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農村改革進入關鍵時刻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鳳陽小崗村考察并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在講話中他強調了“三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堅定不移加快農村發展,堅定不移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總書記的講話鏗鏘有力,釋放出黨中央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的強烈信號,對激發農村活力、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奮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
小崗村是我國農村改革的重要發源地,“敢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創造出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我黨農村政策的重要基石。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改革的偉大實踐推動我國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些巨大變化,使廣大農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堅定了跟著我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全面建成農村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鞏固農業農村好形勢進入關鍵期、農業發展方式進入轉型期、提升農業競爭力進入爬坡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進入攻堅期、推進城鄉一體化進入深化期。可以說,“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點之高前所未有,挑戰之大前所未有,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系統全面,觀點十分鮮明、重點非常突出、要求極其明確,各級農業部門務必深入學習、認真領會、堅決貫徹。
一是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當前,農業還是現代化建設的短腿,農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要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必須依靠深化改革。習近平指出,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改革要尊重農民意愿和維護農民權益,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
二是堅定不移加快農村發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滿足億萬農民對小康生活的美好向往,要求我們必須一心一意謀發展。習近平指出,加快農村發展,要緊緊扭住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任務。發展現代農業,要在穩定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職業農民隊伍,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增加農民收入,要構建長效政策機制,通過發展農村經濟、組織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多種途徑,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讓廣大農民盡快富裕起來。要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增加農民種糧收入,實現農民生產糧食和增加收入齊頭并進,不讓種糧農民在經濟上吃虧,不讓種糧大縣在財政上吃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要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創造干凈整潔的農村生活環境。
三是堅定不移維護農村和諧穩定。農村和諧穩定事關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習近平指出,農村地域遼闊,農民居住分散,鄉情千差萬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優先方向,樹立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理念。要形成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合力,努力讓廣大農民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要推進平安鄉鎮、平安村莊建設,開展突出治安問題專項整治,引導廣大農民自覺守法用法。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語重心長,意味深遠,充分體現了中央領導同志情系“三農”和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農村改革發展要求,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應有貢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