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廣東中山 “量村定制”第一書記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魏登峰 許雪亞 字號:【

金秋十月,晴空萬里,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茅灣村整治一新的石板街旁,成片的黃皮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沙的聲音,黃澄澄的果實掛滿枝頭,在太陽照射下閃著金燦燦的光。

“譚書記來茅灣村僅一年時間,我們村里面貌就煥然一新。如今遺留已久的賬目問題解決了,爭議土地都收回了,大家擰成一股繩。譚書記真可謂打通了村務的‘最后一公里’,讓我們看到了發展的希望。”提起市里派來的第一書記譚權照,茅灣村村民李嘉慧豎起了大拇指。

2015年,中山市選出22名市直單位干部和8名鎮區干部,派到軟弱渙散村(社區)擔任“第一書記”,第一書記帶著資金、資源和項目沉入基層,在推動軟弱渙散村(社區)的整頓轉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選好第一書記十分重要。中山市第一書記駐村工作之所以取得積極進展,秘訣就在于當地根據各村“特情”的“量村定制”。

“廣東省委高度重視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整頓工作,將其納入基層治理的重點工作。中山市委也高度重視,實行了市四套班子黨員領導掛點包村整頓工作責任制,由市領導帶頭下點推動整頓工作。同時,在選派干部前,我們對每個村的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有的村子領導班子弱、作風不扎實、戰斗力不強,我們就派統籌能力強、有威信、綜合素質高的干部下去,幫助整頓班子;有的村子,經濟發展落后,就派有思路、有想法、開拓創新意識強、能賺錢、所在單位有錢的,幫助發展經濟;有的村子,矛盾糾紛多,歷史遺留問題嚴重,我們就選派政法部門、熟悉法律政策、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干部任職,幫助化解矛盾。”中山市委組織部部長陳小娟思路清晰。

2015年底,中山市對期滿的“第一書記”進行了民主測評和工作考核,超過8成的“第一書記”綜合評價優秀率達到100%,整體平均優秀率達98.7%。

特色黨建激活發展一盤棋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黨支部是農村發展的火車頭。選派“第一書記”是精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的重要舉措,“第一書記”作為村(社區)黨組織主要負責人之一,其工作首要是聚焦黨建主業,狠抓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級組織戰斗力。

被列為重點整頓的軟弱渙散村(社區)的西區長洲社區,在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政治處副主任陳加周到任“第一書記”前,存在著黨委班子凝聚力不夠、戰斗力不強、黨建工作不規范、支部生活不健全、黨建工作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要從源頭上解決黨組織軟弱渙散的“病灶”,就得狠抓黨建一盤棋。陳加周了解到,社區“兩委”和經聯社因為政經分開往來甚少,有時溝通也不暢,甚至互不買賬。陳加周到任后,馬上協調“兩委”干部和經聯社負責人召開會議,就社區問題和工作進行探討并尋找共識,打通了社區“兩委”和經聯社溝通、協調與合作的橋梁。同時,陳加周還牽頭成立了經聯社黨支部,讓黨支部監督經聯社處置、租賃、經營集體資產等事項,經聯社決策更加透明和公開。

“要得到村民信任,就必須了解村民的不滿和矛盾。”帶著這樣的信念,陳加周開始了一次次約見、約談、慰問、接訪。一年來,他共走訪群眾1851戶,今年以來收集受理各類問題43件,已解決28件。

“從吃閉門羹到漸漸地村民們開始主動往我的辦公室跑。后來,接訪的村民到了辦公室,茶杯都不夠用。”陳加周感到很欣慰。

今年3月長洲社區摘掉了“重點整頓”的帽子。社區不僅修繕了社區行政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一條龍”服務,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順利完成了長洲經聯社的換屆,又通過網上統一發布、公開租售等手段,促進了社區經聯社依法依規處置集體資產物業。

回望一年來的“第一書記”工作,陳加周感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是整頓軟弱渙散社區的一把‘尚方寶劍’,找到了‘病灶’,只要從源頭上主抓黨建,再搞經濟,問題社區就一定能早日‘藥到病除’。”

“問題村”變為“和諧村”

直面基層存在的各類矛盾,“第一書記”在認真分析研判的基礎上,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矛盾糾紛,較好地促進了基層的和諧穩定。

走進三鄉鎮茅灣村村委會大樓,一扇用封條封著的大門,格外顯眼,已經生銹、積滿塵土的門鎖似乎在訴說著這里過往的故事。

茅灣村是三鄉鎮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莊,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發展勢頭很好,但是近十多年來村內矛盾重重,村務財務管理混亂,歷史遺留問題積壓,集體經濟發展停滯不前。

因為歷史賬目不清,關于要不要查賬目,茅灣村分成兩派,針鋒相對。“這個賬目是村民的心結所在,它就像一個瘤子,大家碰都不敢碰,村里的干部沒有凝聚力,也沒精神去做事,辦公室‘葛優躺’隨處可見。村里有很多田地、山頭以前都是外租出去,我剛進村時發現竟然根本沒人來收租,村干部心思不在工作上,沒人去管賬目。”譚權照說。

