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龍頭企業如何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基于廣東省的調研與思考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禤燕慶 康志華 趙博雄 字號:【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主體。近日,筆者赴廣東省廣州市、云浮市、佛山市等地開展調研,了解廣東廣墾畜牧公司、江豐實業公司、溫氏股份公司、萬頃洋農業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做法和經驗。這些龍頭企業有的向農業產業上下游“縱向”延伸、充實薄弱環節,有的圍繞服務農戶做“橫向”拓展、突出比較優勢,有的建設區域產業融合的“孵化器”、引導企業集群集聚,有效地推動了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對加快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顯著作用。

龍頭企業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多元模式

產業延伸模式,建設縱向全產業鏈。這種模式主要是圍繞種養環節,向上游的育種、肥料、飼料等環節前伸,向下游的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等環節后延,構建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為一體,從育種到田頭、田頭到餐桌的縱向全產業鏈。廣墾畜牧公司以前主要從事生豬養殖,近年來積極向產業上下游延伸,在育種、飼料、屠宰、銷售等環節強化布局。目前,公司在產業上游建設了種豬場、種豬擴繁場和飼料加工廠,用于向養殖環節提供豬苗和飼料;在下游建設了對接養殖的屠宰加工企業、生豬銷售企業和豬肉專賣門店,負責出欄生豬屠宰和銷售,形成了上中下游緊密相連、各環節有機融合的縱向全產業鏈。江豐實業公司也采取產業延伸模式,從肉雞養殖起家,逐步拓展至飼料及添加劑、獸藥、屠宰加工、家禽批發市場、快餐生產銷售等縱向全產業鏈。

服務拓展模式,建設橫向全產業鏈。這種模式主要專注于種養單個環節,向種養所需的農業機械、疫病防治、種苗繁育、金融保險等各類服務拓展,不追求產業鏈縱向延伸,所有服務的第一要務就是提升種養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與縱向全產業鏈相比,這種模式呈現出“橫向”發展的特點,圍繞種養環節形成“橫向”融合的全產業鏈。溫氏股份公司采取這種模式,通過“公司+農戶”委托農戶養雞、養豬,圍繞農戶養殖環節實施全面系統服務。公司旗下建立了能夠為農戶提供場地規劃、土建工程、養殖設備、環保設施等服務的農牧裝備企業,產能居全國第一;建立了能夠為農戶提供飼料、疫苗、獸藥等養殖農資的科研加工企業,產能居全國第二;建立了專門為農戶上門服務的技術員隊伍和實時監控養殖情況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了養殖與配套產業的橫向融合。

企業集聚模式,建設區域全產業鏈。這種模式是在特定地理區域內,集中發展一批種植養殖企業和加工、貿易、倉儲、物流、質檢、信息等配套企業,實現農業和相關二三產業彼此配套、融合發展。萬頃洋農業公司在佛山市南海區流轉了一片受到工業污染的土地(已經不宜種植食用農產品),打造花卉苗木種植展銷的農業園區。目前,公司投入1億多元建設了園區道路、低壓電網、照明設施、排灌渠道、溫室大棚、自來水管道等基礎設施,規劃發展智能溫室栽培區、綠化苗木栽培區、中國盆景展示區、國際花木交易區、休閑農業體驗區、物流電子商務中心等九大片區。園區已經吸引了100多家花卉苗木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在此集群集聚發展,初步形成了以花卉苗木種植展銷為基礎,多產業交叉融合、共同推進的格局。

龍頭企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實現路徑

建設縱向全產業鏈主要通過對外并購實現,聯農帶農方式松緊自選。建設縱向全產業鏈的企業除了自身比較熟悉的環節外,一般通過兼并重組、產權聯合的方式吸納產業上下游環節的企業加入,充分利用現有技術、經驗、渠道、人才等資源,實現產業“前伸后延”和融合發展。廣墾畜牧公司并購廣東紅馬飼料公司,補齊了飼料生產、配送環節;通過與東莞市定點屠宰場公司合資設立子公司,補齊了屠宰、儲藏和冷鏈物流環節;通過并購廣州恒之康食品公司,補齊了銷售門店和品牌營銷環節。江豐實業公司會同掌握“中央廚房”核心技術的專家和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子公司,實現了向餐飲終端的延伸。在帶動農戶融合發展方面,這兩家企業均采取多種利益聯結方式,企業和農戶根據自身情況商定,農戶的畜禽產品既可以通過緊密型的“保底+分紅”或設定“合同價”賣給企業,也可以選擇松散型的隨行就市,還可以自尋銷路、自負盈虧。

