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體現的所有價值,都與旅游密切相關。農業生產本身就是一個旅游項目。農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就是教育,通過農業勞動和農業體驗,可以讓孩子身心更健康。農業、包括手工業的生產過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旅游資源。專業化、社會化不是農業的本質。農業講究整體觀,注重全過程,小而全是一種美麗,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從而產生成就感、自豪感。這與工業生產完全不同,工業生產中每個人只負責一個工序,所以導致人的異化。
鄉村風貌本身就是一種旅游資源,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的村落和特色民居形態,對游客非常有吸引力。北京郊區曾有一個所謂的新農村,20世紀80~90年代非常出名,參觀學習、開會考察都喜歡安排在那里。農民都住別墅,家家都有車庫。有一次我帶著一位日本學者去參觀,那位日本學者卻說,這個地方的價值不大,既無城市的繁華,也無鄉村的田園風光。現在看來,許多地方出現的整齊劃一的鄉村住宅建筑,一定不會吸引游客。因為既沒有美學價值,也沒有文化內涵。鄉村的發展是自由的,有各種各樣的形態。現在人們開始去離城市更遠的地方尋找更野味的鄉村,就說明了鄉村的價值所在。
鄉村旅游以鄉村為背景,以農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為核心對象。為了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在保護與傳承鄉村文化中的作用,我認為需要重視三個問題:一是重視鄉村文化開發和旅游規劃決策的鄉村社區參與;二是要體現當地農民的旅游經營參與,農民的勞動生活過程就是旅游經營與服務過程,只有把兩種活動的目標統一起來,才能實現良性循環;三是重視游客的參與,鄉村旅游中的游客不僅是觀光者,還是鄉村文化的參與者。鄉村旅游的設計,不是單純的農業生產設計,更不是單純的建筑設計,而是集農業、文化、民俗、村落和民居建設、景觀設計等為一體的綜合設計,需要社會學、經濟學、民俗學、農學、生態學、建筑學、旅游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的參與和策劃。
來源:中國鄉村發現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