了解觀察我國農業農村的重要窗口,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溫家寶、回良玉、汪洋等領導同志先后對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極大推動了農村固定觀察點事業的發展。今年11月,在第三十次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工作會議上,農業部陳曉華副部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觀察點30年的工作成績,并對新形勢下的觀察點工作做出了部署。做好下一階段的農村固定觀察點工作,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落實各級領導的指示和講話要求,以服務“三農”決策為核心,以強化調查手段為途徑,以探求農業農村發展趨勢和規律為重點,精心組織,統籌謀劃,全面推進,努力把觀察點工作抓好做實。
一是強化組織體系建設,規范調查管理制度。加強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管理辦公室對地方觀察點工作的指導,增強協調全局工作的能力。爭取有關部門支持,不斷提高各級調查員和記賬農戶的補貼標準。地方觀察點要加強自身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充實調查工作力量。通過進一步規范調查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數據調查管理體系和開發應用標準,堅決保障各項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調查數據的準確性。
二是完善各類調查內容,健全調查指標體系。調整和完善常規調查、專項調查以及熱點問題監測,堅持常規調查的長期性,合理安排專項調查的內容和頻次,強化熱點問題監測的及時性、準確性。科學合理調整常規調查樣本,既保持固定觀察點數據特色,又反映農業農村發展時代特征,確保能夠真實反映農村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優化調查指標結構,填補調查指標缺口,增加反映農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的調查指標板塊,尤其是新增新型經營主體、資源環境、社會民生等方面的調查指標,使指標體系能夠全面反映農業農村發展形勢。
三是夯實基礎技術條件,提高決策服務能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調查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度,初步形成對農民收入、勞動力就業專題等熱點情況的動態實時監測能力。強化對農業經濟和農村社會運行情況的調查、監測和研究,探索農業農村發展進程中的主要矛盾和影響因素,增強觀察點調查體系對經濟新常態下農業農村發展苗頭性、趨勢性問題的敏感度,及時跟蹤評估農業農村政策的效果,適時提出操作性、針對性較強的政策建議。
四是改善調查數據質量,擴大社會輿情影響。建立健全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質量控制體系和主要調查指標數據質量全過程控制辦法。增強各級觀察點調查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善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加強固定觀察點數據開發、分析、應用成果的轉化和發布,大力宣傳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加強數據開發和研究成果的發布,進一步擴大固定觀察點數據在學術界和政策界的影響。
農業農村改革發展任重道遠,農村固定觀察點工作使命光榮。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調查研究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推動和配合。農村固定觀察點是各地區各部門共有的探求農村改革發展實情的窗口和平臺,需要各方面共同建設維護。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銳意進取,一定能夠把農村固定觀察點工作引向深入,成為服務“三農”決策的重要支撐平臺!
(作者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