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是一個地貌復雜多樣、農業資源豐富的山區農業縣。近年來,平邑縣圍繞“特色農業經濟和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的戰略定位,按照“建基地、強龍頭、創品牌”的目標,發展龍頭企業和特色農業基地,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增效興農、富民強縣的發展路子。
發展特色農業基地
平邑縣立足特色優勢和縣域實際,積極發展高效、生態、優質農業,推動優質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不斷壯大瓜菜、果品、中藥材等基地規模,夯實了產業基礎,促進了農業規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一是加快特色基地建設。平邑縣建設了瓜菜基地、果品基地、中藥材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其中,瓜菜基地面積達到30.5萬畝。果品基地面積達到16萬畝。中藥材基地面積達到70多萬畝。縣委縣政府把金銀花產業作為全縣五大產業發展的重點,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金銀花產業發展的意見》,對金銀花產業給予重點扶持。通過以商招商、專業招商,主動承接先進地區產業轉移,先后吸引三精制藥有限公司、加多寶集團在平邑建立金銀花基地。全縣金銀花面積發展到65萬畝,年產干花1.8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金銀花生產、加工、集散基地。
二是保障和提升基地效益。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企業(合作社)與基地、農戶簽訂協議,實行“保價收購”和“優價收購”,企業、基地、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經營效益穩步提升。豐陽鎮積極鼓勵自主品牌慶聯沂蒙霜紅桃苗木的種植,先后在香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大城西村精心打造沂蒙霜紅桃苗木種植園,園區建設初期投資500萬元用于土地流轉和土地復墾,并與苗木種植戶簽訂“確保收益合同”,給予300元/畝種植補貼的同時,對接郵政銀行、信用聯社推行“三戶聯保”貼息貸款,充分調動了群眾積極性,推進了基地提檔升級,一年新增紅桃苗木近千畝。
促進一、三產業深度融合
以建設特色精品農業大縣為目標,打造以長山生態產業園、仲原新科農場等為代表的、以鄉村休閑、農業體驗、園區觀光為主題的旅游業,積極發展以農村淘寶為主的電商服務業,拉動農民進入第三產業,形成一、三產業深度融合、互相促進的良好格局。
平邑縣圍繞設施農業、現代農業示范園、特色景觀型農業、鄉村農家樂等特色主導產業,加強農業招商,不斷加大休閑觀光農業培育力度,逐步建成了以長山農業休閑觀光產業園為代表的一批特色主題型休閑農業企業。總投資2億元、規劃面積5000畝的長山農業休閑觀光產業園,是集現代農業生產示范、短途旅游觀光、農家樂休閑于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園區。其中現代農業示范區包括設施蔬菜種植區和康發食用菌種植示范區兩部分,設施蔬菜種植區規劃面積2000畝,應用了微滴灌、平衡施肥、防蟲網覆蓋、殺蟲燈、粘蟲板等技術,康發食用菌種植示范區可年產食用菌1萬噸,有機蔬菜350噸。生態觀光采摘區種植以柱狀蘋果為主的新品種果品,發展甜茶、小國光等地方特色蘋果品種,引進草莓、櫻桃等名優果品,打造占地面積2000畝的百果園,營造田園景觀,建設品牌展示基地,形成一處集趣味采摘、生態觀光、農業培訓為一體的農業科普基地。都市娛樂休閑區依托周邊山、水、林、石等自然資源,開發建設了占地面積1000畝的垂釣園、滑草場、兒童樂園等旅游觀光、休閑健身項目,滿足了縣城居民休閑觀光娛樂的需求。整個產業園每年可實現產值1.6億元,利稅3000萬元。
培育特色龍頭企業
平邑縣堅持把培育引進龍頭企業作為促進特色農業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牛鼻子”來抓,充分發揮果品、中藥材等資源優勢,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促進龍頭企業上規模、上檔次,農業產業集群進一步壯大。
一是著力培育特色龍頭企業。圍繞優勢產業,扶持壯大外向型加工企業,積極發展精加工、深加工,提升農產品產業附加值,不斷擴大產業規模。著力培植壯大了以康發、奇偉食品為龍頭的果品罐頭加工企業群體,以美東藥業、奧東藥業為龍頭的中藥材加工企業群體,以六和集團平邑分公司、縣肉聯廠為龍頭的畜禽加工群體。全縣規模以上龍頭企業95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3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
二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一方面,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積極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促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升它們對農業產業化的帶動能量。例如,平邑縣九間棚農業科技園有限公司,帶頭成立了各級金銀花協會和專業合作社,培育出了國際上第一個多倍體金銀花新品種“九豐一號”,大力擴展優質金銀花栽植面積,扶持建設金銀花烤房,帶動了花農增收致富,對規范平邑縣金銀花的科研、生產、管理、銷售和加工,推廣普及金銀花先進科學技術,做大做強金銀花產業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完善訂單農業,規范合同內容,明確責權利,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穩定的購銷關系,真正實現保底收購。支持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與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共同體等,讓農民真正得到實際的好處。目前,全縣43家省、市級龍頭企業共帶動基地農戶26萬戶,帶動基地農戶總增收4.3億元,帶動基地種植面積44萬畝,帶動畜牧養殖20.56萬頭,帶動畜禽養殖5.5萬只。
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平邑縣注重發揮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雙重作用,加強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一是強化政策扶持。平邑縣制訂出臺了《金融支持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實施方案》,通過開展金融支持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活動,扎實推進農村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與小額擔保貸款一體化推進,大力發展農業產業鏈融資業務,實現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破解支農關鍵制約因素、深化銀保支農合作、實現農村支付終端使用、擴大金融支農規模“五個突破”,促進了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
二是加快土地流轉。平邑縣建立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信息平臺,全縣各鎮街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大廳,積極引導農戶采取多種形式流轉土地,鼓勵土地優先向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種養大戶流轉,優先向特色農業生產基地流轉,有力地促進了特色農業的規模化經營。白彥龍門果蔬合作社為保證示范基地的土地供給,摸索出了先征用農戶土地再轉租給種植戶的模式,每年10月份合作社將農戶土地以1200元/畝的價格征用過來,再將土地租給承包戶。征地后,合作社分別跟承包戶和農戶簽訂合同,保障了承包戶和農戶的利益。對土地被征用后,既不需要種地,也沒有承包土地的部分農戶,由合作社引導這些農戶到承包戶的大棚務工,然后按天計算工資,解決了勞動力轉移的問題。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農業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