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五大抓手推動云南農民持續增收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楊禮華 字號:【

近年來,云南省始終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動搖,圍繞打基礎管長遠的根本性工作,強化農民主體地位,突出農民持續增收主線,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全力以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竭盡全力做強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努力拉長農業短腿、補齊農村短板,筑牢了農民持續增收的基礎。2016年上半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背景下,云南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保持了2位數的增長幅度,達到10%,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

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增長極”

云南地處西南邊陲,屬于典型的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海拔從76.4米到6740米,分布著從寒溫帶到熱帶7種不同氣候類型,具有發展“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2012年以來,云南省立足“山區、邊疆、民族、貧困”四位一體的省情實際,充分發揮地理、氣候、物種、生態、開放優勢,全力加快“高原糧倉、山地牧業、特色經作、淡水漁業、高效林業、開放農業”為主要內容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著力打造云茶、云菜、云菌、云花、云果、云薯、云魚、云畜、云藥、云林等云系知名品牌,打好了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牌”、“生態牌”、“健康牌”、“文化牌”、“錯季牌”、“結構牌”、“加工牌”和“外銷牌”,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成為實現“四化同步”的重要舉措。經過近5年的努力,全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全面提高,農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為農民增收提供了長期持續穩定的動力源泉。2016年上半年,全省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35.2億元,同比增長5.5%,第一產業增加值590.58億元,同比增長4.9%,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全面發展促進農民經營性收入大幅增加,成為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重要的“增長極”。

財政投入增長機制成為農民增收的“壓艙石”

云南省嚴格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著力完善財政支農政策,公共財政把“三農”作為支出重點,全面增加“三農”支出,努力做到財政支出優先支持農業農村發展,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優先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讓收益優先用于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了財政投入“三農”穩定增長機制。2015年,云南省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為641.8億元,較2010年的327.7億元增加314.1億元,增幅達95.9%,5年投入接近翻番。2016年,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大和財力緊張的情況下,云南財政支農投入仍然保持了較大幅度增長,省本級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年初預算資金為122.86億元,較2015年快報數78億元增加44.86億元,增幅達57.5%。2011年至2015年5年時間,全省農林水事務支出累計超過2680億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辦成了一批事關農村發展大局和長遠建設的大事好事,全面夯實了農業農村發展基礎,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能力顯著增強。以水利建設為例,2011年以來,云南省大手筆破解工程性缺水難題,實施“興水強滇”戰略,從土地出讓總收入中提取5%的水利專項資金,確保從土地出讓收入中提取的專項水利資金不低于土地出讓收益的10%,建立了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2011年至2015年累計完成水利建設總投資1466億元,年均投入近300億元,水利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為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創造了條件。

金融服務三農成為農民增收的“推進器”

云南省始終把農村金融發展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推進器和破解“三農”難題的重要手段,大力推進“三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深入開展“三農”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全面提升農業保險保障能力,著力解決農村“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服務“三農”能力提升成為農民增收的“推進器”。2016年上半年,全省涉農貸款余額達7610.11億元,比年初新增439.51億元,同比增長14.41%,高于全省各項貸款余額增速3.74個百分點,涉農貸款余額占全省各項貸款余額總量的35.3%,增量占全省新增總量的39.23%。積極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全省共9個縣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到6月底,6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貸款余額為1.52億元,3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縣貸款余額為15.82億元。同時,云南注重發展農業保險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推農民持續增收。2016年上半年,全省農業保險險種達25個,基本覆蓋了云南所有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全省涉農保險累計保費收入為7.77億元,累計支付保險賠款2.81億元,同比增加57.89%,直接受益農戶35.36萬戶次。2015年啟動實施了金融支持現代農業“雙百”行動,組織352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51家金融機構簽訂了授信協議,意向授信金額94.23億元,全年累計發放金額91.64億元,貸款余額61.49億元。2016年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與15家銀行簽訂了《2016年度云南培育壯大農業小巨人金融服務書》,全省意向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貸款300億元。

脫貧攻堅成為農民增收的“催化劑”

云南農村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近年來,云南省聚焦滇西邊境片區、烏蒙山片區、迪慶藏區、石漠化片區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瞄準全省世居少數民族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戶施法,大力組織實施“五個一批”和“六個到村到戶”,精準配置扶貧資源,做到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大力實施“63686”行動計劃,全力以赴推進3年完成30萬戶、100萬人和3000個以上安置點新村建設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探索整州、整縣、整族、整鄉、整村推進脫貧攻堅模式,舉全省之力打響脫貧攻堅戰,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6年上半年,云南省貧困地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08元,同比增長13.1%,增速居全國22個中西部省(區、市)第2位,增速高于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其中,貧困地區農戶人均獲得扶貧款和社會救助補助比例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5.6個百分點和41個百分點,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獲得社會救助補助和現金政策性惠農補貼比例分別比非建檔立卡戶人均高95.2%和20.1%,全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與非建檔立卡戶收入差距逐步縮小。

新產業新業態成為農民增收的“蓄水池”

云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東方人類始祖“元謀人”的生息地和中國西南青銅文化的發祥地,東部為喀斯特地貌、北部是冰川雪山、西部有地熱溫泉火山、南部屬熱帶雨林、中部多高原湖泊。同時,云南民族眾多,少數民族生活習性各異,建筑具有多元性、豐富性、原生性及景觀獨特性等文化特征,擁有旅游開發無可比擬和不可復制的歷史、文化、民族、自然優勢和資源。云南省充分發揮獨特的優勢,深度挖掘農業多種功能,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民族文化、鄉土文化等歷史自然文化民族資源,積極培育發展農家樂、鄉村旅游、養生養老、鄉村手工藝、民族手工藝、民族文化文藝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新型產業新型業態。打造了一批旅游特色村、精品農莊,發展了一批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休閑旅游項目,建設了一批“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和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美麗宜居鄉村,為全面開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農村新型產業新型業態蓬勃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蓄水池”。

(作者系云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