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江蘇宿遷扶貧試驗 甩掉“貧帽子”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朱衛東 馬良 王榮軍 字號:【

自2015年1月設立宿遷扶貧改革試驗區得到正式批復以來,江蘇省宿遷市圍繞“統籌城鄉發展,減少相對貧困”主題,突出“創新機制、改革試驗”主線,開展了以創新精準扶貧、村級經濟發展、農業生產經營、就業創業服務、土地整治利用、農村金融服務、生態扶貧補償、城鄉統籌建設等“八大機制”為主要內容的創新試驗,有力推動了全市扶貧開發進程。

注重改革試驗的前瞻引領,超前研究和謀劃試驗的具體內容,聚力創新項目試點,增強試驗區建設的內生動力

以市“兩辦”文件形式將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任務予以分解。2015年安排了18項年度創新試點任務,2016年安排了16項年度創新試點任務,并分解到縣、區。沭陽縣圍繞電商扶貧、教育扶貧、經濟薄弱村的整村推進示范等項目制定具體的分項實施方案并加速推進;泗陽縣在去年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全國首家專題縣級館—泗陽館正式上線運營及獲批“江蘇省成子湖旅游度假區”基礎上,積極推進電商扶貧示范縣創建和生態旅游扶貧試點工作,大力發展“家門口”就業工程;泗洪縣積極探索民生保障試點,在“民生日套餐”的基礎上,今年創新開展“扶貧100”商業保險,并探索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宿豫區與京東集團對接,針對低收入農戶開辦網店爭取到質保金及平臺使用費免除、銷售返點減半等優惠政策,出臺了電商扶貧行動計劃;宿城區率先開展扶貧資產確權,建立扶貧資產登記管理軟件平臺,完成了“十一五”以來各級各類扶貧資金資產的確權登記,并由審計部門加強審計監督。在此基礎上,探索了扶貧資產股份直接量化到低收入農戶的特惠政策。

堅持從實際出發,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積極探索,聚焦實踐機制探索,增進試驗區建設的發展活力

創新精準幫扶工作機制。完善扶貧組織建設。市、縣(區)和鄉鎮均建立了黨政主要領導全部親自掛帥、黨委副書記牽頭主抓、政府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領導機制。增加縣(區)扶貧機構編制,在鄉鎮(街道)成立扶貧辦,從優秀年輕公務員后備干部中嚴格遴選111名鄉鎮扶貧專干,實現了扶貧專干專人專職干扶貧。

創新幫扶到人方式。在全市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掛村包戶”脫貧責任制,全市參與“掛村包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751家、6.4萬干部職工幫扶10多萬扶貧開發戶,確保“一對一”精準掛村包戶到位,做到一包到底,確保責任見人,不脫貧不脫鉤。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探索完善扶貧“菜單”供低收入戶“點菜”,圍繞山羊養殖、公益性崗位等精準幫扶項目,編報1.5億元精準扶貧“菜單”。開展扶貧資產確權。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扶貧資產確權登記工作,率先在全省建立了扶貧資產登記管理軟件平臺,探索扶貧資產收益分配試點工作,通過對存量資產和增量資產進行收益權量化,賦予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一定的財產權。

創新緩解相對貧困機制。積極探索“扶貧+保險”機制。為有效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題,切實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進程,在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中建立大病補充保險制度,通過保險制度對基本醫療和大病保險保障進行有益補充,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等補償的基礎上實施再次補償,以減輕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醫療費用自付負擔,努力構建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新機制。加快推動金融扶貧工作,積極穩妥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貸款試點,今年已辦理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5億元;辦理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5.65億元,貸款額度居全省前列。有效擴大扶貧貸款對低收入農戶的覆蓋面,開展扶貧小額貸款提標試點,今年1-8月份,全市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7億元,受益農戶5.1萬戶。創新開展涉農保證保險貸款,今年低收入農戶共計貸款109萬元。推進生態旅游扶貧,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品牌,成子湖片區做足水文章,抓住成子湖旅游度假區獲省政府批復的機會,加快推進成子湖旅游綜合服務區、周崗嘴漁業休閑基地、桂嘴農耕文化區等扶貧項目建設;西南崗地區大力發展林間自駕游和特色果蔬采摘;市湖濱新區依托駱馬湖、戴場島等資源,2015年以來新增農家樂、漁家樂52家,直接或間接帶動2.1萬低收入人口實現脫貧;依托三臺山森林公園吸納1800多低收入人口參與就業。在沿洪澤湖濕地鄉鎮開展退漁還湖、還濕扶貧試點,拆除養殖圍網及生態恢復1萬余畝,共計發放補償資金5168萬元,2977戶低收入漁民從中受益。

