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東省滕州市第二輪第一批112名第一書記派駐到17鎮112個行政村,緊緊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工作總要求,狠抓黨建,促進精準扶貧,帶領村民致富,一年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初步在服務三農、加快發展、鍛煉自我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對于如何落實好縣域第一書記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在村級抓黨建促發展的作用,我有幾點工作體會。
抓好選派關,處理好“德和能”的關系。選拔第一書記一定要看本質、看主流。既要注重德才兼備,更要注重其平時實績和是否具有去農村工作的愿望和帶領群眾盡快脫貧致富的事業心,是否具有敢想敢干的發展意識。沒有主動去農村為民服務的意愿,以及開拓新局面的膽識和魄力,不管品德覺悟多高、理論知識多豐富,都不能選派,這個關口至關重要。
抓好基層黨建,處理好“堡壘和壁壘”的關系。黨章明確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現實中,一些農村黨支部“堡壘”作用發揮不理想,有的甚至變成了“壁壘”,嚴重影響了農村干群關系和群眾致富。抓好基層黨建是第一書記的“第一要務”,是做好農村工作的基石,是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最強抓手。第一書記要多渠道加強對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多舉措加大經濟發展力度,努力促進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多層面加強基層組織權力運行制度設計,接受各級監督,防止基層黨支部成為阻隔黨和人民的“壁壘”,真正成為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等成果,推動科學發展,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戰斗堡壘。
抓好素能培養,處理好“服務和鍛煉”的關系。第一書記主要來自各級部門機關,大多數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他們在基層抓黨建促脫貧工作時,難免會有困惑、不理解甚至苦惱的地方,如何解決?要堅持“吃透兩頭”的理念,吃透當前國家政策法規,尊重基層實踐、向基層群眾學習,把“接天線”和“接地氣”結合起來,把“宏觀思維”和“群眾思維”結合起來,通過努力學習和基層崗位的摸索和鍛煉,找準服務基層群眾需求的焊接點,就能摸準黨員干部和群眾感情的融合點。工作中的困惑和苦惱就會在抓基層黨建,推動精準脫貧工作找到答案,進而化于無形。“宰相起于州郡”,在服務中鍛煉,在鍛煉中成長,基層歷練為部門機關干部成長進步提供了廣闊天地與寶貴經驗。
抓好機制創新,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關系。要從全局的高度抓“第一書記體制機制設計,堅持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的要求,從一個更高的格局做“第一書”工作的謀篇布局,做好第一書記工作的頂層設計。通過合理科學的選用機制,來推動農村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實現資源下置、工作下沉、重心下移、干部下放,真正讓干部受鍛煉,讓群眾得實惠,為三農工作注入新血液、增添新動力。同時,要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針對不同村莊具體情況的不同,解放思想,在政策的制定上要體現靈活性,允許第一書記根據具體情況積極探索,做好政策與實際的結合,在政策的宏觀和微觀上做到有機統一,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
本輪滕州下派第一書記,目前已累計制定脫貧規劃412個,走訪黨員2.4萬人、群眾11.7萬戶,發展致富項目169個,幫助新增集體收入471萬元,發展黨員142名,培養后備干部352人,幫助群眾辦實事解難題1130余件,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脫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加強思想引領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者系山東省滕州市委常委)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