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成都市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數據中心:發揮“雷達”與“哨兵”作用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崔建玲 字號:【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經濟發展迅速,消費結構升級,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猛漲至近20萬戶。從農田到餐桌,每個環節分散著海量數據,碎片化表現嚴重,數據分散,難以主動發現食品安全潛在風險。而目前成都市有1700萬人口,成都市監管人員配置比例每萬人不足1名,存在著食品安全監管力量與監管形勢任務不相適應的矛盾。

那么,針對上述情況,如何將碎片化的海量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如何發現食品安全的潛在風險?如何彌補人力不足?近年來,成都市借助“互聯網+”理念和技術,著力打造“智慧食安”體系。而“智慧食安”體系的技術中樞,就是成都市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數據中心。

一塊大屏幕上,數據不斷滾動變化著,數據內容涵蓋了待檢批次總數、檢測項次總數、不合格(問題)樣品總數等多個方面內容。一旁的工作人員正聚精會神地監控著數據……這里就是成都市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數據中心。據記者了解,“兩個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成都市以數據中心為紐帶,整合全球統一標識系統(GS1)、企業信用、檢驗檢測、網絡輿情等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數據,匯集食藥、衛計、農業、工商、質檢等部門的信息,建立基礎數據庫,打通信息孤島,實現數據互通、資源共享。

打造食品安全“數據航母”

數據中心是成都市“智慧食安”的核心技術支持系統,由成都市政府統籌規劃,以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為依托,聯合成都市標準化研究院,以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為技術指導,集食品安全數據整合、挖掘、分析和風險預警為一體的數據平臺,是成都市“智慧食安”體系的“感應中樞、監測哨兵、風險雷達、智慧管家”。

整合GS1全球統一標識系統、企業信用、檢驗檢測、質量追溯、網絡輿情等全過程數據。采用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挖掘和分析海量數據,深入探索機器換人、機器助人的智能監管新機制。

目前,數據庫已累積7萬條政府部門共享數據、860萬條檢驗檢測數據,接入30萬條生產商基礎數據、7000萬條全球商品數據,并能同步監測多家網媒輿情數據。

實現科學監管成效顯著

數據中心通過在技術利用、工作機制、數據分析等方面地不斷探索,監管能力不斷提高,并為一些行業標準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參考。

一是全面提升監管效能,推進社會共治。數據中心深入探索機器換人、機器助人智能監管模式,成效顯著。通過接入全國7000多萬商品信息數據,現場檢驗人員可以一掃條形碼就自動錄入標準數據,立刻發現待檢品錯誤信息標注。數據和技術產生代替人的效果。

商品信息數據將向公眾開放,掃描商品條碼(GS1 國際統一標識)或者企業社會信用代碼,企業是否超范圍經營、產品是否偽造條碼“一掃即得”,同時,自動傳送抽檢位置(GPS 全球定位系統),形成監管地圖(GIS地理信息系統),執法人員能夠迅速準確核查,執法效率大大提高。社會公眾也可以通過網站、APP、微信公眾平臺等通道查詢企業“黑名單”,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現社會共治。

“數據中心的一個很大亮點是,改變了以往部門之間信息不共享的現象,實現了信息的互聯共享,實現了部門聯動,食品安全響應速度能夠大幅提升。” 數據中心首席專家、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說。

二是實現基于機器學習的精準靶向檢驗。綜合了近幾年檢驗檢測的業務數據,企業工商登記和信用數據,環境數據和輿情數據,建立了機器學習模型,可定量評估待檢品出現檢驗不合格的可能性,從而實現針對高風險品的靶向抽檢。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成都監督性抽檢問題發現率從2.36%提升到10.71%。哪家食品企業屢次違規,哪個片區問題重重,一目了然。成都市民可以通過網站、APP等途徑查閱問題餐館或食品。

三是食品安全熱點發現與及時響應。數據中心通過監測海量網絡輿情,發現食品安全重大輿情動向,及時破解食品安全謠言,引導輿論。基于數據的跨域關聯,中心可以同時通過多個渠道監控并早期發現食品安全熱點問題。通過關鍵語義萃取和自動聚類,可以判斷輿情傳播的趨勢,通過對文本正面負面情緒和情緒的激烈程度進行分析,可以評估安全事件的風險程度,通過及時進行檢驗,或通過嚴厲執法消除安全隱患,或通過公布權威檢驗報告破解謠言。

四是優化檢驗檢測標準,改善產業生態環境。數據中心通過數據分析企業質量誠信信息、產品檢驗檢測信息、商品質量溯源信息,主動發現現有標準的缺陷,定量標識企業信用水平,倒逼企業誠信守法。

在依據國家標準進行檢驗檢測以外,數據分析還有望主動發現標準中存在的缺陷。周濤向記者介紹,“以注水肉為例,不注水的豬牛肉水分含量在64%~71%,而國家標準是77%。我們發現大量數據點集中在73%~77%之間。實際上,水分含量76%的豬牛肉已經注水較嚴重。這表明豬牛肉注水行為比較精準。基于此,我們在行業會議上提出要修改畜肉水分限量標準,并且最近得到反饋主管部門已經在討論這個標準的修改意見。”

周濤進一步向記者解釋:“大數據不等于數據量大,他有兩大核心理念。”他認為數據中心一是實現了數據的共融共通,通過把業務數據、政務數據、社會數據等等結合起來,產生1+1遠大于2的價值;二是利用人工智能的先進技術,挖掘出簡單統計報表無法體現的深刻洞見,支撐高效、精準的決策。

食品安全監管從“人管秩序”向“數管秩序”轉變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優化市場秩序的必然途徑。未來,數據中心將在服務成都自貿區建設、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最終助力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并完善全國信用體系和產業生態建設。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