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促發展、嚴監管、創品牌 推動“三品一標”工作再上新臺階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 馬愛國 字號:【

認真總結“十二五”期間“三品一標”工作成效和經驗

“十二五”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及“三品一標”工作攻堅克難、快速提升的重要時期。5年來,各級“三品一標”工作機構認真貫徹部黨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數量規模穩步增長,“三品一標”總數達到10.7萬個,比“十一五”末提高37.7%,產品產量、生產面積、獲證主體數量等均有大幅度增長。質量安全穩定可靠,“三品一標”監測合格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15年超過99%。品牌影響力明顯提升,據調查,消費者對“三品一標”的綜合認知度已超過80%,無公害和地標農產品的價格平均增長5%~30%,綠色食品年銷售額達4383億元,年出口額達到24.9億美元。制度規范日益健全,農業部頒布了《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制訂“三品一標”技術標準255項,兩個中心制定制度規范數十項,各省也制定了具體的實施細則,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體系隊伍不斷壯大,部省地縣“三品一標”工作體系基本建立,共培訓檢(核)查員4.2萬人次,企業內檢員16.4萬人次。總地看,“三品一標”發展成效明顯,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回顧“十二五”“三品一標”的發展,有五個標志性的經驗值得總結:

一是堅持嚴字當頭,切實加強產品質量管控。產品質量和信譽是“三品一標”的生命線。農業部領導對“三品一標”提出“嚴格審查、嚴格監管”及“認證從緊、監管從嚴、處罰從重”的系列要求。各級“三品一標”工作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對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進行全方位管控,在審查把關、監測抽檢、標志管理等方面不斷強化,確保產品質量經得起各方檢驗。5年來,全國共對570個不符合要求的“三品一標”撤銷了證書,維護了“三品一標”的品牌信譽。

二是堅持標準引領,不斷完善管理制度體系。“三品一標”在我國比較早地提出并踐行了農業標準化的路子,將安全理念以一種制度化安排、標志化管理和品牌化運作的形式固化下來。我們注重頂層制度設計,在操作規程、投入品使用、檢驗檢測、包裝標識、基地建設等方面推行標準化技術措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體系。近年來,又在示范創建、一體化管理、復查續展、標志使用推廣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措施,有力助推了“三品一標”的發展活力。

三是堅持“兩輪驅動”,共同營造良性發展環境。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在“三品一標”發展中缺一不可。這些年,我們注重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大政策創設力度,通過獎勵補貼、項目配套、績效管理等方式加強扶持,營造有利環境。目前,多數省份對“三品一標”認證登記都有補貼或獎勵,獎勵的力度和精度都在提升。如海南省對每個地標產品獎勵一百萬元,上海市以產量為標準進行定量化獎勵,有效調動了主體的積極性。同時,注重讓市場來說話,發揮“三品一標”在優質優價、便捷入市、國際對接等方面的優勢。目前,國內看,國家《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已將“三品一標”作為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重要形式;國際看,綠色和有機已開展了海外產品認證,地標中歐互認談判也到了提交名單的階段,“走出去”步伐大大加快。可以說,“三品一標”搞得好的地方,都是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

四是堅持品牌培育,努力打造產業精品形象。“三品一標”是國家培育起來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如何使這塊牌子干凈、沒有水分,真正叫得響、過得硬,農業部部署了“三品一標”品牌提升行動。一方面,全系統依法履職、依規辦事,嚴格認證程序,強化證后監管,及時清理不合格產品,確保產品公信力。另一方面,切實加強品牌宣傳,組織《農民日報》等媒體進行專題推介。兩個中心還通過出書、辦展、拍片子、建網站等多方式加強“三品一標”推介。各地積極推進,開展了頒證、授牌、專營店、宣傳周等大量宣傳推廣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贏得了消費者口碑,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打造了“三品一標”產業精品形象。

五是堅持自身建設,強化體系隊伍保障。“三品一標”體系隊伍是事業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根基所在。目前,“三品一標”工作機構已基本健全,無公害農產品省、地、縣工作機構分別達到68個、604個、5312個,綠色食品省、地、縣工作機構分別達到36個、308個、1558個,基本覆蓋全國所有農業市縣。同時,檢測機構、技術專家、檢查人員等支撐體系不斷擴充和完善,綠色食品協會也在行業自律、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明確“十三五”“三品一標”工作目標任務

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進入新時期,對“三品一標”來說也是一個重大機遇期。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看,保障人民群眾吃飽、吃好、吃得安全健康,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三品一標”是當前市場認可、倍受歡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需要持續大力發展。從落實中央發展戰略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等五大發展理念,“三品一標”強調減量化生產,是“綠色發展”的重要體現,在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中,需要繼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從建設現代農業看,“三品一標”提升了農產品品質和核心競爭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中不可或缺,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從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看,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落到產品上就是抓“三品一標”,必須不斷擴大“三品一標”的覆蓋面、提高優質安全農產品比例,從源頭上解決“產出來”的問題。總之,新形勢、新任務已形成倒逼,我們要積極作為、乘勢而上,推動“三品一標”工作再上新臺階。

