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發揮農村“兩個帶頭人”作用 夯實基層黨建助力脫貧攻堅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委常委、西吉縣委書記 馬志宏 字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貧困人口10.59萬人,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是當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西吉縣委堅持“能人帶領致富、黨建引領發展”的理念,把抓好農村黨組織帶頭人和致富帶頭人作為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關鍵點,探索建立“兩個帶頭人”成功經驗并在全市推廣,進一步強化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政治引領的戰斗堡壘,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發揮“兩個帶頭人”的致富帶富作用,增強農村黨組織的發展功能。堅持把帶頭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致富、帶動農村發展作為建設村級發展型班子的基本定位,按照“用好一個能人、建強一個班子、富裕一方百姓”的要求,選育“兩個帶頭人”隊伍,壯大致富帶富力量。一是注重培養班子的“領頭雁”。放開視野、不拘一格,在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退軍人、退休干部和大學生村官中,培育選拔“黨性觀念強、擔當精神強、帶富能力強、服務本領強、規矩意識強”的“五強”優秀人才,探索跨村任職、聘請任職等方法,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全縣已培養優秀村黨組織帶頭人138人,其中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73人。從機關推薦選拔238名作風扎實的優秀干部擔任第一書記脫崗駐村開展工作,促使廣大優秀年輕干部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建功立業。二是注重培養帶富的“排頭兵”。打破地域、行業、身份界限,把本村培養、跨村帶動、聯村經營、異地召回等各種渠道都用起來,放寬視野,拓寬領域,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一方面,把本地懂經營、會管理、能帶富的“土專家”、“田秀才”、種養大戶、回鄉青年、合作社負責人、復員退伍軍人等納入培養對象,逐一建立信息庫,有目標、有計劃、有措施地重點進行培養。另一方面,注重召回一批站位高、眼界寬、思路活、資源廣、有一定資本的外出務工致富能人返鄉創業。三是注重培養接續的“預備隊”。全面開展以“把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村干部、致富能手、產業帶頭人,加強后備村干部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雙培養一加強”活動。按照有群眾基礎、有發展思路、有創業激情、有帶動能力、有奉獻精神的“五有”標準,從農村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科技示范戶、復員退伍軍人、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協會負責人中,篩選培養村級后備干部 672人,為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補充新鮮血液。

發揮“兩個帶頭人”的橋梁紐帶作用,增強農村黨組織的服務功能。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號召,以“機制創新”、“要素聚集”為著力點,重點通過搭建“四種服務平臺”,完善服務的多元化體系,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一是搭建產業帶動平臺。實施“43210”特色產業扶貧計劃(明晰“肉牛+馬鈴薯+X、黑山羊+馬鈴薯+X、珍珠雞+馬鈴薯+X、馬鈴薯+肉驢+X”四種路徑;做好“資源、市場、生態”三篇文章;強化“內生動力、外部助力”兩個保障;推廣“駐村幫扶、金融扶貧、能人引領、龍頭帶動、科技支撐、休閑旅游、托管種養、全贈半返、紅利反哺、勞務創收”10種精準扶貧模式),實行差異化特色產業幫扶,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種養結合、多元互補,落實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11萬畝,種植冷涼蔬菜4.2萬畝,扶持9198人發展特色種養業和加工業等多種經營。二是搭建政策扶持平臺。結合全縣“4156”發展戰略的實施,制定脫貧攻堅戰、產業升級戰《實施意見》和《考核辦法》,對產業基地和致富典型進行激勵和扶持;成立西吉縣惠民投融資有限公司、西吉縣農業產業化發展服務有限公司、西吉縣民生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注入貸款擔保基金1.07億元,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整合農業、扶貧、水利、道路、生態等方面的項目資金10.1億元,協調小額信貸、互助資金、婦女創業貸款等4.6億元,優先用于“兩個帶頭人”工程的實施;采取組團式服務、一站式辦結的辦法,幫助“兩個帶頭人”解決土地流轉、基礎建設、啟動運營等方面的實際困難。三是搭建技術轉化平臺。制定《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到生產一線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扶持科技人員領辦創辦產業經營實體18個,分產業、分地域創建校地結合型、校村結合型、校企結合型“田間學校”21個,拓展了培訓農民、扶持農民、富裕農民的科技扶貧通道。四是搭建市場營銷平臺。在“兩個帶頭人”中優先推廣電商運營試點,扶持發展涉農企業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65個、專業協會75個、農村經紀人1030人,形成了“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和“基地+電商+市場”的產加銷聯合體,延伸了產業鏈,增強了競爭力。

發揮“兩個帶頭人”的凝心聚力作用,增強農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一是通過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和工作覆蓋面凝心聚力。針對貧困村產業經營分散、抵御風險能力不足,確立了“產業+合作社+黨支部”發展思路,引導種養戶成立專業合作社,并在符合條件的專業合作社建立黨支部,實現“抱團式”發展;針對各類專業合作社生產特點,采取院壩會、田坎會、現場會等形式,把“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落實到生產一線,把黨員教育培訓搬進田間地頭。二是通過帶頭人雙向培養和交叉任職凝心聚力。采取村“兩委”班子成員兼任企業(合作社)副職或企業(合作社)出資人兼任村“兩委”班子副職的辦法,先后有8家非公企業(合作社)負責人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有11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兼任企業(合作社)副職,通過交叉任職,進一步優化了黨組織班子結構,使黨組織的意見有效融入到了企業改革和技術創新的各個關鍵環節。三是通過增強政治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凝心聚力。選派230多名非公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黨組織負責人或出資人,參加區內外能力提升、基地建設、電子商務等各種類型的培訓交流活動,推薦63名新型經營主體黨組織或出資人擔任區市縣“兩代表一委員”等,動員組織致富帶富標兵參加各級勞動模范、最美青年等榮譽稱號的評選活動,對他們的事跡進行廣泛宣傳,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四是通過聯動幫扶和服務基層凝心聚力。扎實開展部門聯村、干部聯戶活動,在部門定點幫扶村、第一書記派駐村,認真落實“百名農業專家包村進農戶”活動,每名科技人員聯系幫帶2~3名致富帶頭人,幫助提高科技致富本領。每個村安排1戶黨員致富戶聯系1戶群眾致富戶,共同幫扶1戶貧困戶,攜手連心、共同增收致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引導農村青年、婦女、外來務工人員積極參與農村“兩個帶頭人”工程,形成了聚精會神抓黨建、凝心聚力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