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省發表重要講話,作出了“黑龍江要堅持發展現代農業方向,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重要指示,賦予龍江現代農業發展新的使命。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發展綠色食品不僅是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項戰略性選擇。
黑龍江省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生態環境優越,農業資源豐富,具有爭當發展綠色食品排頭兵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一是生態環境優良。黑龍江是全國的生態大省,土壤、水和大氣等生態狀況良好,森林面積和森林覆蓋率居全國前列,濕地面積居全國首位,境內水系發達,黑龍江、松花江源頭來水充沛,為綠色食品生產提供了天然保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土質肥沃,土地處于半年休耕狀態,寒地黑土有機質、微量元素居全國首位,畝耕地化肥和農藥施用量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冬夏溫差大,植物病蟲害和畜禽疫病少。二是原料充足優質。從2011年起,全省糧食總產量,糧食商品量、調出量多年居全國首位,粳稻、非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地處世界公認的黃金“玉米帶”和“奶牛帶”,優質荷斯坦奶牛存欄數量、鮮牛奶產量,生豬、肉牛出欄量等均位居全國前列。三是質量體系完善。綠色食品質量規范標準與國際接軌,實施了70多個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建立了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食品質量檢測控制體系,全省一半左右的省級以上食品龍頭企業建立了研發中心,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大豆、乳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是政策環境日益寬松。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發展綠色食品。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大規模開發綠色食品。2010年以來,綠色食品產業被列為全省重點推進的“十大產業”之首,成立了以省長為組長的推進領導小組,制訂發展綱要,投入專項扶持資金,發展環境日益寬松。
近年來,黑龍江省依托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資源優勢,積極推動綠色食品蓬勃發展,爭當排頭兵的步伐切實加快。一是總量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約占全國的1/5,有效使用“三品一標”標志的產品占全國的1/10,綠色食品實物總量占全國的1/5%,總產值占全國總量的1/6。二是產業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省綠色有機企業達7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占全省食品“規上”企業的30%以上,預計今年全省綠色食品加工產值可達1400億元以上,省外銷售額1080億元以上。三是產品質量水平穩步提升。通過實施“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和落實標準化生產,全省“三品一標”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7%,居全國前列。四是品牌影響持續擴大。 綠色食品已成為政府主導的公共品牌,國內外認知度和公信力切實提高。打造和培育了“北大荒”、“寒地黑土”、“北奇神”、“五常大米”等一批著名品牌,有15個綠色食品產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目前黑龍江綠色食品產品遍布全國、遠銷40個國家和地區。五是綜合效益日益明顯。開展以綠色食品為重要內容的無公害、有機、地理標志等“三品一標”建設,是推動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的重要抓手,在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后一個時期,要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企業增利為目標,著力在擴總量,建基地,壯龍頭,育品牌,拓市場,強監管方面有所突破,爭當發展全國綠色食品的排頭兵。一是建設“大基地”。以推進標準化生產為重點,按照 “誰建設、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突出縣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切實做到了有人管、有人抓,確保實效;堅持有針對性地組織農戶開展培訓,做到每個自然村(屯)都有幾名掌握綠色食品標準的“明白人”;強化基地“投入品”控制,嚴格規范“投入品”使用,有效杜絕違禁投入品,確保綠色食品基地質量安全;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綠色食品,參與基地建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基地建設的組織化程度,切實將綠色食品基地打造成為綠色食品“保綠”的“示范田”、標準推廣和使用的“樣板田”、培育新型農民的“教學田”,以及農戶增收、農業增效的“致富田”。二是拓寬大市場。市場是帶動和牽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動力。要突出“窗口”建設。在京、滬和穗(或深)等區域中心城市建立了一批綠色食品“窗口”市場,初步形成了具有輻射全國的黑龍江綠色食品銷售網絡。要增強展會功效。堅持舉辦黑龍江綠色食品經貿交流活動,突出特色,彰顯品質,拓寬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要強化互聯網+綠色食品。與新浪合作打造了“小飯圍”品牌,豐富品牌旗下產品的種類;鼓勵、扶持企業與大型電商平臺對接,以及采取P2P、O2O、C2C、P2C、F2C等方式,特別是私人訂制、“眾籌”等方式開展綠色食品營銷,滿足了多元化市場消費的需求。三是發展“大加工”。要按照大規模、高科技、外向型、新機制的原則,大力培育和發展綠色食品骨干加工企業,重點是引導大型企業增加綠色食品認證數量,擴大生產規模和產品總量規模。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開發認證“三品一標”產品,推廣綠色發展理念,拓寬農民創收渠道。要大力優化產品結構。依托糧食、畜牧和林果優勢,緊盯國內外市場,大力開發綠色食品,特別是開發兒童營養食品、老年營養食品、休閑旅游食品、婦女保健食品等營養健康類綠色食品,不斷提升綠色食品內在價值。要大力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綠色食品與旅游、體育和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四是叫響大品牌。精心打造和培育品牌,充分發揮我省地理、生態、歷史和文化資源優勢,引導企業準確定位目標市場,科學規劃綠色食品品牌,將企業的經營理念、文化內涵、產品性能融合到品牌設計之中,充分體現我省綠色食品獨特的品質和文化,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質量穩定、市場占有率高、信譽良好的知名品牌。要積極推進品牌整合。引導大型企業在地域相近、生產條件和特征相似,同類別產品企業之間,通過整合、兼并、重組、融合等方式統一品牌,實現同類產品逐步向優勢品牌集中,形成了具有黑龍江特色的知名品牌;要積極搭建政府、企業聯動的綠色食品品牌建設平臺,制定品牌發展規劃,加大宣傳力度,在國內外不斷叫響黑龍江綠色食品品牌。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切實加大對品牌的保護力度。五是推行“大監管”。積極推動由部門監管向社會監管拓展,由單純“證后”監管向全程監管延伸,積極構建“大監管”格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抽檢頻率,增加質量安全系數,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要切實強化全程監管,變定期監管為常態監管,終端檢測為過程控制,實現“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管。要切實完善機制建設,積極推進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盡快使我省綠色食品企業全部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建立和完善產品公示和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對不合格的產品、基地及時“退出”,定期向社會公布。要強化誠信體系建設,引導種植基地、生產企業和銷售市場誠信種植、誠信生產、誠信經營,在全產業鏈中體現誠信品質、凸現社會責任。
(作者系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