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以來,黑龍江省積極落實中央部署,推進“兩大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再一次走在了深化農村改革、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沿,成為全國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區,這是國家首次開展的涉及農業生產關系的重大調整和變革,給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為全省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新鮮經驗。
黑龍江歷經近三年的有效探索與實踐,糧食產量保持連續五年全國第一,2015年糧食增量占全國增產總量近50%,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5.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6%,絕對值排名全國第13位。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動力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2013年底,李克強總理在黑龍江視察時,鼓勵黑龍江“兩大平原”趟出農業現代化改革新路,并明確指示“發展現代農業還得靠改革,特別是創新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這是關鍵,是重中之重,是龍頭”。在改革實踐中,黑龍江省堅持以“兩大平原”改革試驗為牽引,以合作化規模化經營為基礎,以延長產業鏈和價值鏈為方向,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充分釋放農業發展活力。在發展新型經營主體上,黑龍江省采取因地制宜、科學引導、分類扶持的方法,注重發揮主體的比較優勢以及對小規模農戶的帶動作用,培育農民合作組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等四種經營主體,逐步建立起以農民合作組織為主體,以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目前,黑龍江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發展到10.3萬個,農民合作社發展到7.8萬個。鼓勵多個家庭農場聯合組建合作社,用利益聯結機制抵御市場風險、促進共同發展。對規模大、潛力大的農民合作社,鼓勵參照股份制公司模式進行管理,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和流通貿易,不斷提升種養加銷綜合能力。對同類型合作社還鼓勵組建聯合社,全省聯合社發展到249家。齊齊哈爾市克山縣仁發合作社牽頭組建龍聯合作社聯合社,規模經營土地300多萬畝。注重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等多種經營主體合作,鼓勵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配置資源,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無論發展哪種經營主體,都是農戶在自愿的基礎上,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與新型經營主體形成穩固的土地流轉關系,尊重農民意愿,不搞行政命令,開展多種形式的土地規模經營。全省“專業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達到2547個,輻射農戶26.5萬戶,覆蓋基地790萬畝;571家企業與750個合作社開展聯合,輻射基地1500多萬畝,受益農戶50多萬戶。黑龍江省在推動涉農貸款、抵押擔保、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上重點向新型經營主體傾斜,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促進專業合作與股份合作模式的發展,規范農民合作社經營,基于承包權不變的情況下,鼓勵農民帶地入社、帶機入社、帶資入社、帶技入社,保障農民受益最大化,讓農民享有更多的分紅。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挖潛力
黑龍江省從破解制約“三農”發展最核心的問題入手,從打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這個總開關做起,從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開始,通過生產關系的調整,進一步激發黑土地蘊涵的巨大潛在效益。充分利用“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各項政策,牢牢抓住“確權、入市、流轉”三個關鍵環節,明晰產權,活化資源,努力打通制約農村生產力發展的“犁底層”。2011年哈爾濱市方正縣被農業部確定為土地確權試點縣,為黑龍江省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建立了典型樣板,這也為今后全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全省積極搭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完善土地流轉信息網絡和流轉服務平臺,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集體房屋、大型農機具、農用設施等資產流轉服務。哈爾濱市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通過顯示屏可以看到全市18個區縣(市)直至鄉鎮、村屯、農戶的每一塊地號及其相關信息。從一次性全面推進耕地、林地、草原、水面、宅基地等農村各類資源確權工作,到實現市、縣、鄉、村“四級”聯網,這項涉及千家萬戶農民切身利益的重磅改革,哈爾濱市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比國家提出的5年完成的時間表,整整提前了3年,在全國率先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探索了新路。目前,黑龍江省已有42個縣市搭建了農村產權及土地流轉平臺,35個縣建立了土地流轉信息服務網絡,形成可查詢、可追溯、可匯總、可展示的土地承包管理系統,全面提升農村土地信息化、網絡化和規范化管理水平,黑龍江省成為全國率先全面完成地籍調查工作的三個省份之一。加快推進富錦市和肇東市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平臺建設試點,為全省探索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目前全省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林權確權發證完成75%、66%和99.6%,省內異地占補平衡等政策實現新突破。黑龍江省還在已完成確權登記的縣,加快組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開展資產運營,實施股份分紅,讓農民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