在分析發展機遇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當前“三品一標”工作還面臨著一些短板和問題。從生產經營主體看,有的企業存在“重認證、輕實施”問題,認證后沒做到按標生產,個別的甚至以次充好、不講誠信;有的對首次認證看得很重,但對標志使用或續標復審不積極;有的覺得用標收益不明顯, 持續發展后勁不足。從自身工作開展看,有的地方存在“重發證、輕監管”現象,證后監管工作沒有及時跟上;有的地方人員、設備、條件薄弱,監管維權的“硬手段”比較缺乏,對違規用標行為沒及時“亮劍”;有的地方品牌建設手段有限,“三品一標”公共品牌沒有用好。從社會公眾消費認知看,當前既有假冒偽劣產品影響信任度的問題,也有對媒體曝光的典型案例回應不及時帶來的影響擴大問題,還有公眾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心存疑慮、消費信心不夠的問題。這些問題反映了“三品一標”工作現階段的不平衡性,也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由“亂”到“治”轉型期的一個具體表現,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今年監管會上,陳曉華部長在研究部署“十三五”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時專門指出,“農業提質增效,提高品質、創建品牌是重要抓手和途徑。這是一條市場經濟的路子,是一條生態環保的路子,也是一條產業振興的路子。”現在“十三五”規劃綱要已經發布,農業部正在抓緊編制“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規劃。

“十三五”“三品一標”工作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引領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和綠色化生產為核心,以政府引導和市場驅動為動力,以“促發展、嚴監管、創品牌”為主線,不斷做大總量、做強品牌、做嚴監管、做優服務,大力助推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為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重點抓好5項工作:

(一)推動“三品一標”做大做強。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不斷深入,公眾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我們要始終堅持把發展放到第一位,既要增加數量,擴大市場占有率,又要更加注重質量,提高效益。一要明確發展定位。“三品一標”從整體定位上要牢牢把握安全底線,做優質安全農產品的主力軍和先行者,在提升質量安全水平上發揮更大作用。從各自特色上,無公害農產品,要面上鋪開、大力發展,使之成為市場準入的基本條件;綠色食品,要精品定位、穩步發展,努力實現優質優價;有機農產品,要因地制宜、健康發展,結合高端消費需求進行拓寬;農產品地理標志,要挖掘特色、深度發展,壯大地域品牌,傳承好農耕文化。二要繼續擴大總量。將好的產品、好的企業、好的資源盡可能拉進來,引導其樹立誠信意識和品牌觀念,推動落實主體責任,嚴格依據規范進行標準化生產,確保“產出來”的源頭安全。三要積極爭取支持和補貼。抓住國家重農興農、加大農業投入的契機,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獎補政策,為“三品一標”爭取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帶動生產經營主體重質量、保安全的積極性。

(二)從嚴加強審核監管。中央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出“四個最嚴”的總要求,“三品一標”發展需要繼續堅持“嚴”字當頭。一要嚴把審查準入關,堅持用標準說話,樹立風險意識和底線意識,強化制度安排及落地,防范出現系統性風險隱患。二要建立退出機制,對不合格產品要堅決出局。能不能做到一經發現就立即查處和淘汰出局,直接關系到“三品一標”的公信力,農業部領導對這個問題也高度關注。大家對各方面反映或曝光的問題,既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又要堅持信息公開,做到公開透明、及時回應。三要嚴查假冒偽劣,不能魚龍混雜。對冒牌、套牌或超范圍用牌等行為,內部能解決的,要主動進行處理;需要外部配合的,要用好打假平臺,會同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聯合執法。

(三)加大品牌宣傳培育。品牌是“三品一標”的價值所在,打品牌不能自娛自樂,關鍵要讓生產者和消費者信得過。一要加大宣傳力度。把“三品一標”的理念、標準、要求及實際實施情況更直觀地宣傳出去,讓社會更了解、更信任。對一些不實炒作要主動發聲,及時消除負面影響。二要加強品牌培育。將“三品一標”與各地品牌建設工作掛好鉤,形成抓農產品品牌就是抓“三品一標”的共識和氛圍;對獲證主體也要做好培訓和服務,讓他們會用標、用好標,切實提升經濟效益。三要做好市場推廣銜接。目前,“綠博會”、“有機博覽會”等專業展會已經創出了牌子、搭建了平臺,去年農交會上農產品地理標志的首次專展也一炮打響,下一步要繼續鞏固和提升,辦出特色和水平。四要全力推動追溯。中央和部里對追溯工作很重視,我們正在建設一個覆蓋全國的追溯信息平臺,制定追溯管理的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打算年底前啟動全國統一試點。

(四)推動工作改革創新。“三品一標”是創新的產物,發展上也要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一要適應新的形勢要求,積極融入農業農村工作大局。部里去年出臺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的文件,我們考慮結合農業提質增效轉方式的要求,出臺一個關于促進“三品一標”發展的綜合性指導意見,希望大家深入調研、獻言獻策,針對性提出一些含金量高的舉措,并按照意見要求落實好各項措施。二要做好示范帶動。目前農業部正在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在去年首批107個縣市試點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再創建200個安全縣。韓長賦部長對安全縣提出了“五化”及“五個率先”的總要求,局里將“三品一標”列為安全縣創建的重要指標。“三品一標”工作自身也要通過示范樣板、綠色園區、原料基地縣等形式,將現有的效益再放大,輻射帶動更多地區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三要用好信息化手段。加強申報、用標、監管、市場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適應國家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要求,不斷提高“三品一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五)加強體系隊伍建設。大家要鞏固好已有體系基礎,穩定好隊伍,強化自身能力建設,重點加強三個方面的管理。一是依法管理,積極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標準規范,特別是在發證審核和查處核銷上要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并嚴格執行。二是科學管理,發揮專家和技術機構的“外腦”和“智庫”優勢,多為“三品一標”發展建言獻策。三是績效管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用好補貼手段,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同時,希望“三品一標”工作隊伍與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做好聯動和銜接,對質量安全工作主動入位、積極承擔,共同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