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然而中國的這杯奶卻經歷了從高速發展到跌至谷底,再到浴火重生的艱難旅程。8月26日,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暨奶業振興大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召開。8年前那一場讓國人記憶深刻的嬰幼兒奶粉事件,就發生在石家莊。這個中國奶業曾經跌倒的地方,帶給奶業人太多的傷痛。如今,中國奶業將從這里爬起,砥礪前行。
以2008年為時間節點,中國奶業下定決心從政策頂層設計、奶源質量保障、產業轉型升級、品牌打磨塑造等層面逐步發力,經過8年的努力,如今的中國奶業早已今非昔比。2015年,我國生鮮乳和乳制品產量分別達到3870萬噸和2782萬噸,居世界第三位;全國生鮮乳和乳制品抽檢合格率分別達到99.3%、99.5%,三聚氰胺抽檢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在100%,規模牧場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奶牛規模化養殖比重超過48%;主要乳品加工裝備和技術水平已接近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奶業20強企業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0%,許多產品在國際獲獎。
本次峰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中國奶業競爭力”為主題。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D20峰會上宣讀了汪洋副總理針對此次會議的重要批示。汪洋指出,發展振興民族奶業,對于保障市場供給、增加奶農收入意義重大,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牛奶產量增加、質量水平大幅提升,奶業發展取得重大進步。要繼續緊緊圍繞提高質量、效益,大力推進奶業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盡快把我國奶業競爭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振興中國奶業,是中國奶業人的責任和使命、夢想與光榮,”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中國奶業競爭力,打好奶業振興攻堅戰,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在新的發展階段,推進奶業振興,要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注重綠色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質安全為核心,以提升奶業競爭力為目標,加快轉變奶業發展方式,強化標準規范、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執法監管和消費引導,著力降成本、優結構、提質量、創品牌、增活力,實現中國奶業跨越式發展。力爭到2020年奶業整體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到2025年整體進入世界奶業強國行列。
企業興,則產業興,奶業供給側改革的主體仍然是乳品企業。去年8月,首屆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奶業20強誕生并以嶄新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今天,20強企業代表齊聚石家莊,與國家有關部委領導針對“奶業供給側改革”問題進行交流與探索,并簽署了《中國奶業振興宣言》,鄭重承諾做放心產業、做優質產業、做和諧產業、做開放產業,再次表明了民族乳企振興中國奶業的決心。
立足全產業鏈 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談及應對當前困難、提高企業競爭力、加快發展現代奶業時, “全產業鏈”被多次提及。據介紹,奶業涵蓋飼草料種植、奶牛養殖、乳品加工等多個環節,打造全產業鏈有助于化解各環節的矛盾,實現產品質量的可追溯和利益與風險的一致性。
“真正實現種植養殖加工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有助于提高效率和水平。”現代牧業董事長兼總裁高麗娜說,現代牧業首創“零距離一體化”的新模式,乳制品從擠奶到加工出成品僅需要兩個小時,真正保障了牛奶的“純、真、鮮、活”。截至目前,企業建設萬頭規模牧場27個,奶牛存欄近23萬頭,日產生鮮乳3200噸,11萬頭產奶牛平均單產9.4噸。生鮮乳中乳蛋白率3.3%、乳脂率3.8%,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細菌數低于2萬個/毫升、體細胞數低于25萬個/毫升,超過了歐盟標準,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現代牧業純牛奶連續三年蟬聯“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
得益于全產業鏈發展,遼寧輝山乳業在當前奶企遭受困難的時候,仍然能守住自己的底線。其總裁楊凱介紹,輝山從一開始就一直堅持自己種草、自己養殖、自己加工。“通過流轉土地種植牧草,讓我們獲得了高品質、低成本的原料奶,既控制了成本,又把握住了質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
提到全產業鏈,不得不說還有飛鶴,飛鶴54年只做一件事:專業生產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說,飛鶴在北緯47.5度黃金奶源帶上打造了我國嬰幼兒奶粉第一條完整的全產業鏈模式,實現了從源頭的飼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養殖、生產加工、物流倉儲、渠道管控到售后服務,各個環節全程可控,形成了飛鶴乳業獨有的全產業鏈模式,支撐了飛鶴生產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戰略。今年,飛鶴乳業蟬聯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值得一提的是,飛鶴是首家獲得過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的中國嬰幼兒奶粉品牌。
