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到農村調研發現,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農村面貌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村委會所在地和較大的村莊,沿公路兩邊的一棟棟兩層、三層的農民住宅樓拔地而起,人口較為集中的地方還裝上了路燈,從視覺上給人們以欣欣向榮的印象。
在與農民群眾深入交談中,筆者發現在新農村建設中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面子”工程、重視覺效果,而不重“里子”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鄉村干部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急功近利思想較為嚴重,往往抓看得見、有影響、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的工作比較起勁,熱衷于開大會、提口號、發文件、搞樣板、忙檢查,而對影響農村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調查研究不夠,做深入、細致、扎實的長期性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持久性不夠,不愿意做那些一時難以出成果的隱性工作。如抓鄉村道路建設、抓村莊規劃、抓美化亮化工程勁頭十足,而在抓農村文化建設、農民思想教育、民主建設、農技推廣等方面就沒有多高的興趣;再比如,有的村莊看得見的地面建設搞得挺紅火,而相應的配套建設卻沒有跟上,農民新村的下水道排水系統、垃圾處理以及農民群眾的飲水等問題也沒有加以及時有效的解決,農民群眾雖然住進了新房,但生活品位和質量并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此,筆者認為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央確定的“24字方針”,消除浮躁心理,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因地制宜、綜合推進,既要抓有形的物質基礎建設,也要抓無形的精神建設,既要抓好地面工程建設,也要抓好地下配套設施,既要注重眼前,更要著眼長遠,做到不走形式,不圖虛名,更不能做表面文章。在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工作中,基層干部要多聽取專家意見,多發揚民主,多尊重群眾意愿,從農民群眾最需要、最迫切、最現實、對農村發展影響最關鍵的事情做起,做到抓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到位,以務實的作風,科學的態度,求實的精神一夯一夯打基礎、一步一步抓落實,促進新農村建設水平的持續提高。
(安徽省天長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