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中國經濟大轉型格局下,中國農業轉型也正處于關鍵時期。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核心內涵的發展方式,正在引領中國農業快速轉型。此種背景下,廣東農墾這支農業國家隊老兵團如何再發展,是擺在38萬廣墾人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應變而謀變,以變而促進,是廣墾人交出的答卷。
高效生態之變
在祖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的土地上,一望無垠的橡膠園、甘蔗林,是廣東農墾最美的景致;一桶桶膠、一袋袋糖,是廣東農墾人給國人最實在的貢獻。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辛苦耕耘,廣東農墾已在轄內340多萬畝的土地上,建成了國家重要的橡膠、蔗糖、劍麻生產基地,為保障國家戰略物資供應做出巨大貢獻。
大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隱憂,生產比較效益不甚高,土地資源開發已近極限,生態保護壓力日漸增大。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保障國家戰略物資供應的前提下,廣東農墾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區域比較優勢,一步步向緊缺品種、優質特色產品、種養結合調整,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逐步向高效化生態化方向轉型發展。
湛江墾區幸福農場是高效生態之變的尖兵。2015年農場將110名在崗職工吸收為產業園區工人,動員他們參與股權經營,有效整合了連片土地資源,由單一作物種植,向多元化種植發展,由分散向規模轉變。如今,已建成1萬畝甘蔗高產高糖示范區、1000畝劍麻高產示范區、1000畝果蔬產業園區、500畝菠蘿高產示范區和600畝特色生態林區,初步形成了區域分布科學合理、具有顯著農墾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
蔗糖循環產業鏈是湛江墾區轉方式的又一亮點。該產業鏈遵循循環生產方式,由甘蔗生產出糖、碎粒板、酒精等主要產品,最后,廢物利用產生的有機生物肥和液肥又回到了蔗田,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目前,湛江墾區已建成利用糖廠廢渣為原料的5萬噸生物有機肥廠。用糖廠廢渣生產的生物有機肥施用在甘蔗種植上,減少化肥的使用,還改良了土壤、提高作物品質,畝均增產360~500公斤。
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茂名墾區和平農場總結出山上建果園、園中養豬、山腳養魚的“三配套”立體種養業。這種自上而下、梯度分明的種養業充分利用山上的光照和雨水優勢條件種植水果,而養豬所產生的糞便是天然的有機肥,可以用作果樹生長的肥料,多余的部分可以排到山腳下的魚塘養魚,甚至很多“三配套”養殖戶還搞起沼氣發電,供應日常生活所需的電力。這樣,從山上到山下,從種植到養殖,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在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陽江墾區雞山農場由于地處偏遠,土地利用率低,歷史舊賬沉重,農場企業經營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一直是廣東農墾的扶貧單位。農場新一屆領導班子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作為,勇于創新,陸續建立了茶葉、油茶、野山雞、百香果等種養基地,并成立了“鳳犇”貿易公司,向特色高效轉變。
目前,“雞山百香果基地”的建設已初見成效。雞山百香果品質獨特、營養豐富,把準“特色”和“原生態”的市場定位,該產品一上市,就成了陽江市民乃至廣東人的“香餑餑”,并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實現效益。基地成立以來,每天去基地采摘的人絡繹不絕。僅在2016年的元旦小長假的頭一天,就吸引了近200輛車、800多人進園,創下單日近1.5萬元的營業收入。
休閑觀光之變
由注重單一生產功能,向充分挖掘農業多功能轉變,廣東農墾不斷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展現了農業新型業態的非凡魅力。