建設橫向全產業鏈主要通過內生發展實現,聯農帶農方式十分緊密。建設橫向全產業鏈的企業主要根據自身在種養環節的經驗積累,直接針對自身在種養環節的實際需要,自行建立和完善相關配套產業,實現不同產業的“精準”融合。溫氏股份公司畜牧機械、動物保健、信息技術、育種飼料等配套產業都是圍繞農戶養殖需要,由公司自行建設發展起來的。目前,公司有4萬多名員工圍繞養殖環節從事不同產業工作,員工持有公司70%以上的股份,實現發展收益共享。在帶動農戶方面,養殖環節已經內化成為“生產車間”。公司提供種苗、飼料、獸藥等“零部件”和技術服務,出欄的畜禽“產成品”歸公司所有,農戶只負責“生產”。但這個“生產車間”又不是通常意義上由企業投資建設、雇工養殖,而是由農戶自行建設雞舍、豬圈為企業代養,因此農戶收入與畜禽價格無關,而與飼養的數量和質量掛鉤,多勞多得、多產多得,解決了勞動監督成本高的問題。這種模式中,農戶專注于養殖,企業圍繞產業鏈條中的核心環節——養殖提供專業貼心的服務,派生出機械制造、信息技術等第二、三產業,雙方是分工協作、同向共生的關系,養殖是企業發展二產三產的根基,因此企業在農戶改擴建雞舍、豬圈時給予補助,在農戶遇到自然災害時提供補貼,在禽流感期間企業虧損也力保農戶養一只雞穩賺2元以上。2015年公司帶動5萬多農戶,農戶收入總額達60億元,即使是小規模農戶的年收入也能在10萬元以上。

建設區域全產業鏈主要通過產業集群實現,聯農帶農方式相對松散。建設區域全產業鏈的企業負責農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運營,招募符合條件的農業企業入駐,為入駐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實現企業集聚、產業集群。這類似“建設商場+門店招租”的形式。萬頃洋農業公司負責規劃、建設和運營用于花卉苗木種植展銷的“商場”,向花卉苗木企業出租“門店”,收取“租金”。隨著“門店”陸續出租,“商場”日漸紅火,園區對資金、人流、交易流、信息流、技術流的集聚作用和對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效應日益顯現出來。但是這種模式帶動農戶相對松散,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萬頃洋農業公司向農戶支付土地流轉的租金;二是園區內的企業吸納一部分農民就業;三是園區內的企業收購周邊農戶的花卉苗木。2015年,園區帶動農戶2700多戶,戶均增收1萬多元。

龍頭企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因分析

建設縱向全產業鏈,能夠促進各環節有效對接,增強行業整體抗風險能力。廣墾畜牧公司、江豐實業公司認為,縱向全產業鏈融合一方面能夠強化對產業上下游環節的管控,降低不同環節的對接成本,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實現了產品提檔升級、銷路通暢;另一方面,在單個環節(養殖環節)競爭激烈、利潤有限的情況下,可以依托主業基礎,拓展發展空間,利用上下游環節利潤平衡等優勢,緩沖平抑風險,增強了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抵御能力。廣墾畜牧公司補齊飼料環節后,不僅緩解了飼料公司產能過剩問題,而且通過定制專用飼料配方、統一配送標準,把生豬料肉比由原來的3.58降到了3.25,大幅提升了經濟效益。江豐實業公司發現,“禽流感”影響期間,活禽銷售量大約下降80%,屠宰分割制品銷售量大約下降40%,禽肉熟食制品銷售量大約下降20%。與單純養殖和銷售活禽相比,龍頭企業發展產加銷的全產業鏈條,在應對“禽流感”時就有了較大的緩沖空間。美國等發達國家分析畜牧業30年發展歷程發現,產業鏈利潤點有從飼料業轉到種畜業再移至畜產品加工業的漸進過程,因此,龍頭企業全產業鏈布局順應這一趨勢。

建設橫向全產業鏈,能夠提升單環節經營效率,打造獨具優勢的市場競爭力。溫氏股份公司認為,多年來他們專注在單個環節(養殖環節)發展橫向全產業鏈融合,具備了行業領先的科技研發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服務農戶能力,形成其他企業在養殖環節難以匹敵的競爭優勢。在公司配套產業和技術服務支持下,農戶的養殖設施設備、技術手段不斷改善,逐漸從兼業養殖變為主業養殖、從普通農戶變為家庭農場,養殖規模從平均300頭豬/批、5000只雞/批提升到平均500頭豬/批、10000只雞/批。其中,養殖生豬存活率達到95%以上,溫氏股份公司反映,2014年市場低迷,全國90%以上的養殖企業虧損,散戶養一頭豬平均虧損200元以上,但公司憑借強大的技術力量和成本優勢,仍然能夠保持盈利,帶動農戶養一頭豬還可以賺150元以上。

