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略村地處廣西田東縣南部大石山區,現有貧困戶425戶、1567人,貧困發生率47%,人均只有三分地,收入不足2800元。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平略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但產業發展得并不成功。
近兩年,在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試點和土地規模化經營加快的背景下,田東縣在資產收益扶貧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一是設立資產性收益扶貧引導基金。成立田東現代農業投資公司,以財政為擔保,向農業發展銀行貸款1.06億元,設立“資產性收益扶貧引導基金”,為田東縣53個貧困村每村提供200萬元貸款,期限15年,利率在基準利率4.75%基礎上向下浮動10%。二是建立土地流轉信托機制。成立國有控股的田東國泰投資公司,以土地流轉信托形式對河谷地區農戶土地進行收儲,并利用農業發展銀行貸款進行整理,通過田東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流轉給有意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企業。三是成立村級扶貧幫扶協會。針對貧困戶文化程度低、生產技能差、經營能力弱等問題,在村“兩委”的組織下成立扶貧幫扶協會,吸納全體貧困戶加入,統一承接“資產性收益扶貧引導基金”貸款,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四是股權投資異地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貧困村扶貧幫扶協會將“資產性收益扶貧引導基金”的200萬元貸款,入股投資河谷地區農業特色產業項目,獲得穩定的入股分紅收益。平略村將100萬元投入到林逢鎮香蕉標準園項目,30萬元投入到思林鎮火龍果種植項目,70萬元投入到田東隆祥兔業專業合作社養兔項目。項目的選擇均經過了金融機構、投資公司詳細評估,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五是折股量化分享資產性收益。以平略村投資林逢鎮香蕉標準園項目為例,100萬元投資入股的年分紅收益可折算為15畝香蕉銷售收入。貧困戶享受收益的期限為2016至2030年。前5年,收益的90%量化到扶貧幫扶協會全體會員,10%歸村集體所有,主要用于村級公益事業。從第6年開始,村集體收益分享比例提高到30%,其余70%由全體村民分享。
田東縣資產收益扶貧探索帶給我們四點啟示:一是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是前提。近年來,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加快,使這種扶貧方式成為可能。二是財政擔保批發轉貸是關鍵。在財政擔保下,投資公司從銀行統一貸款,再轉投給涉農企業,從而降低了銀行信貸風險,滿足了企業資金需求,保證了貧困戶獲得穩定收益。三是土地信托產權交易是載體。利用土地資源信托平臺,集中收儲整理、上市交易,為企業投資興業提供信息,為銀行風險處置提供條件。四是異地投資保值增值是精髓。異地投資突破了貧困村當地資源環境的限制,破解了易地搬遷無地安置的難題,實現了扶貧貸款保值增值,使貧困村持續獲得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收益成為
可能。
(農業部百鄉萬戶赴廣西調查組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