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壽縣澗溝鎮,共有11個街道和行政村,5.2萬人,其中有3個貧困村。新一輪扶貧攻堅開展以來,已經完成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2112戶、4767人。針對不同的貧困戶,壽縣澗溝鎮采取六種精準扶貧模式,包括特色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社保脫貧、社會幫扶等措施,計劃到今年年末實現445戶1210人脫貧。
一是合作社(公司)帶動模式。種養業是澗溝鎮的優勢產業,有技術、有人才,有產業基礎,在山羊養殖、雙孢菇基地、青毛豆基地、大棚蔬菜基地等特色產業發展中,采取“合作社+公司+農(貧困)戶”、“合作社+農(貧困)戶”的模式,通過合作社負責技術管理銷售、貧困戶包大棚等形式實現脫貧。如楚淮波爾山羊公司對想養羊、無能力的貧困戶,提供一排圈舍作為“園中園”給貧困戶,公司與貧困戶簽訂協議,以扶貧小額貸款購買15只母羊就地飼養,公司負責防疫、管理、日常飼養、銷售等,每個貧困戶當年能獲利6900元,實現脫貧。
二是“貧困戶打工”帶動模式。澗溝鎮鼓勵轄內1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與130余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合作社按照“每享受8000元資金支持,必須脫貧一戶”的要求,與貧困戶簽訂協議,安排貧困戶在合作社掙工資、學技術。鎮政府投入105萬元為合作社建設基礎設施和機械設備更新等。
三是“逐戶選項”幫扶模式。通過對397戶貧困戶種植、養殖、從事小型加工業等情況進行細致摸底調查后,鎮政府籌集65萬元開展有針對性的一一幫扶,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工則加工。
四是“金融扶貧”模式。澗溝鎮對有生產經營愿望但沒有啟動資金的貧困戶,實施免擔保、免抵押、政府貼息的金融扶貧政策。在對貧困戶進行評級授信以后,按60分、60~80分、80分以上三個級別確定不同的貸款額度和貸款需求。貧困戶貸款可以用于自身發展,合作社也可以通過帶資入股方式獲得貸款,即吸收貧困戶來打工,可將貧困戶的貸款用于合作社,年底定額分紅給貧困戶。目前已經為101戶貸款482萬元。
五是“光伏扶貧”模式。澗溝鎮對集體經濟薄弱、資源缺乏的貧困村和無勞動能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的貧困戶,實行特殊困難特殊政策。通過安裝一個光伏發電站(功率不同),實現村集體每年穩定收入60000元和貧困戶每年穩定收入3000~4000元,資金由省級財政、市縣級財政和貧困戶各分擔1/3,貧困戶無力分擔的可以采取貸款4000元、政府貼息、電費償還的方式。
六是“雙包扶貧”模式。雙包即“單位包村、干部包戶”,澗溝鎮已經向11個村街派出由鎮領導班子擔任的脫貧攻堅第一書記,安排了134名鎮村干部、218名教師與1531個貧困戶結對,建立了雙包領導和組織機制。澗溝村是安徽省金融辦的幫扶對子,去年以來,省金融辦已經動員省國元信托公司捐資60萬元建立了一座便民服務中心,動員縣農商銀行投資30萬元建立了一個金融服務室,方便了群眾辦事,提高了群眾辦事效率。
(赴安徽調查組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