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華北漏斗區的休耕戰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許雪亞 字號:【

水源告急

歷史上的河北衡水曾是雨沛水豐之地。上世紀50年代,這里的地下水位有1~2米,拿根扁擔當井繩就可以把水打上來;如今一口井不打到地下300米,甚至450米,都看不到水冒出來,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這里成了華北漏斗區。華北地區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0,在這里,這一數字變成了1/50!

上世紀60年代末之前,衡水市的農業灌溉主要依靠地表徑流,并未開采地下水。受華北大旱影響,從1968年左右起,衡水開始開采地下水。據當地水文資料顯示:那時衡水開采的地下水主要為第三層承壓水,水位為2.94米左右。近年來大約按照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目前地下水位已下降至119.53米。

據介紹,區域降水量普遍減少15%左右,大量修建水庫導致的地表徑流受限,均是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水資源需求遠超過承載能力。而其中,農業用水占了大頭,據了解,衡水多年的年均農業用水14.2億立方米,占全年總用水量的82%,其中小麥用水9億立方米,占農業用水的63%。

據水務部門統計,近年來當地每年超采深層地下水約10億立方米,造成地面沉降,逐步形成了中心埋深120米、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的復合型漏斗,規模不斷向縱深擴展,地下水應急儲備能力大大降低。同時,地下水超采嚴重透支了環境、資源和未來的農業生產能力,全市水生態資源嚴重受損、農業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已經亮起“紅燈”,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迫在眉睫。

打響保衛戰

“我們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手抓節水品種和節水農藝技術推廣,減少小麥用水量;一手抓季節性休耕,對深層地下水超采嚴重、又無地表水替代、不適宜小麥種植的地方,適當壓減小麥面積。”衡水市委常委、副市長韓立群說。據了解,按照《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調整種植模式和農藝節水相關項目實施方案》的安排部署,2014年度衡水市完成調整種植模式(耕地季節性休耕)項目任務40萬畝,每畝補助500元,2015年增加到49.08萬畝,涉及全市11個縣(市、區)、71個鄉鎮、669個村、41177個農戶或經營主體。

規劃一定,行動馬上跟上。一場自上而下、規模巨大的地下水超采治理水資源保衛戰在衡水打響了。

“開展季節性休耕是新生事物,過去國家鼓勵多種糧、種好糧,現在實行休耕,一些基層干部和農民對此心存疑惑。為此,我們把加強宣傳、搞好培訓作為推動休耕落實的重要措施,在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有關市縣還專門舉辦培訓班、組織技術人員深入鄉村農戶開展面對面講解。通過宣傳發動和技術培訓,提高了廣大干部和農民群眾思想認識,增強了既不放松糧食生產、又要適當開展休耕養地的信心,充分激發了各方自覺參與休耕的積極性。”衡水市農牧局負責同志說。

不管怎么調,一定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在這一基礎上,休耕以行政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為單元,成方連片,集中實施。村委會負責填報休耕清冊,對承擔休耕任務的農戶、實施面積、補貼金額等信息詳細登記造冊。休耕清冊經鄉鎮政府、村委會和農戶三方簽字蓋章后,在村務公開欄張榜公示,并留有影像資料,接受群眾監督,防止弄虛作假、套取或冒領補貼等行為。

為確保休耕面積數真實可靠,采取縣級自驗、市級驗收、省級考核的辦法嚴格把關。縣級政府組織農業、財政、紀檢、審計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自驗組,利用GPS等測量工具,對每一個項目單元進行全覆蓋自驗,確認休耕面積。市級和省級驗收考核合格后,由財政部門通過“一折通”或“一卡通”形式,將每畝500元補貼資金直接發放給農戶或經營主體。

因地施策

榆科鎮下博村是季節性休耕試點村之一,土地面積4300畝。2014年、2015年全村均實施了季節性休耕。記者來到這里的時候,成片的玉米正值拔節后期,長勢喜人。據了解,今年當地村民將冬小麥休耕,種植夏早播玉米2000畝,青貯玉米、辣椒、雜糧等1880畝。“一季小麥通常需要澆3~5次水,畝用水量200方左右。而將一年兩熟改為一年一熟,實行一季休耕、一季雨養。玉米晚春季節播,比夏玉米能增產10%以上,節約灌溉用水50%~75%。”當地農業部門同志告訴記者。下博村農戶還與附近幾個養牛場簽訂了收購青貯玉米協議,收益穩定。“休耕后還有時間出去打工,加上政府的補貼,俺們算了算賬,不虧。”村民石福林憨笑著說。

在棗強縣一家農場里,一望無際的苜蓿草在一排小樹間茂盛地生長著。據介紹,這些地過去都種小麥,由于缺乏地表水,一直用深井水。現在國家有扶持政策,他們試種抗旱樹苗,間種耐旱的苜蓿草。相比種植小麥,種樹和種草能節省90%的水。“苜蓿可以給我們養殖的上萬頭羊提供飼料,羊糞還田又能肥地,節水又養地。”當地農民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衡水市還試點推廣了“春季油葵+夏季早熟雜交谷子”等旱作種植模式,比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畝節水150立方米以上,特別是項目區大面積油葵開花后,吸引來了眾多游客,為發展休閑農業創造了條件。農民積極性非常高,很多地方要求再多增加些指標。

當地休耕實施兩年來,國家總共投入項目補助資金44540萬元,實施面積89.08萬畝,累計減少小麥生產灌溉用水1.6億立方米、減少化肥(折純量)投入31150噸。同時,該項目的實施,為玉米、雜糧、花生等作物的播種創造了寬松的播期條件。早播玉米與一年兩熟制的夏玉米比較,播期提前10~20天,一般畝產增加10%~15%。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