創新就業創業機制。以“一村一品一店”為載體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加快農村電商網點布局,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店(網店)”,全市實現鄉鎮電商服務中心全覆蓋,村居“一村一店”全覆蓋。去年以來全市有4.8萬低收入人口開展網絡創業,實現增收3.9億元。以“家門口就業”工程為載體實現就近就業創業。通過“聯村共建”“村企結對”的形式,引導企業到經濟薄弱村從事生產活動。全市已累計建成693個“家門口就業”項目,帶動2萬多低收入人口就業,真正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鼓勵村集體興辦領辦農機、植保和勞務等合作社52家,帶動1.1萬低收入人口脫貧增收。以服務平臺建設為載體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加強和完善就業服務、技能培訓、創業服務和權益維護等“四大平臺”建設,整合農委、人社、殘聯等培訓資源,由低收入農戶根據自身需求和本地就業導向自行選擇培訓專業,教學點全部直接辦到鄉鎮,教師自帶設備,培訓費、教材費全部免收。去年以來,全市累計培訓低收入人口6.2萬人次,培訓轉移就業率達到96%。四是創新城鄉統籌發展機制。探索“一社一群一中心”發展。構建以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為基礎,以家庭農場集群為主體,以集群綜合服務中心為保障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帶動低收入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和參與產業服務實現增收,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對扶貧資金入股收益,村集體及低收入農戶各得50%。去年選擇7個村試點開展土地股份合作,今年選擇6個村開展試點,已入股土地面積6804畝,受益低收入農戶203戶。開展示范村整村推進試點。沭陽縣在去年10個示范村的基礎上,今年在漣沭結合部片區選擇6個經濟薄弱村開展示范村整村推進,整合扶貧等各類資金,實施整村提升,既改善居住、交通等硬件設施條件,也提升管理、教育等服務水平,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在宿城區中揚鎮等地開展城鄉統籌試驗區探索工作,圍繞集中后的新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整合扶貧資金投入到城鄉統籌配套產業園區12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探索創新“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將管理權、決策權、監督權交給社區群眾。構建文化新風、警務家政、金融商超進社區,上學就醫、就近就業、矛盾化解不出社區“三進三不出”服務體系。推進“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做好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著力形成精準扶貧與兜底保障相結合的脫貧機制。

爭取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積聚共建資源要素,增強試驗區建設的整體合力

一方面,全力爭取政策支持。積極爭取省級出臺關于支持宿遷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性政策意見,在政策、資金、人才、項目上予以傾斜。省扶貧辦確定給予每年2000萬元扶貧改革試驗區專項資金及相關政策支持。在做好綜合性政策爭取工作的同時,積極協助國土等部門,做好單項政策爭取工作。爭取參照國家連片特困地區增減掛鉤指標在省域內使用的扶貧開發激勵模式,在優先保障農民安置和生產發展用地的前提下,節余增減掛鉤指標在一定范圍內使用。3月份,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在《關于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支持扶貧開發意見的函》中明確在省域范圍內流轉使用。爭取省國土資源廳優先安排現有用地節余指標開展流轉使用,加大對年度增減掛鉤指標支持力度等。另一方面,有效爭取片區幫扶。成子湖地區依托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省級集中連片貧困片區和省級成子湖片區扶貧開發綜合改革試驗區,成功創建“江蘇省成子湖旅游度假區”,為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打下扎實基礎;依托國家級試驗區,積極爭取省級漣沭結合部片區有關幫扶政策和項目向魏圩區域延伸,接受片區整體幫扶的輻射帶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扶貧辦)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