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一標”指的是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或看到生產企業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說,“我的產品是無公害的或者是綠色、有機的”。但他們往往只知道一個名詞,當要問起什么是無公害或是綠色、有機的,他們有何不同時,往往答不出來,或者說根本就不清楚。為此,探討一下“三品一標”的實質和內涵,很有必要。
“三品一標”的概念及標志
無公害農產品: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品的食用農產品。
無公害農產品圖案主要由麥穗、對勾和無公害農產品字樣組成。麥穗代表農產品,對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豐收,綠色象征環保和安全。
綠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按照特定的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綠色食品圖案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顏色為綠色,象征著生命、農業、環保;圓形意為保護。整個圖案勾畫了作物在陽光照耀下茁壯成長。
有機食品:指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有機農業:指按照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使用有機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不采用GMO方法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業和畜牧業的關系,促進生態平衡),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標準生產加工,并且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標志采用人手和葉片為創意元素。我們可以感覺到兩種景象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拖著一片綠葉,寓意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兩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將綠葉擬人化為自然的手,寓意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的呵護,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美好的生存關系。
農產品地理標志:指標示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此處所稱的農產品是指來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農產品地理標志圖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英文字樣、農產品地理標志中英文字樣、麥穗、地球、日月等元素構成。麥穗代表生命與農產品,橙色寓意成熟和豐收,綠色象征農業和環保。圖案整體體現了農產品地理標志與地球、人類共存的內涵。
“三品一標”的關聯和區別
“三品一標”之間既各具特色又互有聯系,是一組與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相關的概念。從本質上講,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是經質量認證的安全農產品或食品,并且都要求生產者有生產規程、質量控制、追溯等制度。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注重生產過程的管理,而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農產品,不僅要求其注重中生產過程和安全,而且還要帶有地域和文化特色。“三品一標”可單獨申報也可同時申請,它們的主要區別為:
一是要求的申請主體不同。無公害農產品申請的主體要求是:具有一定組織能力和責任追溯能力的公司、合作社、生產性協會、農場、個人、生產性的農技推廣、科學研究機構等。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和非生產性的農技推廣、科學研究機構等不能作為無公害農產品的申請主體。綠色食品的申報主體應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法人、農民專業合作社、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家庭農場,國有農場、國有林場和兵團團場等生產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政府和行政機構等不可作為綠色食品的申請人。有機食品的申請主體為有經營資格的生產實體(農業企業、合作社和個人)。農產品地理標志是集體公權的體現,企業和個人不能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申請人,應當是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擇優確定的具有監管能力、具有指導服務能力、具有民事責任能力的社會團體如行業協會、事業法人等服務性組織。
二是許可申請產品的范圍不同。申請無公害農產品只能是來源于農業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并且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范圍內的產品。申請綠色食品的產品可以是種植、養殖、加工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但必須在《綠色食品產品標準適用目錄》范圍內,也就是說申請的產品必須有綠色食品標準。申請有機食品的產品可以是種植、養殖、加工類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但必須在國家認監委發布的《有機產品認證目錄》范圍之內。申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產品必須是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的,來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總的來看,無公害農產品涵蓋的面最窄,只包含了初級或初加工食用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涵蓋的面次之,包含了初級或初加工的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涵蓋的面相對較寬,包含了初級產品、初加工產品、深加工產品。
三是技術標準不同。在技術制度上,無公害農產品要求產地環境符合相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要求;產品生產執行無公害的生產技術規程和加工技術規程,產品質量應符合相應同類產品的國家標準,認證時達到規定的農產品的重金屬及有害物質限量和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綠色食品按照“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技術路線,建立了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包裝、運輸等環節的綠色食品標準,總體上講,綠色食品標準嚴于同類產品的國家標準。綠色食品標準對一般生產企業屬于推薦性標準,但對于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是強制性標準,必須嚴格執行。有機食品強調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轉換,在生產中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在這里還要強調的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都禁止轉基因方法及其衍生物獲得的食品,也就是說轉基因方法及其衍生物獲得的產品是不能申報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都必須符合相應的同類產品的國家標準,除此之外,在感官或品質方面應具備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或區域形成的不同于同類產品的特性。目前國家沒有制定獨立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環境質量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
四是發展機制不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是由農業部許可、推廣和監管的安全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除農業部登記、保護外,質檢、工商部門也有類似的登記工作(質檢叫原產地域產品標示、工商叫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農業部只負責登記、保護和監管農產品。同時,我們要說明的是,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為保障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而實施的政府質量安全擔保制度,屬于公益性事業,實行政府推動的發展機制,認證不收費(但產地環境檢測和產品質量檢驗要收費);綠色食品是采取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發展機制,認證要收費;有機食品則按照國際慣例,采取市場化運作,它是由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獲得認證資格的多家機構(目前全國有24家認證機構)認證、推廣,認證也是要收費的。
“三品一標”是政府主導的公共品牌,了解他們的實質和內涵,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很重要。生產者懂得了如何申報、如何生產和管理,消費者懂得了如何識別、如何購買到放心的食品,對推動安全生產、安全消費乃至整個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作者單位: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