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辦刊要在傳承中創新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宋學清 字號:【

我的愛好不多,空閑時,就愛讀些報紙雜志。

前些日子,我在辦公室翻雜志時,一本《農村工作通訊》躍入眼簾。“久違了!”我在心底輕呼。欣喜若狂,趕緊拿在手上,前后翻了一遍,看著欄目,瀏覽內容,總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多少年過去了,重新遇見曾經珍愛的雜志,這份突來的驚喜,勾起了我的許多回憶。我還記得,《農村工作通訊》是毛澤東主席題寫的刊名,這份雜志對中國農村的影響毋庸置疑。

與久違的《農村工作通訊》見面,我感到既陌生又親切。所謂陌生,是好些年頭沒讀過,從雜志的封面設計,到欄目的更新,再到內容的取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都有點認不出來了;要說親切,是因為我曾經讀過,看到刊名,尤其是熟悉的字體,就像見到了老朋友,覺得非常輕松和快樂。在我記憶中,《農村工作通訊》是傳遞農村權威信息,解讀黨的農村方針政策,交流農村發展經驗,面向全國農村發行的一本綜合性期刊,她根深葉茂,覆蓋面廣,很有可讀性。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工作在農村的我,對這份雜志的感情,就像我對農村的感情一樣,根深蒂固。

我知道,《農村工作通訊》聚焦的是三農熱點,服務的是農村干部,當然還包括農民。60年的成長,60年的探索,60年的創新,凝聚了幾代辦刊人的心血,萬變不離其宗,原有基調和風格并沒有多變。6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新世紀,科技進步帶來的是糧食產量的十二年連增,農民也從過去的溫飽,奔向了如今的小康,這本刊物見證了這樣的一個奇跡、一個發展歷程!這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也是一本與時俱進的雜志。

我喜愛《農村工作通訊》,還在于她適合我的口味。豐富的內容、鮮活的篇章,很切合農村實際。我是一個新聞業余愛好者,長期工作在農村基層,偶爾也會記錄下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變化,采寫一些稿件,投給地方性報刊。雖然沒向《農村工作通訊》投過稿,但從中學習到不少東西,悟出了些道理。怎么適應農村新常態,把雜志做得更吸引人、打動人,怎樣講好三農故事,做到更接地氣,我結合這些年的閱讀感受和自己的工作思考總結出一些建議,希望這本讓讀者喜聞樂見的刊物越來越好。

一、要為“三農”工作發揮標桿、明燈作用。《農村工作通訊》從創刊至今,一直位居我國“三農”第一刊地位。要始終保持第一刊地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編者都要居安思危,要有競爭創新意識。要正確傳播中央聲音,疏通信息傳播渠道,為廣大農村干部樹立標桿、指明方向,為廣大讀者提供正能量。要精準把握“刊為誰辦,怎么辦,辦什么”問題,要抓住典型,久久為功,善做善成,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做農村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和倡導者。

二、要著重宣傳新村新人新事新變化。我國是個農業大國,有9億農民。隨著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中國已由傳統的農業向現代的農業轉變,大有文章可做。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布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生態文明建設,富民政策落地,綠色產業方興未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思潮涌進,新型農民層出不窮。這些,都是廣大農村的新變化,都是素材,都可大力宣傳。

三、要面向基層,面向“老、少、邊、窮”。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談到精準扶貧時,又說“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今年,是落實“十三五”規劃開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年,補短板,促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三農”第一刊,更應該有開闊的視野,敏銳的觸角,深入到最基層、最前沿、最邊遠的農村,了解直面問題,掌握最底層人所思所想所做,采寫催人奮進的文章,鼓舞人心。

四、要編讀互動,把雜志辦成讀者的良師益友。辦刊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要掌握讀者(受眾)的情況,刊物好在哪兒,讀者喜歡哪兒,都要一清二楚,這樣才能有的放矢。要做到這點,就是要增加編讀互動。開辟互動欄目,鼓勵讀者說話,說真話,說心里話。只有編讀溝通多了,才能采編出符合讀者口味的文章來,成為廣大讀者的良師益友。

五、要滿足各層次的需要,做到指導性與實用性統一。要物色培養好各層次通訊員,為辦好刊物集思廣益。因為《農村工作通訊》是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村雜志社主辦的半月刊,受眾面是廣大農業戰線上的工作人員,上至中央領導,下至普通農民,要把一本刊物辦成人人都喜歡,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但難不可怕,只要有心對待,眾口也是可調的,讀者還是可從中汲取各自所需要的營養的。一個辦法,就是發揮各層次通訊員的作用,鼓勵深入實際,多采寫,出精品。用身邊的人,說身邊的事,引導身邊的人,就能做到指導性與實用性的統一。

(江西省鉛山縣)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