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添活力
長期以來,農民缺少符合要求的貸款抵押和擔保,一直是困擾黑龍江省農村金融發展的最大難題。為破解農民融資難的問題,黑龍江省積極選取有條件的縣(市)開展擴大抵押擔保物范圍試點工作,聯合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制定下發了《黑龍江省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暫行辦法》、《關于促進全省農機具抵押貸款業務開展的指導意見》。積極搭建各類農村資產登記、流轉服務平臺,為擴大抵押擔保范圍、加快金融創新創造基礎條件。開發了“銀行+合作社+社員+融資擔保公司+保險+龍頭企業”的新型產業鏈貸款模式。開通了信譽戶貸款金融產品,對信譽較好的合作社實行免擔保、免抵押、降利率的“兩免一降”政策。在農業巨災保險方面引入戰略投資者,與瑞士再保險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重點解決土地規模經營后抗擊風險問題。積極拓展金融資本順暢進入農業的渠道,用資本撬活了農村金融市場,有效解決了金融部門想放不敢放、經營主體想貸貸不到的“斷橋”問題。隨著“兩大平原”現代農業金融改革的不斷推進,黑龍江省農戶融資難得以進一步緩解。截至2015年末,黑龍江省“兩大平原”地區創新金融產品22種,11市已有51個縣(市)開展擴大抵押擔保物范圍工作,將土地林地經營權、土地未來收益權、宅基地使用權等農業資產納入抵押擔保范圍,涉及各類新型抵(質)押貸款201.2億元,惠及農戶38萬戶。其中,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實現市域100%覆蓋、縣域100%覆蓋,分別較改革前提升了27個和58個百分點。貸款余額128.9億元,同比增長35.7%。大型農機具抵押貸款業務覆蓋范圍從改革前的3市5縣擴大到9市12縣。
涉農資金整合發揮效力
按照“錢隨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決問題”的原則,黑龍江對國家明確的77項納入整合范圍的專項資金,按照農業生產發展類、農村社會發展類、扶貧開發類三大類分別進行整合,采取“大專項+工作清單+集中下達”模式,重點用于“兩大平原”改革試驗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和現代農業發展。全省三年共整合涉農資金931.3億元,累計安排農業生產發展類資金661.3億元,農業科技進步率達62.5%,比改革前提高2個百分點,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92.97%,建成生態高產標準農田1629萬畝,新增灌溉面積485萬畝,建設三江干流應急度汛工程375公里,水稻催芽大棚化育秧比例達74.8%。通過開展貸款擔保、授信擔保貼息、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定向費用補貼等政策措施,建立了財政與金融部門風險共擔機制,帶動金融資本更多投向“三農”領域。提出了“提標、擴面、轉制”的農業保險改革思路,探索開展了農業保險投保入股合作、農業保險互助合作社兩類試點新模式。2015年全省涉農貸款余額實現7314.3億元,新增貸款1600.2億元,占全省當年新增貸款比重的53.1%,政策性種植業保險承保面積9951.66萬畝,同比增長6.5%。
大豆目標價改革增競爭力
農產品定價機制不健全,農產品優質不優價的現象突出,資源供給與價格標準之間的“剪刀差”桎梏了農業生產力發展。長期以來,黑龍江作為農產品生產大省,卻始終缺乏與本省農業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產品定價機制,優質農產品被人為壓價現象比較突出。農業貿易始終呈現“原字號”農產品出省、精深加工品回流的特征,賣弱買強,農產品貿易“錯位”的現象一直困擾農業生產發展,也制約著1600萬龍江農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同時,作為傳統大豆主產區的黑龍江省近年受國際轉基因大豆價格和進口數量的沖擊,加之種植大豆畝效益與玉米差價較大,農民算收益賬,棄種大豆改種玉米,使全省的大豆種植面積急劇萎縮,從2010年的6735萬畝縮減到了2013年的3105萬畝,4年間龍江大豆種植面積縮減一半。為徹底改變這一狀況,黑龍江省充分利用國家開展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的機遇,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目的就是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價格形成交由市場決定,以促進產業上下游協調發展,取消了自2008年以來實行多年的大豆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大豆。黑龍江省按照國家《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要求,結合大豆產業實際,制定了以實際種植面積為補貼標準的實施方案和補貼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補貼對象,開展了成本核算和收益調查,細化了補貼發放程序和補貼資金監管辦法,確保目標價格改革政策配套銜接、平穩過渡。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落地”,給黑龍江省大豆種植戶吃了一顆“定心丸”。2014年黑龍江省大豆每畝平均補貼為60.5元,為東北三省最高,全省共計發放大豆目標價格補貼25.576億元,補貼面積4450萬畝。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在連續四年下跌后,2014年開始呈現恢復性增長。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