建設區域全產業鏈,能夠在特定空間內集中優化資源要素,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萬頃洋農業公司既不做產業鏈的縱向延伸,也不做產業鏈的橫向拓展,他們認為自己的優勢是建設產業融合發展的“孵化器”。公司的主要股東長期經營花卉苗木批發市場,具有相關的經驗積累、管理技能和客戶資源等優勢,在園區如何規劃、產業如何配套、利益如何協調、投資如何回收等方面駕輕就熟。他們認為,廣東佛山市大量種植花卉苗木,產業基礎良好,但是以散戶種植為主,發展水平不高,通過建設農業園區,加強產業配套,能集聚優勢資源,推進轉型升級,實現多方共贏。隨著園區集聚的農業企業越來越多,花卉苗木組培、專業包裝物流等配套服務跟進完善,園區正在發展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花卉苗木集散市場,入駐企業能夠有效節約經營成本、拓展市場空間。

龍頭企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啟示和建議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的作用。龍頭企業推進產業融合模式多樣、效果明顯。但有部分聲音對龍頭企業存在偏見,甚至認為龍頭企業經濟實力強,必然以強欺弱、壓榨農民,主張由農民自起爐灶、自負盈虧、自行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這種看法把農民與龍頭企業截然對立起來,忽視了農民與龍頭企業合理分工、互利合作的共同需要,也忽視了農民與龍頭企業公平協商、共同發展的普遍事實,以及農民在資金、技術、管理、抵御風險等方面的現實狀況。龍頭企業經濟實力較強應該是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的有利因素,要堅持把龍頭企業作為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的重要主體,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同時,要推動建立緊密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

研究解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資源要素制約。農村產業融合既是不同產業之間、不同主體之間、不同生產環節之間的融合,同時也是土地、資本、技術、勞動力等不同資源要素之間的融合。調研發現,資源要素缺失容易導致農村產業融合進程放緩甚至停滯。對于龍頭企業來說,土地資源要素的制約比較明顯。江豐實業公司要發展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批發,萬頃洋農業公司要開發設施農業、辦公場地,溫氏股份公司、廣墾畜牧公司要建設現代化養豬場、排污設施等都面臨土地供給不足。對于農戶來說,雖然龍頭企業提供了生產資料和技術服務,但是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升技術裝備水平仍需要不少資金。因此,要保障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中龍頭企業合理的用地需求,支持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貸款擔保,解決相關資源要素短缺的制約。

高度重視不同融合模式可能面臨的風險挑戰。龍頭企業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不僅要共同面臨農業的自然風險挑戰,也要面臨不同融合模式所特有的經營管理挑戰。對發展縱向融合的龍頭企業來說,涉及的產業鏈條長、環節多,需要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充裕的周轉資金。廣墾畜牧公司實施全方位布局需要9億元,是其2014年凈利潤的300多倍,資金壓力非常大。對發展橫向融合的龍頭企業來說,由于沒有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可以“緩沖”,每當遇到市場風險時,只能“硬撐”。2014年“禽流感”期間,溫氏股份公司不得不人道毀滅肉雞2億只。對建設產業融合“孵化器”的龍頭企業來說,前期投入大,政策風險高,回收周期長。萬頃洋農業公司預計其回收成本最快也要在8年之后。因此,要關注不同融合模式的不同風險,提升相關政策的針對性,幫助龍頭企業有效應對。

堅持因地制宜和專業分工的原則。從調研情況看,不同龍頭企業根據自身成長背景、現實優勢、發展預期等,采取了不同生產經營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產業融合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應該說,不同的融合模式不存在優劣之分,不論采取什么模式,只要適應了企業實際,推進了產業融合,促進了農民增收,就應該一視同仁給予鼓勵支持。另外,這些龍頭企業都十分重視建設全產業鏈與開展專業分工的關系。溫氏股份公司專心做養殖,把農戶養殖需要的配套產業做全做精了;萬頃洋農業公司專心搞園區,把企業集聚需要的發展條件做好做齊了;廣墾畜牧公司、江豐實業公司建設縱向全產業鏈,但每個環節都交給專業團隊負責。農村產業融合是分工基礎上的融合,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作者單位: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