飛揚的彩旗、綻放的鮮花,國內首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廣墾(茂名)國家熱帶農業公園今年9月底開門迎客,吹響了廣東農墾一個嶄新的產業轉型號角。科技、旅游與農墾元素的深度融合,是廣墾(茂名)熱帶農業公園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休閑農業領域中著力植入的重要稟賦。作為廣東農墾最大的橡膠、油茶種苗繁育基地和重要的熱帶水果品種培育中心,園區以休閑觀光為主要功能,串聯起熱帶農業館、橡膠博物館、緬茄樹廣場等景點,讓游客能夠近距離觸摸熱帶農業科研的最新成果。
從湛江市區驅車,順著207國道一路向西,半個小時后,就到了湛江墾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廣前核心區。一幅平坦舒展的大地畫卷,映入眼簾。
一片片被翻耕過的紅土,如同空白的畫格,早已被涂上熱血沸騰的新紅色。工人穿梭其中,栽下花木、整修道路、興建房舍……如今,一馬平川的建設現場,已經很難找到昔日的痕跡:這里曾經只有看不到邊際的甘蔗林和間或其中的桉樹林,和雷州半島大多數農場并無二致。但如今,作為正在建設中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區,這里早已洋溢著先行先試的新氣息。
“我們計劃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把這里建成一個聚集湛江獨特的熱帶亞熱帶農業、旅游、科技、景觀等多種資源要素,輻射帶動整個雷州半島現代農業全面立體開發的樣板工程。”廣前糖業發展有限公司宣傳科科長李昶告訴記者。“建成后,這里將包括熱帶水果王國、現代農業風情園、田園農趣園、親子農園APP開心農場、花海風情、養生怡情園、錦繡絲路園、谷色谷香園、菠海膠林等項目。將來,游客不光可以來這里開展賞花摘果等傳統‘農家樂’項目,還能進行養生親子等深度體驗式活動,把這里打造成為都市休閑游目的地,彌補湛江市此類規模旅游景點的空白。”
核心區的北部,有一片已經建成的大棚,里面種滿了綠油油的植物幼苗,這就是已經開始運作的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包括良種工廠、航天農場、智慧未來農場等。技術員小劉指著育苗盤里看似尋常的西蘭花苗告訴記者,由于品種優良且高產,這樣一株幼苗的售價要一塊多錢,遠高于市場上同類種苗。
“這些香蕉苗可不一般,是上過太空的航天品種!”小劉指著一排排香蕉苗介紹道,該基地與航天五院簽訂了航天育種戰略合作協議,搭載培育甘蔗、香蕉、菠蘿、紅江橙、劍麻等航天品種。目前,香蕉、菠蘿、甘蔗已培育成功,說起航天品種與普通品種的不同,他告訴記者:“以香蕉為例,航天品種產量更高,周期更短,果皮相對厚一些,更耐儲運。”
能當水果吃的甜玉米、辣椒,以江西柑橘作砧木避免了黃龍病害的紅江橙樹,專供廣州深圳高端市場的有機蔬菜,人工培育出來的靈芝……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科技含量高的果蔬,在經過農墾系統農技人員選育成功后,會向周邊農戶推廣,帶動農民共同致富。
整合延伸之變
“在農業領域,全產業鏈競爭時代已悄然而至。作為國家隊,廣東農墾率先整合資源,實現了由單一生產領域向全產業鏈條延伸發展的轉變。”廣墾畜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為桓說,“以全產業鏈的戰略思維布局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僅是行業生態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市場競爭的迫切需求。”
廣墾畜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廣東農墾整合墾區優勢資源的一次有益嘗試,公司從整合墾區養殖業(養豬業)開始到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只用了5年時間。通過整合發展,目前已有生豬規模養殖場22家,飼養能力超過34萬頭。并初步構建起集營養飼料、良種繁育、生態養殖、肉品加工和產品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經營體系。
畜牧業的發展趨勢是強者愈強,不能應時勢前進的被淘汰出局。飼料板塊是廣墾畜牧產業鏈中缺乏的重要一環。過去由于分散采購飼料,成本較高,質量不好控制。市場競爭倒逼改革,必須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飼料質量。2015年8月,廣墾畜牧成功并購廣東紅馬飼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馬飼料),成為國企創新企業運行機制、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舉措。目前廣墾畜牧飼料產能20萬噸,不僅完全解決了自有基地飼料需求,還為周邊農戶提供飼料供應。