剛到任不久,譚權照就認識到,如果不能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不能把“兩委”干部從“一盤散沙”變成“一個拳頭”,那茅灣村黨組織的整頓和經濟發展將無從談起。

封存多年的財務賬目如果不解決永遠是村民心頭的痛。為此,譚權照帶領村干部走家串戶,特別是一戶一戶走訪“反對派”,苦口婆心、有理有據解釋開導,后經戶代表會議表決通過,進行了開封審計,困擾“兩委”干部和村民群眾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穩妥解決。他還利用法官身份,帶領村“兩委”追回了“老賴”拖欠的租金40多萬元;積極協調爭議土地并成功收回,每年為村集體增加41萬元收入。

借助所掌握的法律知識和基層法務工作經驗,譚權照解決了茅灣村殘留已久的“硬骨頭”,贏得了村民的交口稱贊。前不久,村里舉辦了粵劇大舞臺,家家戶戶村民搬著小板凳趕來看戲。“上次舉辦這種活動應該是十年前了,我們村好久沒這么熱鬧過了。”有譚書記在,李嘉慧心里踏實而喜悅。“有個民營企業老板,以前因為村干部不夠清廉很久都沒回過村,如今,通過第一書記的整治,他不僅主動回村,還積極出錢出力參與村里的整治。”

為“落后村”鋪就致富路

中山市2015年度納入整頓的30個軟弱渙散村(社區)經濟長期發展滯后,集體收入達不到300萬元的有8個。對于“第一書記”們來說,如何盤活促進這些“落后村”的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也成為他們的重點工作之一。

南朗鎮左步村是一代偉人孫中山的祖居地,是阮玲玉、方成等名人的故鄉,雖然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左步村卻一直籍籍無名。“第一書記”吳飛雄來了以后,左步村搖身一變,成了游客爭相前往的熱門地。吳飛雄究竟有何法寶?

原來,中山日報攝影記者出身的吳飛雄發揮自己的攝影專長,把左步村的秋季美景從空中俯拍出來,稻田古巷,磚雕墻繪,美不勝收。后來,他又利用中山日報報業集團的宣傳優勢,通過報刊、網絡宣傳左步的祠堂文化、古舊建筑和鄉村游等,吸引了大批市民來游玩。左岸村的名氣一炮打響,很多人慕名而來。“今年秋收節,光是預約報名就有2000多人,到10月份已經陸續接待了一萬游客。”左步村村書記歐結善說。

“第一書記”吳飛雄駐村的這一年來,左步村被評選為中山市黨史教育基地、全市環保村、十大海洋地標、珠三角最美鄉村、特級農家書屋等,接待過萬人次到村中參觀學習和游覽,村民也從往日依靠出租土地、農業耕作賺取收入的方式,向發展旅游產業邁進。

“左步村村民單純,這里的問題就是窮,村民是坐在金礦上而不自知,吳飛雄是攝影記者,對文化包裝宣傳很在行,派他下去,他很快就發揮自己所長,融入班子,通過個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將左步村從籍籍無名打造成旅游名村,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把好脈再對癥下藥尤其重要。”中山市組織部副部長李全慶說。

從600元一畝租給別人沒人要,到現在1600元出租一畝地搶著要,左步村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以前在外打工經營大排檔的村民紛紛回到村里,辦起了農莊,正是看中了這里的潛在市場。

盤活集體資產必須加快實現從“輸血”向“造血”的轉變,想方設法增加村集體收入,這是東鳳鎮東和平村“第一書記”陳偉聰工作的著力點。

陳偉聰被選派到東鳳鎮東和平村當“第一書記”時,該村總負債近2000萬元,每年單是利息就要支出130萬元,加上其他支出,年收支虧損近80萬元。面對嚴峻現狀,他一頭扎進黨員、村民當中,仔細尋找問題存在的根源,思考減債創收的路子。中山市國資委城建集團的工作經歷,讓陳偉聰比一般的干部更有經營頭腦,經過詳細調研,陳偉聰針對重點問題列出幫扶方案,涉及12個重點項目,投入資金近800萬元,并通過對閑置土地、資產進行改造,增加租金收入。在他的帶領下,村干部都干勁十足,通過實施降低貸款利率、建設工業廠房、舊市場改造等項目,村集體每年可減少利息支出40多萬元,增收80多萬元,扭轉了年年虧損的局面,實現了收支平衡。

一年多來,中山市鎮兩級共投入資金7700多萬元,幫扶項目150個,增收2700多萬元。中山市的第一書記們與所駐村的干部群眾結下了“親戚般”的感情,有的村民還自發為第一書記送去了錦旗,有的聯名要求第一書記繼續留任。如今,在中山,第一書記這個群體已經成了一張名片,印在了廣大群眾的心坎兒里。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