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農村電商已悄然走進農村居民的生活,對于“觸網”的先行者而言,他們在不斷地嘗試、完善和提升。然而,這個與網絡親密接觸的過程,并不是那么簡單順利,在一些偏遠的農村,農民甚至少有聽聞“電商”,更多的人只知道:用電不安全就會“電傷”!
在農村電商逐漸發展的背后,人才、品牌、物流等也成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短板。如何把短板拼接,讓農村電商的發展之路越來越順暢,亟需多方通力合作,主動施策,促進發展。
首先是要對農民朋友進行互聯網知識的培訓和意識的熏陶提高。互聯網在邊遠農村是一知半解的事物,電商還是新事物。必須提高農民的互聯網意識,提高農民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其次要加強農村寬帶、公路等設施建設,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推動寬帶網絡提速降費;同時,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
農村電商的核心優勢就在于政府的“有形”之手,大力扶持并愿意為電商信譽“背書”,這等于是給農產品質量安全上了保險。農村電商要搞起來,靠農戶自己肯定不行,光靠政府吆喝作用也不大,最重要的是打通農戶、專業合作社、網商、平臺、消費者之間的障礙。發展農村電商,許多農村都走進了誤區,重視線上渠道,而忽視了線下管理和服務。應在每個村建立一個村級服務站,讓農村居民在村內實現購物、售物、繳費等一站式辦理。農村電商更要本土化,跟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找到最適合當地發展的模式。城鄉電商齊步走,共發展,共分享,才是電商發展的目標。
(山西省壺關縣)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