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招遠 美麗鄉村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長亮 閆明 宋紹志 字號:【

  山東省招遠市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緊扣“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主題,以示范創建為抓手,以生態惠民為目的,在改善居住環境、建設民生工程、提升鄉風文明上下功夫,既改善了農村人居生活環境,又大幅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美化農村家園

  今年7月份,招遠市泉山街道焦格莊村發生了有趣的一幕:從城里回家的郭竹林竟然圍著村子轉了幾圈也沒找到自己的家門。原來今年以來該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對村里的“三大堆”及亂搭濫建進行了徹底清理整治,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建設了街心公園。郭竹林感慨地說:“好家伙,我半年沒回來,村里面貌就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村里現在建設的一點兒也不比城里差。等退休后,我一定要搬回來住。”而這只是招遠市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自從開展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以來,招遠市堅持把改善綜合環境作為彰顯魅力、聚集人氣的前提和基礎。通過“百村示范創建”行動、“五沿”村莊整治行動、“五邊三化”行動、“治水造景”行動及城鄉環衛一體化行動等一系列專項行動的開展,全市城鄉生產生活環境得到全面加強和改善。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成生態文明示范村100個、示范鎮8個,有2個鎮晉升山東省“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示范鎮、9個村(居)入選山東省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工作先進市”稱號。今年以來,招遠市在生態文明鄉村“百村示范創建”的基礎上,又規劃實施了生態文明鄉村擴面達標建設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全市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全域覆蓋、全面提升、全程強化、全優達標。今年規劃的100個達標村已全部實現環境衛生清理整治達標,100個擴面村已有68個村完成建設任務。阜山鎮通過政府投入為主、村莊整治為輔的方式,全域開展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以徹底清除“三大堆”和違章建筑為切入點,每月組織全鎮兩委成員開展一次觀摩評比,對不達標的村莊繼續列入下月觀摩評比,跟蹤落實,直到達標。全鎮78個村有72個村環境整治達標,在全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中力度最大、措施最強、效果最好。“青山橫北郭,綠水繞村莊”的美景成為該鎮環境衛生整治成效的真實寫照。

  加大民生工程投入

  實現富民強村

  招遠夏甸鎮西芝下村的休閑廣場,每天來這里休閑健身玩耍的村民絡繹不絕,這是今年由市、鎮、村三級共同出資建設的一處高標準的休閑健身娛樂場所,其中村民自發籌資籌勞就達到了27萬元。像這樣的休閑廣場如今在招遠市的生態文明村成為普遍現象。

  在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過程中,招遠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民生工程建設作為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廣大群眾切實享受到發展帶來的成果。今年以來,招遠市共開工建設各類民生項目560多個,涉及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生態農業等方方面面,這些民生工程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受到群眾的認可和支持,拉近了干群關系,提高了農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增強了村級班子的凝聚力。為進一步加快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步伐,招遠市依托大沽河、金水湖等八大生態文明示范區,規劃建設了官地洼設施瓜菜基地、龍王湖生態休閑旅游區、雙塔循環經濟工業園等各類生態產業項目20余個,進一步壯大了農村園區經濟實力,切實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該市已建成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36萬畝、優質蘋果樣板園26處、高標準設施蔬菜基地10處、循環農業基地60多處;注冊農產品商標538件,101個農產品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證,認證面積達到34.4萬畝,占食用農產品產地總面積的41%;建成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3處,省級旅游強鎮4個,發展省級旅游特色村6個、五星級好客農家樂3個,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00多萬人次。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硬化農村道路80公里,新建農村集中飲水點40個,建設提升100個農家書屋和文化大院,新建農村文體廣場88處,80%以上的農村社區完成了改造提升任務。大秦家街道上半年就投入資金2562.3萬元,硬化了6條連村路、15個村的村內街道,為所有村安裝了凈水設備,建設了3萬畝高標準基本糧田工程、1600畝的優質果園示范項目。

  開展鄉村文明行動

  倡樹文明新風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壯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伴隨著優美動聽的《三德歌》響起,在夢芝街道考家村文化大院上,三十幾位身著艷麗服裝的村民,翩翩起舞,動作優雅,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不少圍觀者,村里的男女老少不約而同地向廣場聚集來,喜悅、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一幕是招遠美麗鄉村建設中農村群眾幸福生活的一個縮影。

  在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中,招遠市大力開展鄉村文明行動,倡樹文明新風尚。實施道德素質提升工程,以“美德金都”建設為總抓手,構筑道德高地,開展“善行義舉四德”教育,“法德共進”,一堂一會實現全覆蓋,組建了3萬多人參與、分12個類別的“金都志愿365”服務隊,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了扶貧幫困、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等義務奉獻活動,努力打造“天和地善,大美招遠”;實施文化惠民樂民工程,以文化陣地、文化下鄉、文藝培訓為三大抓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均實現全覆蓋,榮獲“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市”、“中國黃金文化之鄉”稱號。今年以來新打造村級文化大院示范點100個,開展各類文藝培訓20余場次、500多人次,送戲下鄉150余場,送電影下鄉7000余場;實施“新農村新生活”培訓工程,根據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實際需求,確定了孝德文化、種植養殖技術、果業管理技術、女性健康知識、健康生活、親子教育、法律婚姻、創業就業、健身娛樂、科普知識十大板塊課程內容,以多媒體、現場互動、點單送課、送課入戶等新穎的教學形式,增強了教育培訓的靈活性、實用性。今年以來,開展“新農村新生活”培訓42場,培訓農村中青年婦女共計2600余人。

  同時,招遠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將傳統村落保護開發作為鄉土文化傳承發展的主抓手,成立市委書記掛帥的保護發展領導小組,聘請專家團隊編制濱海和山區兩大重點傳統村落群規劃,開展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評審工作,鼓勵當地龍頭文化企業投資10億元進行旅游開發,打造傳承鄉土文化、留住鄉愁記憶的精神家園。目前已有高家莊子、孟格莊等14個村躋身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省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名錄,入選數量居全省第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