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美女、美景,當把這些詞聯系在一起,難免讓人充滿好奇,并懷有一絲擔憂。事實上,這些元素來源于最近的一則新聞:“27歲鎮團委書記拍寫真,扮小龍女為當地梅花代言”。據《錢江晚報》報道,“近日,一組拍攝于紹興柯橋區王壇鎮香雪梅海的照片,驚艷了眾多網友。照片中充滿仙氣的‘小龍女’,竟然是王壇鎮的團委書記。”目前,這則以圖片引發點擊率的新聞已被人民網、搜狐網、鳳凰資訊、中國經濟新聞網等各大門戶網站轉載,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并為當地的鄉村旅游宣傳貢獻出正能量。然而,與此同時,還有一些質疑的聲音,讓人替這位基層團干擔憂。
網絡紅人屢見不鮮,鄉鎮干部成“網紅”卻引人側目。受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熏陶,“低調行事”“中庸做人”素來被奉為“可保仕途無虞”的一條金科玉律,也是優秀前輩向年輕人傳授職場法則時,最中肯、最直白的“叮囑”。尤其是隨著近幾年來黨的各項紀律愈發嚴明,個別干部遇事推諉,只想明哲保身。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竟有一位鄉鎮女性團干部,偏偏敢于張揚個性,高調行事。
據了解,金瑩在王壇鎮工作快4個年頭,目前擔任鎮團委書記和宣傳干事,主要從事旅游與宣傳相關的工作,還是當地官方微信公眾號“醉梅王壇”的首席小編。王壇擁有華東地區連片面積最大的梅園,號稱“十里梅廊”,每到梅花盛開的季節,都會吸引眾多游客,但知名度僅局限于紹興本地。為了提高王壇的旅游熱度,金瑩結合自己對古裝的喜愛,策劃出梅海間的“小龍女”造型,以此打造王壇景區的詩意形象。
想法不失創新,行動也體現了80后敢想敢做的行事風格。但是,很多網友質疑,費用從哪出?難道就不能通過其他方式實施嗎?事實上,此前金瑩也曾嘗試邀請紹興的一些攝影工作室來王壇開展踏青攝影活動,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今年,她決定自費完成這個夢想。2月21日,她將攝影師帶到了王壇鎮東村,花費1000多元,用了兩個小時,拍攝了這組照片,并將其曬到自己的朋友圈,附言:“我是沐沐瑩,我在香雪梅海,我為王壇代言。”這條朋友圈被迅速轉發,促成“27歲鎮團委書記拍寫真,扮小龍女為當地梅花代言”為題的新聞。就這樣,金瑩一不小心變成了“網紅”。
“是否過于張揚?過于突出個人?”有人替金瑩的大膽行為擔心,好心網友怕網絡上的非議和揣測影響她的發展。然,未謀一己私利、未涉失職瀆職,為當地的鄉村旅游謀福利的初衷,讓金瑩能夠坦然面對熱議。面對網友的贊美和玩笑,她表示希望大家多關注王壇。
這個新時代團干“網紅”的誕生,與王壇鎮歷來都十分注重網絡宣傳密切相關。打開紹興王壇鎮的官網,不同于一般鄉鎮依附于縣政府官網的建設形態,王壇詳細展示了香雪梅海風景盛況,以及農家樂、人文景觀、古建筑等旅游相關要素。而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醉梅王壇”,更是能看到“品悅王壇”“醉梅王壇”“互動交流”分類信息,每一項分類下面又包含非常豐富的子欄目信息。高質量的圖文信息將王壇的美景和古跡描繪得如詩如歌,令人十分向往。美女美景圖廣泛傳播之后,是“王壇賞梅游”的火熱,高熱度的關注少不了為王壇帶來一些游客流量,這是互聯網、移動通信等現代傳播手段給當地帶來的福利,也是王壇長期注重用信息手段、互聯網思維加強工作收獲的果實。
如今,互聯網思維已經從商業領域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影響政府工作方式。從傳統的“赴熱點城市為農產品銷售站臺吶喊”,到“開辟電商渠道”“打造線上平臺”,從以往“抱著材料跑辦公室”,到現在的“網絡辦公”、“網上申報”,政府工作的模式與思路正在被時代潮流影響和推進。更進一步來看,如果能從被動的影響轉化為主動的借用,可能將會給政府工作帶來另一番景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洋溢的基層干部,總比“面未衰,心已老”的故作沉穩讓人振奮,自費拍攝促宣傳,也比“遇阻放棄”令人欣慰。干部成為“網紅”并不可怕,能為工作和事業帶來正能量,能為農村和農民帶來發展動能,就是“紅人”的定盤心,那些轉載和點擊率,就是獎章。我們不怕干部出名,只怕干部出名忘本不務正業,我們不怕干部炫耀,只怕他炫耀的是慵懶散奢,我們不怕干部折騰,只怕他折騰的是百姓民心。我們需要敢于出頭,善于借用現代技術創新發展模式,為農村農民發展搖旗吶喊,為工作為事業絞盡腦汁謀出路的干部。
如果這位干部恰好長得像“小龍女”,恰好在網上曬了家鄉梅海圖,我也會點個贊、留個言,并對梅廊盛景心懷向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