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賀蘭 圍繞“互聯網+”做現代農業大文章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保旭鋒 字號:【

以“互聯網+”為載體,提升農業競爭力,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互聯網+現代農業”實質就是實現農業全產業鏈疊加的過程,就是將“互聯網+”與農業產業鏈的四個關鍵環節,即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實現有效對接和深度融合。就寧夏賀蘭縣而言,“十三五”時期,必須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強化科技與人才的支撐作用,加強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走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現代農業之路,真正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項目為抓手,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的實踐證明,只有通過大項目的落地和實施才能帶動農業發展水平的提升,才能發揮好項目的引領示范作用,進而帶動廣大農戶的發展。因此,解決好項目的招引和落實,才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一方面,要切實加大農業的招商引資力度。要緊緊圍繞賀蘭縣優勢產業,建立和編制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庫,對有技術優勢、市場渠道和產品影響力的外地“農字號”涉農企業進行重點產業招商,通過項目的實施落地,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參與到賀蘭縣現代農業建設中來。同時,要結合全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現有工商企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引導工商資本轉行轉業,因地制宜地參與到農業產業化進程中來。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央不斷加大對基層涉農項目建設投入,賀蘭縣具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優越的條件,因此要加強與國家、區市相關部門的對接,搶抓機遇,搶占現代農業發展的最前沿,圍繞“智慧農業”、品牌創建,以及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超前規劃、整體規劃,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和資源,爭取國家、區市的試點項目,發揮好項目示范的倍增效應,從而帶動全縣農業產業化的大發展。

“互聯網+”生產,實現農業的精準化生產

抓好生產環節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目前,賀蘭縣已經建成了40多個有一定規模的設施農業園區、規模化養殖場,但在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仍處于大量使用勞動力、憑經驗生產的階段。在未來的發展中,要將這些設施園區、養殖場作為重點,大力發展智慧農業,通過持續不斷地推行標準化、智能化、自動化生產,促使農業智能管理設備的廣泛應用,以機器代替人的勞作,以生產標準和智能操控代替常規經驗的生產。同時,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強與區市的對接,加快開發建設“智慧賀蘭”農業云服務平臺,發揮好大數據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逐步實現精準農業與自動控制、移動互聯、無線傳感、云計算等的緊密連接,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信息化支撐。具體來說,就是結合農業供給側改革,進一步調優產業結構,提升產業效益,在促進農民增收上做足文章。要圍繞賀蘭優勢產業,通過建立各個產業聯合體,在生產的工藝流程、品種的選用等方面有一套完善的機制,逐漸將一家一戶的密集型生產向工藝化、流程化、集約化方向轉變。例如,水稻聯合體重點要在提高全程機械化方面作示范,形成統一的品牌,走高端、綠色、富硒、有機大米的發展道路。蔬菜聯合體重點要發揮天緣蔬菜育苗基地等的技術、品種優勢,按照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的要求,緊緊圍繞滿足老百姓餐桌需求來進行個性化生產。

“互聯網+”經營,實現農產品扁平化流通

經營環節是提升農產品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從目前賀蘭縣在發展農村電商的成效來看,可以說實現了一個劃時代的突破,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進行銷售,不但擴大了市場知名度也提升了經濟效益。但目前賀蘭縣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還不完善,特別是以覆蓋縣鄉村三級的物流節點為支撐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亟須加快建設,以此打通農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要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通過發展“互聯網+家庭農場”、“互聯網+合作社”、“村淘”等,及時把握市場動態,擴大農產品外銷渠道,提高經濟效益。要針對賀蘭縣生產的有機蔬菜、水產品、鮮奶等鮮活農產品的特殊性,突破電子商務銷售的難點,通過農產品深加工、個性化包裝、建立冷鏈倉儲基地、同城配送等方式解決好銷售中的關鍵環節。要加快建立“縣級運營中心+村級服務站+農戶”的一整套網絡運行模式,促使信息的全透明,從而解決好信息對稱和公開的問題,使農戶在電子商務狀態下,具有公平競爭的權利和平等交易的地位。此外,還要積極發展符合本地實際的涉農電商平臺,通過建立網上農產品批發市場,解決暢通農產品上行通道的問題。

“互聯網+”管理,打造安全放心農產品品牌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困擾各級政府的難題,也是廣大消費者關心的問題,“互聯網+管理”實際就是通過網絡化管理促使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作用發揮得更好。作為政府農業、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必須要在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完善農產品可追溯體系、質量安全認證體系等方面下大力氣,要實現農業行政管理的數據化和在線化,提升工作效率,做好農業生產、經營、銷售等環節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同時,還要在加快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二維碼等信息技術在生產加工和流通銷售等環節的推廣應用,強化上下游追溯體系對接和信息互通共享等方面的平臺搭建上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追溯,也才能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農產品。此外,還要對賀蘭縣已形成的農產品品牌進行整合包裝,打造統一的品牌,逐步將一些小、散、雜的優質農產品融入進來,形成整體品牌效益。

“互聯網+”服務,強化政策支撐引領作用

“互聯網+服務”關鍵就是真正要通過互聯網來解決農民的個性化需求。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農民對農業生產的需求日趨多樣性,不但是生產資料、新技術、新設施,而且對金融、信息等的需求顯著增強。未來參與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將逐步由個體家庭向新型經營主體過渡,職業化程度會顯著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將代替以傳統方式生產的農民。新型職業農民在生產、經營中對信息化的需求程度將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增長。因此,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農村電信、移動、廣電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光纖進村入戶,提升農村基層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要鼓勵具備條件的農村綜合服務站、電商企業整合建設服務網點,對接各類農村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同時,還要依托互聯網資源,加強對返鄉創業青年、回鄉大學生、個體經營戶等群體對互聯網知識應用能力培訓,著力培養一批能夠擔當“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重任的人才力量。此外,政府還要在解決農民生產“融資難”方面做好服務工作,創新農業融資服務模式,加大金融支農服務力度,包括建立完善涉農貸款擔保機制,制定風險補償、貼息補助等政策措施,解決好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

“互聯網+”特色,提升農業經濟效益

農產品品質好、特色明顯是賀蘭縣農業的一個鮮明特點,但農產品的市場效益卻不顯著,主要是農產品缺乏營銷宣傳、銷售渠道單一、品牌效應差等因素影響。因此,要通過互聯網這一新載體,利用微信、QQ等方式發布廣告、銷售信息,發展訂單生產、網上銷售,提升農產品的知名度,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以此來提升經濟效益。同時,賀蘭縣的一些特色農產品是其他地區沒有的或者是在品質上與我們無法相比擬的,因此還要在特色上下工夫,要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無可替代的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挖掘農產品的潛在優勢,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農產品的經濟效益。

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實現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最根本的落腳點還在于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這也是賀蘭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在全區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所在。只有農村美了,農業發展了,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了,才是全面的小康社會。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委政策研究室)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