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2013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氣候智慧農業”專著—《CSA-Climate-Smart Agriculture》為標志,“智慧農業”絕對稱得上是個新事物。但如果從智慧農業的前身——精細農業追溯起,其發展實踐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從精細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現代農業就是依著這樣一條現代的技術路徑不斷躍升嬗變。智慧農業不但運用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衛星遙感探測等高精尖技術,而且綜合使用各類智能農機設備,堪稱是現代農業中的“高大上”。盡管存在一些制約因素,比如,相關的技術和設備仍然受制于人,配套的硬件基礎設施與創新平臺建設比較滯后,但在政府部門和企業界、科研界相關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智慧農業發展取得明顯進展,在北京建成了推廣智慧農業技術的國家精準農業研究示范基地,上海市通過“物聯網+農業大數據+智能設備”,全域推進農業的智慧化發展,呈現出“多點開花,以點帶面”的發展格局;黑龍江五常市依托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對大田作物生產的智慧化管理……作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未來的一種可能性,智慧農業其實離我們很近。本期特別聚焦“智慧農業”,一方面為我國智慧農業發展的那些推動者鼓鼓勁,另一方面也想為智慧農業在我國的發展擂擂鼓。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