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廣袤的農田里,開著四驅拖拉機的農機手王立偉正對剛深松過的土地進行旋耕,為接下來的播種作最后的準備。“想多收糧食,對地塊進行深松很關鍵。土地深松后,比以前更加肥沃,同等條件下,與旋耕地塊相比,深松過的土地每年可增收幾百元。政府還給補貼,我們受益良多。”王立偉樂呵呵地道出了心里話。
河北省是農機深松整地大省,2016年,農業部下達河北省農機深松整地作業任務940萬畝。一年來,河北省堅持統籌協調,狠抓落實,努力推進農機深松工作健康高效開展。截至11月1日,全省共投入深松作業機具1.35萬臺,完成作業面積947萬畝,完成率100.74%。在農業部全國深松作業進度每月通報中,按完成面積排名河北省始終位居全國前列,是全國提前超額完成全年深松任務的主要省份之一。
創新策,細安排
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機制,才能使深松工作規范高效運行。2015年1月,農業部、財政部印發《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安排補助資金(不超過補貼資金總量的15%)用于在適宜地區實行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這標志著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從中央財政層面上,農機深松作業補貼有了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
這一年,農業部下達河北省農機深松面積任務是1400萬畝。“單純依靠地方預算資金已經不足以支撐農機深松工作需要,加之周邊省份加大補貼力度,河北省多年執行的25元/畝的深松作業補助標準偏低,農民機手積極性受挫,還有就是農機深松質量核查工作量大、責任大、要求高,而工作經費普遍缺乏,影響了基層干部群眾的工作積極性,如不在新形勢下進行政策創新,實施面積勢必出現嚴重下滑。”河北省農業機械局副局長田繼來說。據他介紹,河北省根據新常態發展要求,堅持頂層設計與聽取基層意見相結合,廣泛深入調研,歷時4個月,形成了較完整的促進農機深松工作的政策體系。具體來說,就是省本級不再分年度下達農機深松工作實施方案,而是以省財政廳、農業廳名義印發《河北省農機深松項目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簡稱《資金辦法》),以省農業廳、財政廳名義印發《2015-2017年農機深松作業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各項目縣依據省《資金辦法》、《指導意見》和任務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編制當年農機深松工作《實施方案》,作為深松工作驗收績效考核的依據。
《指導意見》和《資金辦法》的出臺,保持了政策的穩定性和規范性,使項目市、縣可以長期規劃、有據可依。今年,在此基礎之上,河北省又以農、財兩廳名義下發了《關于下達2016年農機深松作業任務的通知》,出臺了“三允許”深松新政策:即各地可結合實際,允許適當調整省級制定的農機深松項目操作程序、允許適當調整深松作業周期、允許開展深松作業機具融資租賃試點。“三允許新政策的出臺,給基層創造性開展工作拓展了空間,調動了基層抓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了全省深松作業積極高效開展。今年,全省作業進度明顯加快,與去年相比,提前半月超額完成農業部下達任務。“ 田繼來說。
引技術,建平臺
當前,“互聯網+”、智慧農機等已經登上了現代農業舞臺。充分運用數據傳感、智能手機等現代科技成果,由第三方對農機深松作業進行全程監管,轉變農機深松作業監管方式已勢在必行。近兩年來,河北省先后通過培訓技術骨干、開展試點運行、組織會議動員演示、建立省級農機深松科學管控系統等方法措施,使全省實施智能監測的作業面積達到全部作業面積的一半以上,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傳統監管方式工作量大和人為因素干擾較多的弊端,實現了監測的精準性和實時性,提高了深松作業的質量和效率,為深松作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石家莊市藁城區是河北省率先實行農機深松智能監管的地區。2015年,藁城區引進了中電科導航深松智能監管系統,對全區農機深松作業質量和面積進行全方位監管。今年,在原設備基礎上,對設備進行了全面改進完善,并于作業前對參加作業的所有深松機具安裝了智能監管系統。據藁城區農林畜牧局副局長彭志軍介紹,該監測設備包括數據終端、超聲波傳感器、深度檢測傳感器、高清攝像頭、作業信息顯示器和數據存儲器等小型精密設備。這些精密設備分別被裝在駕駛室與深松犁上,并且與駕駛室里安裝的監測終端連接。監測終端采用高精度衛星定位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和深松機具狀態監測傳感技術,實現對農機深松作業軌跡、面積、深度及時間等參數的實時準確監測,支持深松作業數據統計分析、圖形化顯示、作業機具管理、作業視頻監控等。 “往年都是單純依靠我們工作人員用鐵棍、卷尺等人工測算深松作業深度,這種做法工作量大、效率低,并且也容易發生記錄錯誤,現在在辦公室打開電腦,就可以看到農機作業情況,作業的深度及面積等數據也都能得到實時采集與監控。” 彭志軍說。
據介紹,深松作業期一般為15天~20天,依靠智能衛星監測系統,每臺深松機每10米對土地深松的深度進行一次測量,同時還能夠精準記錄作業面積,對重復作業的面積進行識別和剔除,保證了作業質量的同時也杜絕了騙補現象的發生。已有多年土地深松作業經驗的藁城區義和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成青國,提及智能監管系統贊不絕口:“有了智能監控,農機手深松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深度達標問題了,作業效果較以往大大提高,而且面積也精準了,結算起來各方都放心,以前經常發生的扯皮推諉現象也沒有了。”
今年,河北省除秦皇島、承德兩市外的其他9個設區市共72個項目縣,共安裝深松智能檢測設備5453臺,實施智能監測作業500多萬畝,占全省任務面積53%以上,是全國農機深松智能監測覆蓋率最高的省份之一。
嚴管理,重監督
農機深松項目涉及農機、財政等行政管理部門,關系到深松技術推廣機構、第三方質檢機構、農機服務組織、農機手以及廣大農民群眾等眾多方面,同時還受農時氣候、地域稟賦等自然條件影響,可以說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使深松補貼落實到位,深松作業保質保量完成,解決好服務農民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河北省各級農機部門堅持真情為民、激情工作,加強宣傳、推廣、指導,下基層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嚴格執行作業質量由農戶簽字確認的制度,讓農民群眾都能夠明白、參與、監督深松工作。在操作過程中,河北省規范深松作業補貼操作程序,嚴格項目實施過程監管,做到“三公示、三簽字、三級檢查”,即村級作業合同公示、村級作業結果公示、縣級補助結果公示,深松農戶簽字、作業機手簽字、質檢員簽字,縣級審核、市級抽驗、省級督查。嚴格財經紀律,設立舉辦電話,嚴禁截留、挪用、套取補貼資金,確保專款專用。同時,通過召開深松作業現場演示會廣泛宣傳發動,使農民群眾認識到深松作業的必要性及好處,做到讓農民群眾明白、參與和監督。利用公開投訴電話,對實名舉報問題凡報必查,要求各地自行制定嚴格的懲罰措施,嚴厲追究違法單位和個人責任并主動向社會公布,嚴肅財經紀律,嚴懲弄虛作假、套取作業補貼等違紀違法行為,確保農機深松工作公開、公正、公平開展。“我們還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對深松機具實施‘三優先一累加補貼’,即優先申報、優先補貼、優先供貨,在中央補貼基礎上省級給予10%的累加補貼。省農機局通過農機補貼審批系統對各項目縣深松機械購置補貼情況進行監督,完不成任務的暫不予審批其他補貼機具。深松機具落實實行周報制,每隔半月對項目縣機具落實情況進行排隊,并在全省通報。”田繼來介紹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