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開展以來,甘肅省堅持把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作為決勝全面小康和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緊盯“1+17”脫貧目標和“853”掛圖作業,在選優配強駐村幫扶力量的基礎上,積極為原有駐村工作隊補充“新鮮血液”,不斷健全駐村幫扶機制,強化駐村隊伍日常管理,發揮駐村幫扶工作隊在脫貧攻堅、精準滴灌中的“管道”作用,真正聯到心上、扶到根上,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甘肅省駐村干部隊伍已成為幫助群眾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為了發展村級經濟,幫助村民脫貧致富,駐村干部在村里蹲點,走農戶、訪民情、問民苦,開展調研,進行分析,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為推進脫貧攻堅凝聚了力量。但現實中,一些幫扶干部與群眾近在咫尺卻心隔天涯,進不了門、說不上話、交不上心。從立場上講是沒有擺正群眾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從方法上講是沒有掌握駐村的要領。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巨任務面前,發揮駐村幫扶工作隊精準滴灌“管道”作用,將為實現精準脫貧提供堅強的作風保障。
當前正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必須做好干部駐村工作。一是要建立正確的干事用人導向。真正把那些有擔當、有思路、有技術、有作為的干部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從制定脫貧規劃到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全程加強跟蹤督導,成為群眾心目中不走的“自家人”。二是要加強對駐村干部的培訓工作。主要包括黨的惠農政策、農村實用技術、產業發展等,通過培訓讓駐村干部明白“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三是要建立健全駐村工作機制。對駐村干部不能簡單地“分派了之”,而是要做好相關的監督考核工作,對業績突出的駐村干部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開展不利、敷衍應付的駐村干部要進行問責,建立正向激勵和懲戒約束機制,讓駐村干部“蹲得住、能成事”。要解決好幫扶干部的實際困難,真正讓他們干有平臺,幫有抓手,扶有成效。
駐村幫扶參與貧困村治理的途徑主要有完善建檔立卡、發展產業、開展農村文化活動和推動基層組織建設等任務。要制定更加可行的扶貧規劃,建立幫扶機構的聯席會議制度,通過聯席會議的渠道統一實施扶貧項目,平衡項目投入,實現扶貧力度與扶貧需求之間的平衡。要滿足貧困村的需求,派駐有特色的工作隊。發展產業的村莊需要技術和市場的支持,同樣有些村莊與外來的旅游開發者存在著許多矛盾,將政法干部作為駐村幫扶工作隊可以有效地解決社會矛盾。要強化幫扶單位的責任感,使幫扶單位對駐村工作隊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方法,甘肅省將扶貧的效果作為考核對口支持機構的內容之一,在貧困縣區派駐掛職副書記,承擔對駐村幫扶工作隊提供直接支持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中這樣寫道,“脫貧越深入,農村第一線黨組織的力量越要增強。”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兩個層面的距離要同步拉近,一個是“心”的距離,另一個是“身”的距離。一次零距離、有溫度的手牽手,勝過一萬遍口頭上的心連心。那些用腳丈量民情、走村串戶接地氣的駐村干部,必定深受群眾歡迎。小崗村原第一書記沈浩,生前就常與村民一起蹲田埂、拉家常,有時還與村民“抬杠”,被稱為“一點也不像省城里來的干部”。農村工作千絲萬縷,扶貧脫貧的艱巨任務,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保障,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發展難題,生態環境保護、基層治理等突出矛盾,集中地擺在駐村干部面前,解決任何一項都實為不易。要善于組織群眾、激勵群眾、服務群眾,善于運用群眾方法、群眾建議攻克難點、化解熱點,才算是把工作“做到家”,也才能真正發揮駐村干部精準滴灌“管道”作用。
(作者系甘肅省慶陽市委農村工作部副部長)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