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培育農村實用人才 支撐現代農業發展——訪農業部黨組成員、人事勞動司司長畢美家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楊勇 字號:【

日前,農業部召開學習貫徹《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座談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農業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工作。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意見》精神上來,以務實的作風、創新的精神,結合實際抓好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任務的落實。如何認識當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十三五”時期如何扎實推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本刊記者圍繞這些問題專訪了農業部黨組成員、人事勞動司司長畢美家。

把握當前形勢,切實增強做好農業農村人才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記 者: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農業部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先位置,統籌謀劃,常抓不懈。農業農村人才工作為什么如此重要?

畢美家: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變的關鍵時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須大力實施人才強農戰略,不斷夯實現代農業發展的人才基礎。一定要清醒認識和把握當前的形勢,切實增強做好農村實用人才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中央對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必須深入推進,確保落地見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對人才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其中很多方面涉及農村實用人才工作??倳洀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解決好‘誰來種地’問題,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要建立專門政策機制,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等。今年初中央印發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健全以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機制。隨后中央辦公廳印發的《意見》主要任務分工方案,明確把這項任務交由農業部牽頭落實??梢哉f,培養職業農民,是各級農業部門重中之重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的決策部署,立足全局、著眼未來,為進一步做好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把中央的精神真正轉化為開展工作的思路和辦法,努力推動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全面建成農村小康社會任務艱巨,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分類施策確保按時脫貧,即“五個一批”工程。其中,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頭戲,涉及對象最廣、涵蓋面最大,不僅要解決300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而且易地搬遷脫貧、生態保護脫貧等其他“四個一批”都離不開產業扶貧這個支撐,只有產業真正發展起來,才能徹底拔掉“窮根”,實現脫貧致富。中央提出,產業扶貧這項工作明確由農業部牽頭推動。從我國農村實際看,產業扶貧除了要規劃產業、設計項目、制定政策、安排資金,關鍵還必須為貧困農村培養一批產業發展帶頭人。中組部趙樂際部長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確保貧困村的支書、主任、大學生村官等干部和農村實用人才得到全面培訓。前段時間我去遼寧丹東鳳城市大梨樹村調研,已故老支書毛豐美的先進事跡,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他原本是村里的一名“赤腳獸醫”,當上村支書后帶領全村人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發揚“干”字精神,經過30多年的不懈奮斗,硬是把一個“窮山溝”變成了“花果山”,目前全村人均純收入已達到2萬多元。在產業扶貧過程中,我們要加大培養培訓力度,促進更多像毛豐美這樣的帶頭人涌現出來,帶領農民脫貧致富。

全面建成農村小康社會,還需要激發廣大農民的創業創新活力。近幾年來,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鼓勵下,各地農民工和大學生等人員返鄉創業明顯增多。據有關方面統計,截至2015年底,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已超過450萬,約占農民工總數的2%;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比例達到1%。他們這些人,要么經過多年進城務工的磨煉,已經積累了一些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資金和技術;要么接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思維活躍、素質較高,如果能因勢利導,吸引他們到農業領域創業興業,將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首屆十佳農民中有一位西藏乃東縣的益西卓嘎,她之前就是在外地打工,學到了一些養殖技術,之后回老家自主創業,搞藏雞養殖,并創辦了養殖合作社,現在合作社已有社員300多戶,帶動3000多農戶從事養殖,戶均增收3000多元。北京順義有個“分享收獲”農場,是由清華大學女博士石嫣創辦的,3年吸引50多名大學畢業生一起創業。當前,我們要抓住農民工、大學生等人員加速回流、返鄉創業的契機,積極吸納他們參加各類農業培訓、創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把他們培養成為在農業特別是現代種養、農產品加工、農業休閑旅游、農業電子商務等領域創業的生力軍,并通過他們輻射帶動更多的農民創業就業,這無疑將會成為解決“誰來種地”問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劑“良藥”。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挑戰巨大,迫切需要發揮農村實用人才的支撐作用。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推進供給側改革,關鍵在人。但我們的農村人才特別是高素質人才還是比較稀缺的,而且后備力量令人擔憂。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老齡化加快,出現“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談種地”現象,50歲以上的農民已經占主體。據前段時間調研,江西南昌市新建區50歲以上的務農農民比例達到70%,25歲~35歲的不足20%;黑龍江肇東市農村實用人才以初中以下學歷為主,高中以上學歷的不足19%??窟@樣的人才隊伍推進供給側改革,難度不言而喻。我們必須按照補短板的思路,調整技術創新方向和人才隊伍結構,加強農村實用人才科學素養、創新精神、經營能力的培養,加快青年農民隊伍建設,打造結構合理的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這也是我們每年培育100萬職業農民的初衷所在。