“并購紅馬飼料并加以擴建,實現大規模集中生產飼料之后,通過大批量采購原材料、采用高效配方技術,同時大力推廣飼料散裝供應系統,飼料成本縮減明顯。今年1-9月份飼料(包括教槽料)綜合單價每噸比市場價低400元左右。反映在養殖成本上,造肉成本可控在12.10元/公斤左右,養殖基地的競爭力得以增強。”馮為桓說。
茂名墾區曙光豬場是廣墾畜牧集團下屬基地,如今,周邊數十公里都是大片大片的橡膠林,現在豬場已經建設大型沼氣池,并埋有管道,豬場產生的糞水和沼氣廢液通過管道抽到橡膠地里進行灌溉處理,實現了生態養殖。“以前供農場使用的生物肥都要進行采購,現在可以將糞渣送到墾區自己的肥場制作成生物肥料,一年省下來的生物肥就價值500多萬元。”廣墾畜牧集團總經理曾征民說。
在終端領域,廣墾畜牧做實生豬銷售和肉品加工配送,并購廣州恒之康食品有限公司,打造“黑加寶”和“綠海”兩個無公害生豬品牌。“黑加寶”黑土豬優質豬肉專賣店在廣州、深圳、東莞達400家,年屠宰加工生豬達70萬頭。公司還與美國、澳洲、歐洲(丹、法、德、荷)等國外同行合作密切,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拓展廣墾海外發展業務。目前,廣墾畜牧年營業收入超20億元。
三產融合之變
長期以來,重生產輕流通、重產品輕營銷的弊端造成農墾大量優質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由于沒有和市場有效對接,農產品賣不出去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優質農產品也賣不出好價錢。通過組建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和綠色農產品營銷兩大平臺,補齊農產品供應鏈這一短板,廣東農墾集團實現了由單一產業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014年,廣東農墾創建“佳鮮農莊”品牌,建立集生鮮超市連鎖、電子商務、團體銷售、冷鏈配送于一體,線上線下O2O全渠道融合的營銷模式,向廣大消費者提供全國農墾名優產品線。目前“佳鮮農莊”作為食品生鮮類優質供應商,通過數百個O2O社區多功能服務站逐步深入社區之中,并與騰訊、華為、宏遠、中信、萬科、珠江實業等知名企業聯手,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城市開設近100家直營連鎖門店,在珠三角地區打造綠色環保的優質農產品營銷網絡。
走進佳鮮農莊實體店,全國農墾優質農產品匯集這里。“我們以銷售生鮮食品為主,單是全國農墾系統的優質農產品就有一千多個品種,此外還有全國各地的特優名牌農產品、世界各地的天然健康食品,涵蓋了肉禽蛋奶蔬果茶酒,是社區居民們一日三餐的優質食品采購平臺。消費者對農墾的農產品都是很放心的,現在我們搭建一個農墾自己的平臺,銷售我們農墾的農產品,打響農墾品牌,真正發揮了我們的集團優勢,提高我們的市場競爭力。”廣墾綠色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光見說。
為掌控農產品源頭,佳鮮農莊以市場化理念放眼全國,在全國范圍內布局農產品種植基地,實現同一種農產品“候鳥式”種植,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合季節的可口的蔬菜瓜果。目前,公司在全國從南到北擁有1萬多畝的無污染種植基地,從源頭上保證了綠色品質。
公司還成立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對全品類生鮮蔬菜進行質量監督檢驗、農藥殘留分析,保證上市蔬菜全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公司與東莞宏遠集團合資成立的東莞廣墾宏遠綠色農產品有限公司,憑借宏遠在東莞的影響力和農墾品牌知名度,開始為東莞6萬名學生的飯堂提供健康綠色食材。
“實體門店使它具有純電商缺失的線下優質體驗,會員制提供的增值服務大大拉進與顧客的感情,從而培育起消費黏性。相比菜市場,佳鮮農莊清新舒適的購物環境、品種豐富且有安全保障的產品,培養起數量可觀的忠實會員。”李光見說。
線下火熱,線上更紅火,目前,40多個基于門店的微信群營銷每日貢獻的銷售額持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將顧客從線下導流到線上,佳鮮農莊已摸索出一條高效且不燒錢的捷徑。
“爭創全國農墾改革發展先行示范區,打造國際化的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在新一輪的改革宏偉藍圖的指引下,廣墾人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應變謀變,以堅定的意志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彰顯了廣墾這支農業國家隊面對歷史使命的一份擔當。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