以“鮮”為突破口 促進產業升級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國內消費市場對高端的低溫鮮奶產品需求不斷擴張。根據需求側這一明顯變化,許多奶企開始以低溫奶產品為核心,進行全產業鏈的系統升級。
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表示,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中國乳業要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乳業發展之路,加快實現乳品產業升級。
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介紹,近年來消費者開始偏向更加高端、新鮮的低溫巴氏奶。根據行業數據顯示,2015年整個液態奶增長緩慢,但巴氏鮮奶增速明顯,達到了整體乳業增速的4倍。為此,新希望乳業近年來開始從供給側出發,穩步推進“鮮戰略”——通過打造完整鮮奶產業鏈,實現牧場、工廠、市場的三位一體,從而保證“從牧場到餐桌”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
為了保證讓消費者每天都能喝到安全放心、營養健康的優質鮮奶,新希望在乳品的上游端,通過在自建牧場和戰略合作牧場內,大力推進新技術,真正做到每一個環節可追溯。在生產過程中,新希望乳業不僅斥巨資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乳品工廠,還創新推出“裸奔計劃”,建設對消費者完全公開的全透明工廠,接受社會監督;在下游端,新希望專門成立了新希望鮮生活冷鏈物流公司,采用國際先進的綜合物流管理系統,通過互聯網全面實現物流管理的電子化和智能化。一站式高效快捷的物流,保證了牛奶的新鮮和高品質的傳遞,能夠在第一時間到達消費者身邊。
席剛強調,以“鮮戰略”為突破口,新希望乳業提前進行了全產業鏈的結構性調整與升級。今年,新希望乳業還在四川郫縣、河北滿城投建了兩個國際化標準配置的低溫工廠,以滿足西南、華北地區日益增長的低溫乳品需求。
作為河南本土最大的乳品企業——花花牛,其在河南省內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在花花牛董事長關曉彥看來,創新和新鮮才是中國乳品健康發展之路。為了適應消費升級的大趨勢,花花牛一方面強化新鮮主體,引導低溫消費,實現供給平衡;另一方面,運用乳品加工新技術和設備,加大冷鏈投入,確保產品質量提升。此外花花牛還借助互聯網創新營銷模式,實現微營銷和傳統營銷的完美結合,目前已經實現了線上下單,第一時間讓消費者了解企業動態,同時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
以“質”為本 提升國際化水平
當前,中國奶業面臨著復雜發展局面:全球奶業一體化進程加速、市場增速放緩以及消費升級帶來的高端化、個性化趨勢,都在深刻影響著奶業的發展,并為中國乳企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但不管環境多不利,以中國奶業20強(D20)為代表的中國奶業人始終憋著一股勁兒,默默提升自己,朝著世界奶業的頂端攻堅。
2016年8月8日,中國奶業20強(D20)之一,君樂寶世界級奶粉工廠投產,同時君樂寶嬰幼兒配方奶粉以“同款同質同價”進入香港銷售。君樂寶乳業總裁魏立華說:“香港是全球品牌的聚集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就是對國產嬰幼兒奶粉品質最好的證明。這是我們對產品品質的自信,也必將喚起廣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公信’”。
今年伊利躍居全球乳業8強,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中國奶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立足消費洞察、產品品質和創新驅動三個方面,其中核心是品質。張劍秋介紹,伊利聚焦全球最優品質,在國家法定標準的基礎上,設立了嚴于國標的內控線;在內控線基礎上,設立了嚴于內控線的預警線,保證食品安全零風險。這些努力使伊利在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嬰幼兒奶粉污染物檢測比歐盟多19項,滅菌乳污染物檢測比歐盟多17項,參照藥品生產條件管控奶粉生產車間等。
面對國內奶業“新常態”,蒙牛也積極調整戰略。“加入全球的競爭與合作后,蒙牛一直貫徹國際化和數字化雙軌并行的發展戰略,聯合國際合作伙伴,把優秀的產品研發、管理技術等國際資源嫁接到產品管理中。提高企業數字化水平,構建了一套對全國原奶、原輔料、半成品、和成品檢驗的實時監控體系,自動化檢測率已經達到93%。” 蒙牛副總裁王艷松表示,面向未來,蒙牛將繼續堅持國際化和數字化的戰略,堅持供給側改革,不斷提升乳品品質的同時,更以開放的姿態,打造美食、運動、娛樂三大品牌,不斷加強消費者溝通,讓更多的消費者親眼見證蒙牛的國際化品質,點滴重塑消費者對中國奶業的信賴。
說到品質問題,三元食品總經理陳歷俊一再強調,食品安全是食品企業的紅線,健康才是食品企業尤其是乳品企業追求的目標。陳歷俊表示,“安全、美味、營養、健康”是中國奶業的轉型機會,為滿足消費者和政府對乳業發展的殷切期盼,三元食品將堅持以匠心傳承,堅守品質與安全,以創新全面驅動企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不可否認,曾經的三聚氰胺系列事件帶來的“信任危機”,至今仍有余溫,導致百姓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難以快速恢復。但中國奶業取得的成就不可磨滅。君樂寶嬰幼兒奶粉通過全球食品安全標準頂級認證,蒙牛獲得第十屆全球乳制品代表大會最佳乳制品獎和最佳乳品包裝獎,現代牧業、飛鶴乳業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伊利躍居全球乳業8強……這些都證明了,中國奶業人在努力,而且他們的努力給中國奶業帶來了巨大轉變。
然而在中國人自己心里,這杯中國奶,卻始終得不到充分的信賴。或許我們應該用更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去對待中國奶業,畢竟中國奶業人的付出,需要被認可和鼓勵,中國奶的好品質,也需要我們好好珍惜和相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