推進供給側改革,要著力發揮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關鍵是要培養規模經營主體帶頭人。首屆十佳農民中上海松江區的李春風,他承包了300多畝田種水稻,還辦了一個養豬場,兩項經營年收入合計能達到二三十萬元,他說比在市里打工合算,這就是適度規模經營的希望所在。當然,根據我國農業資源稟賦,一家一戶小規模分散經營還將長期存在。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土地是稀缺資源,必須由高素質生產經營者來經營管理,今后必定是人才種地,是適度規模經營,這是提高我國農業效益,增強我國農業競爭力的客觀需要。我前段時間去葡萄牙、比利時考察,當地農業也是以家庭經營為主,但很多經營規模都在500多畝,機械化水平很高。我們要靠幾畝地和他們幾百畝地“同場競技”,只有吃虧的份?,F在歐美農產品成本大大低于我國,給我國農業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加快培養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鼓勵他們發展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以提升農業效益,保證農民收入。

理清工作思路,努力推進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記 者:近年來,我國“三農”事業發展迎來黃金期,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農村實用人才數量大幅增長,農業部為推動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壯大采取了哪些措施?

畢美家:為推動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發展壯大,農業部專門成立了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韓長賦部長任組長,各司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統籌推進各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先后實施了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等,培養各層次人才;啟動了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比例改革試點,開展了中華農業英才獎評選和“全國十佳農民”、“全國十佳農技推廣標兵”遴選,著力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等,搭建人才發揮作用的平臺;實施基層農技推廣特設崗位計劃、萬名農技推廣骨干培養計劃,穩定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順利完成國家人才發展規劃中期目標,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取得好成績,關鍵在于中央始終堅持把“三農”作為重中之重,出臺了一系列指導和支持農村實用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各級農業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在工作中做到了“四個堅持”。一是堅持圍繞中心。根據中央要求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結合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特征和現實基礎,提出“政府主導、服務發展、統籌兼顧、因地制宜”的隊伍建設原則,大力培養各類農村實用人才。二是堅持人才優先。把人才發展放在優先位置,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堅持管行業就要管行業人才,把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放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進,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三是堅持改革創新。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村實用人才工作面對的是億萬農民,所處的場所是田間地頭,沒有固定經驗可循,必須以創新的精神、改革的辦法,不斷優化人才培養、評價、激勵、保障、使用等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創業創新活力。四是堅持營造氛圍。人才工作是大事,大事要靠大家干、靠大家抓。必須堅持干說并重,大力宣傳造勢、營造積極氛圍,推動各地重視和加強人才工作,吸引社會關心和支持人才工作,形成強大的合力。這些經驗,來之不易、彌足珍貴,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完善。

盡管我國農村實用人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認識、機制等各方面因素制約,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人才意識依然不強,只見物不見人的現象還很普遍;一些地方主動作為不夠,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旗幟不高、喇叭不響、辦法不多。此外,人才激勵力度不夠、人才成長規律研究滯后等問題也不同程度存在。這些都影響了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進展,對此,必須高度重視并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去加以解決。

突出工作重點,扎實推進“十三五”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記 者:當前50歲以上的農民已經成為我國農村勞動力的主體,青年農民數量不足,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如何解決?

畢美家:“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農業現代化要取得明顯進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勞動者的素質。我們要緊緊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的工作主線,堅持抓人才促生產、靠實踐育人才、抓高端帶全局、既見物又見人,扎扎實實地推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推動農業發展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創新驅動和勞動者素質提升上來,為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要健全以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機制。要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加快構建和完善教育培訓、規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培育制度體系。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啟動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利用5年時間輪訓一遍,每年培訓100萬人;繼續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每年遴選1萬名青年農場主進行培養,吸引更多農村青年務農創業。要進一步提高培訓精準度,扶貧要精準,培訓也要精準,要務實管用。組織完成好全國農村實用人才資源統計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實名登記工作,摸清職業農民底數,精準確定培訓對象。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精準制定培訓規程,讓農民通過培訓能夠實實在在地掌握幾項實用技術。要扎實推進認定統籌工作,把新型職業農民作為農村實用人才認定的重點,把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作為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的重點,鼓勵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清理和規范認定中可能存在的行政審批和收費事項,積極探索將認定結果作為農民貸款、抵押的有效證明。要加大扶持激勵力度,盡快出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扶持政策清單,積極推動農業補貼、項目建設、用地用水用電、金融社保等各方面扶持政策向他們傾斜。

二要扎實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示范培訓已經成為一個品牌。趙樂際部長專門批示,示范培訓務實管用,效果很好。這既是鼓勵,更是鞭策,必須繼續加大力度,將示范培訓抓出更大成效。要堅持和完善“村莊是教室、村官是教師、現場是教材”的培訓模式,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培訓基地。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讓學員到培訓基地考察學習,聽聽村里的負責人講奮斗歷程和發展經驗,用這些生動直觀的事例,幫助他們開闊眼界、啟發思路、轉變觀念,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下一步,要堅持推廣這種模式,進一步完善現場教學、后續服務、效果跟蹤等環節,不斷提升培訓質量。要聚焦培訓對象。進一步轉變思路,將培訓對象瞄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返鄉創業帶頭人、農民企業家、優秀大學生村官等高端農村人才,充分體現部級人才項目的高端引領作用。要做好培訓教材開發、師資隊伍建設等基礎性工作。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滿足各類學員現實需求,加大通用教材和專用教材開發力度,科學設置課程體系,不斷提高培訓的精準度。面向全國范圍遴選優秀師資,盡快把基礎打牢。要繼續優化培訓基地布局。陸續選建部級培訓基地,爭取到“十三五”中期實現各省區市全覆蓋。

三要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學歷提升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職業教育應當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由于面向農民的中等職業教育享受不了國家的資助政策,農業職業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與產業需求相脫節,目前全國涉農中等職業學校農科專業招生比重只占10.7%,涉農高職院校的這個比重僅占1.07%。下一步,要以改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素質結構為目標,系統總結“百萬中專生計劃”經驗成效,啟動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學歷提升計劃”,爭取用5年時間,再培養50萬名具有農科中專以上學歷的農村實用人才。要更加注重學歷教育的實用性、實效性,在內容上,要突出惠農政策、產業發展、實用技術、農村電商等;在方式上,要靈活多樣,繼續推進“農學結合、彈性學制”的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大力推行“送教下鄉”“定向培養”“半農半讀”等培養模式,大力推進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關鍵是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在保障上,要積極與財政、教育等部門溝通,爭取投入,支持農業職業院校開展農民學歷教育,吸引農民入學。

四要切實為產業扶貧提供人才支撐。各級農業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積極引導各類人才培養政策、項目、計劃、資金向貧困地區傾斜、向貧困人口聚焦,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今后5年,我部將把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對象主要面向貧困地區,精心組織實施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基層行等“扶智”行動,采取“調出來提升、派進去指導、本地化培養”等方式,不斷強化當地脫貧致富的人才支撐,力爭以優質的人才服務唱響唱紅產業扶貧重頭戲。

五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格局。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事關“三農”發展大局,量大面廣、任務繁重。長期以來,農業部重點是抓規劃、抓高端、抓示范,大量的基礎工作、具體工作在地方、在基層,各個地方的人才工作主要還是靠各地自己抓。下一步,要進一步樹立和鞏固人才意識,把農村實用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促進人才規模、質量和結構與當地產業發展相匹配、相適應。要加強人才成長規律研究,摸清問題、找準癥結,因地制宜制定人才培養措施,避免老問題年年說。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尊重農村實用人才和支持農村實用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